有关政策性辩论.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512516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政策性辩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关政策性辩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关政策性辩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关政策性辩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关政策性辩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政策性辩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政策性辩论.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思辩赛制特点:本次风华杯新赛制(以下简称交大思辩赛制)是在传统华语辩论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了衍生自美国法庭辩论的奥瑞冈赛制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如下:1、对于辩论中涉及的讨论范围和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防止双方出 现概念战,文字游戏的情况。2、在辩论中加入了质询环节,并由质询方掌握控制权,防止出现不正面回答,甚至回避问题的现象。3、质询和自由辩论相结合,要求各队辩手不但要有平均的实力,还要有优秀的配合。4、 鼓励对于事例,数据的引用。避免纸上谈兵,言之无物。5、对于捏造事实,伪造数据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力图塑造诚恳的辩论风气。6、鼓励清晰流畅的表达,避免语速过快,套话和无意义的表述.二、各环节的职

2、责1、申论环节:对于己方观点进行全面的论述,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立论,即建立本方论点;(2)驳论,即破坏对方论点或反击对方攻击。在申论过程中需要将这两者有机结合。申论是辩论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需要严密的逻辑,清晰的表述。并对己方框架理解透彻以应对对方的质询。2、质询环节: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帮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对方框架,主要针对对方申论之后存疑的地方提出质询。(2)揭露对方论点的缺陷,可以结合反驳重点设计问题进行询问,也可以直接提出和对方论点相背的重要证据,进而揭露出对方论述的错误。(3)强化自身论述或反击对方驳论,当对方针对己方论述进行进攻时,可以结合有利证据进行澄清,进

3、而反击对方的质疑。3、自由辩论环节:自由辩论的作用在于在针锋相对的攻防中强化己方观点或驳斥对方观点。步步为营中争取阶段性的优势,并为结辩时一举击溃对方提供素材。4、结辩陈辞环节:其作用在于利用最后发言的机会,对比赛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提出归纳性的合理结论。其基本要素主要有(1)整理后的重要建设性论点。(2)综合的所有驳论。三、辩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思辩赛制应用的过程中,参赛辩手需在各环节注意以下事项:1、 赛前准备环节: 在各队赛前准备过程中,对于比赛场上可能用到的事例和数据要进行书面备案。并标明引自何时,何书,页码,行数,作者姓名。若为网络数据,需要标明网址。在双方数据出现矛盾时,

4、网络数据的置信度级别低于专业文献。2、申论环节:要求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表达清晰,避免语速过快。鼓励引用专业文献的定义,事例和数据。并需要清楚的说明数据和例证与自身论证的关系。申论使用的推进逻辑此处不予限制,但建议对于所有政策性倾向的辩题使用标准奥瑞冈的论证思路:根需解损,即需要论证: (1)、根属性:造成某一问题的核心在A。(2)、需求性:这个问题危害很大,所以我们要制定政策解决A,进而解决问题。(3)、解决力:新政策可以解决A问题。(4)、损益比:执行新政策的结果是利大于弊的。3、质询环节:(1)、质询环节质询方掌握绝对控制权,可以要求对方使用何种方式回答(比如:请回答是或不是),并在对方

5、回答中可以随时打断继续追问。但在质询过程中不可以补充申论,否则给予扣分。(2)、被质询方不可以回避问题,也不可以反问。问题明显不合理时,答辩者可以说明理由,拒绝回答。答辩者可以要求质询者重述其问题,但不能恶意为之,否则视为违规(3)、质询双方都需要注意风度和措辞,否则视情况给予扣分。(4)、质询小节必须基于场上即时信息,若使用事先准备的小节稿件而脱离场上实际,应该予以扣分。(5)、质询环节仅计算质询者时间,被质询者时间不予计算。4、自由辩论环节:(1)、双方交替发言,不得有一方连续发言。(2)、鼓励使用数据和事例来辅助论证,但必须保证两者真实可信,并有确定的出处可以核查。(3)、不得回避问题,

