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全.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49765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试卷(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试卷(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试卷(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试卷(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试卷(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试卷(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试卷(全.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计10分)(1)横看成岭侧成峰,_。(苏轼题西陵壁)(2)路曼曼其修远兮,_。(屈原离骚)(3)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4)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5)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6)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7)我们即将跨入新的学习阶段,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具有挂起风帆,直渡大海的精神,让我们用李白的行路难里的两句诗共勉:_,_。(8)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情。观刈麦中与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6分)散

2、文尤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典名作,滋养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_(A、反射 B、折射),记录着历史的cng桑。我们从中不仅能汲取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cng( )桑 精髓( )(2)画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_改为_ _改为_(3)解释文中加点的成语。(1分)脍炙人口:_(4)文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_。(1分)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欧阳维建的故事在教育界和培训界被神秘地传诵着,他是当之无愧的教育演讲和策划大师,被

3、誉为“中国最牛教师”。B、2012年央视的春晚是场视觉盛宴,全国观众都对精彩的节目吹毛求疵,交口称赞。C、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有关部门在中国管辖的海域设置浮标,目的是进行海上气象测量,此举无可厚非。D、大学毕业走向基层,走向广大的农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那里,他们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4、下列各项选项中,语言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作品“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江海高速建成通车,使得市民去往泰州海安和苏中江都机场大大缩短了时间,出行更加方便快捷。C、芦山地震后,为了避免生

4、命交通线的堵塞,公安部门决定实行芦山地区暂时交通管制。D、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有人认为,汉语正面临着危机。_。它不仅造就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

5、。A、B、C、D、6、名著阅读(5分)(一)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二)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良宁的光滑枪身,指头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抽出手枪来,大声对自己说:“谁能想到他会有今天哪?”枪口轻蔑地对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着说:“朋友,这是假英雄!任何一个笨蛋都会随时杀死自己!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1)材料(一)出自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节选的故事情节可概括为_。(2)材料(二)中的“他”指_,他选择自杀的原因是_。7、综

6、合性学习(8分)材料一:“酒店出租、大型豪华酒店急售、酒店停业装修”在各类传媒上,诸如此类的信息不胜枚举,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不少星级酒店营业额出现大幅度下滑。材料二:一场“光盘行动”正在我们身边进行。它是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该活动的主题是: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倡议市民在酒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光盘行动”的倡议得到了社会广泛响应。材料三:最近,党中央发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我校正处于大改革、大发展、大跨越时期,也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担负起青年人的责任,为推进节约型

7、社会建设、创建节约型校园贡献力量。(1)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拟写一则提倡节俭的宣传标语。(2分)_(2)“光盘行动”倡议引发了网友的高度评价,请你就“光盘行动”的重要意义跟上一帖。(3分)_(3)在校园内,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水笼头未关、电灯未关、饭菜过剩等,请你就某同学身上发生的一种浪费现象加以劝说。(3分)_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第89题。(6分)【甲】使至塞上(唐王维) 【乙】从军行(唐王昌龄)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

8、燕然。8、乙诗中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2分)_9、从内容上看,两首都是_诗,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联系背景与诗句具体分析。(4分)_(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第1114题。(15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 义犬(蒲松龄)周村有贾某,贸易(1)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豢养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丰,荡舟入莽(2),操刀欲杀。贾哀赐全尸,盗乃以毡裹置

9、江中。犬见之,哀鸣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远,浅搁乃止。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哀鸣。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3)焉。抵关三四日,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适有同乡贾(4)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鸣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5)。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见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6),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曩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1)贸易:做生意。(2)莽:芦苇丛。(3)悼:难过。(4)贾(g):商人

10、。(5)趁之:追它。(6)易:换。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1)屋舍俨然:(2)悉如外人:(3)或以为异,从之而往:(4)适有同乡贾将携俱归: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2)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_1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见 堤 上 有 屠 人 缚 犬 倍 价 赎 之 豢 养 舟 上。13、甲文中通过_及和平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而乙文则通过犬勇救被扔入江中的主人和_两件事表达了犬的“义”举。(2分)14、乙文中,作者发表议论的是哪一句?从该句中,我们可获得怎样的启迪。(3分)_(三)阅读下面

11、文章,完成第1518题。(14分)文学为“中国梦”助力 何建明 (1)曾几时,徐迟的一篇哥德巴赫猜想,吹暖了中国知识分子再一次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而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春风吹拂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腑。作为文学工作者,我们更加心潮澎湃。毫无疑问,文学应当为我们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讴歌与助力。(2)文学作为文化繁荣和提升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一环,对实现“中国梦”的作 用,与经济