6、若出现对方多次追问都不正面回答,或者存在明显转移话题现象,要给予违规记录并适当扣分。(4)、避免语速过快,鼓励清晰流畅的表达, 套话和无意义的表述将给与扣分。5、结辩环节:(1)、需要结合比赛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交锋点和重要问题进行,不应该成为脱离现实的背稿。(2)、结辩不同于申论,其内容应该是对整个己方论点的归纳和概括,避免因申论工作完成得不好而进行的再次申论。然后是大佛在去年风华杯第一轮后写的一些东西发信人: Superdafer (挑战无限), 信区: debate标 题: 风华杯辩论赛首日次日比赛七点观感发信站: 兵马俑BBS (Mon Mar 19 20:33:11 2007), 本站(

7、202.117.1.8)我应该是为数不多的17,18日的比赛全部观看的观众兼评审。看到版面上大家讨论很多,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觉得有些话想和大家探讨一下。1、书面备份资料问题比较大。由于角色上的缘故,我查看了几份参赛队的书面备份资料。说实话,好几个学院的资料都是零散的打印资料。没有标注资料出处的情况屡见不鲜。就是标注出处的资料,也是网络资料占了大部分。我看到的是医学院提供了两份学术论文做为参考。从资料上,我看不出大家准备辩题的时候是否完整的看过相关的学术资料或者书籍。更有甚者,里面居然还夹带着完全不相关一份工科的课后作业!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看不出大家在准备这个比赛的时候是否和准备以往的比赛有

8、何不同?我的观点是了解一个问题的提出,产生背景,发展演绎远比断章取义的去选取一个论点、一个数据重要的多。2、质询打断的策略。质询打断,基本上大家遵守的还可以。出现违规的情况主要是质询人粗暴打断的原因居多,建议大家在打断的时候,适时适当的以“谢谢”“我明白了”“我已经得到我的问题答案”等话语把握住质询打断的节奏。当然,质询中进行申论的问题也务必请大家避免。3、质询提问与对方申论内容脱节;质询小节与质询内容脱节。这个脱节现象在好几场比赛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这是和这个赛制的设立初衷相违背的。也是我扣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当然,也请大家务必注意我们一直强调的“根须解释”,从这个角度入手,是大家更愿意看到的情

9、况。4、专业评审的问题。对于这个大家一直讨论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评审名单,我会提前在赛前公布,便于大家掌握了解。校方引进专业评审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和支持辩手对辩题涉及行业发展及行业基本概念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专业的评审和大家所持观点并无利益上的冲突。在赛前,我们也和评审们强调了放弃个人观点的要求。从实际情况上看,专业评审们很好的做到了这点。所谓的专业评审的所持观点对辩论赛结果的影响,更多的时候是辩手心理因素的影响。既然我们这次比赛涉及到相当数量的政策性辩论。我们的辩论讨论的情况就不能出现基本概念和行业行情的偏差,否则,我们的大学辩论只能像小孩子在家里“过家家”一样玩玩而已,而无实际层面上的参考

10、价值。请诸位辩手在准备以后的辩题的时候加强调研,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物。5。评审评分的问题本次比赛采用的评审评分制度相当大的程度上规避评审打分手高手低的偏差,可以规避一个评判的打分的过大分差抵消其他多数评审评审结果的弊端。同时,大家也注意到了,这次比赛的比赛结果公开的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也可以提供大家查询每位评审打分表的服务。6、关于比赛语言的使用我想,可能有些辩手把辩论语言的口语化、生动化和粗俗化混淆了。希望今后的比赛能够避免诸如“是个song”“我方一辩把我砍死”之类的哗众取宠的言语,毕竟辩论是一种公众化的活动。7。关于比赛的宗旨我一直在校内推广的辩论,是希望大家以读书为根本,以辩论为

11、手段,言之有物,吸引大家全面、积极的探讨问题,思考生活。完全没有必要去触及所谓黑幕和潜规则。相信大家可以放心。当然,功利的目标也是有,那就是在4月初选拔出覆盖各年级的交大辩论集训队伍,代表交大今年5,6月份赴澳门和马来西亚参加交流比赛。一不小心的写了7点,拿出来和大家探讨。也欢迎大家为交大的辩论活动献计献策。大家对下周开始的校辩论集训队的选拔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选拔标准,选拔方法。我会每天关注大家的讨论。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腹有书香气自华” 然后是去年上海之行以后刘刚 荔枝 小傅等一干人的总结 发信人: dickle (dickle), 信区: debate标 题: 上海比赛赛案发信站: 兵马俑

12、BBS (Tue Aug 28 12:37:45 2007), 本站()首先,谈一个整体的印象,上海的政策性辩论和我们所想的,甚至所用的是不一样的。这个既体现在宏观的逻辑,也体现在细微的概念和论点论据的使用。回顾比赛,第一天第一场的比赛是我打的。题目是我国应该废除死刑,我们作为正方。在打比赛前,我。李捷,刘源讨论到很晚。我们的立场是应该废除。我们的逻辑是:1.死刑的作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我们认为死刑的作用主要是震慑,可是现在中国每年判处死刑的人甚至多于世界其他各国的总和,而犯罪率并没有减少,同时对比立陶宛等国家废除死刑后,犯罪率反而下降的事实,论证此点。2.国内国际形势。当时国家设立死刑是因为

13、刚建国初,国内的形势需要,而后将死刑复核权下放各省高院也进一步说明了此点,而现在国内形势稳定,对于震慑力的要求已经不再显著,而国家高院收回复核权也是基于此点。而国际形势则是呼吁为了人权而废除死刑,废除死刑是我国法理融入国际的必经之路。3.同时,死刑的存在还会带来副作用,因为死刑的不可逆性,会造成冤假错案,也会剥夺犯人改过的机会。我们的预估反驳:1.关于国内外形势,这一点主要是以数据来反驳,对方提出我国想在每年立案七百多万起,强调形势严峻,而我方则提醒此时死刑仍然存在,这正好说明了死刑无法震慑。同时再次列举立陶宛的实例。2.关于犯罪成本的问题。其实此点部分属于震慑力问题。如果说杀人犯因为不会被判

14、死刑就无所顾忌,那么潜台词就是说有死刑时,就不会存在杀人犯了,可这无法解释现在的凶杀案频发,同时我们看到还有很多大案是属于激情作案,犯罪者之前不会考虑成本问题。3.关于价值问题。对方会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等。首先,法律要基于客观,而不能为满足民意或者传统观念而存在,其次,如果说杀人偿命的话,法律为什么判处死刑时除去孩子和孕妇?为了人道,那法律此处的人道是不是和所追求的震慑甚至正义矛盾呢?其次,处死杀人者是对受害者的尊重。我们强调,人本身的价值是平等的,不能抽离,或者因为杀人就降低价值,而且,法律因为杀人者杀人就判处死刑,表面上维护了人的生命权和价值,可他剥夺了另一个人的生命权

15、,从根本上与维护人权矛盾。4.关于对方提出解决力的问题,我们强调可以通过判处无期徒刑且不允许假释来解决。回顾整场比赛,有几点处理得不好,第一,对方质疑国际趋势是否一定符合中国国情,这一点被质询时回答得不好。第二,关于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一辩陈词时没有说明,同时因为也没有准备很好的方案,很被动。最后要说明的是,因为我们第一场,在准备时完全忽视了这是一个政策性辩论,通过赛案也可看出来,我们完全把它当作价值辩题来准备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作为正方没有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而是总在说“现在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而通过这场比赛,我又重新理解了什么是“需根解损”。这就是第一场比赛。第二场因为准备辩题,没有看,题目是取消户籍制度利大于弊,交大是反方。后来听说评委点评说是以技巧取胜。第三场题目是我国应该成立色情特区,我方立场是应该,可以说有了第一场的前车之鉴,我们在准备这场题目是考虑了需根解损。我方逻辑:1.需求性 现在我们娼妓现象严重,据调查,官方统计数字是500万,而实际则可能超过2000万,政府每年查处25万人次,而且政府只在严打时期集中处理,可以说政府处于不作为的状态。而这个现象长期游走于法律的边缘,会带来很大危害。第一,我国性病患者有600万之多,且以每年20万至30万的数目递增,与此有着直接关系。第二,现在娼妓已经成了贩毒吸毒甚至黑社会组织的温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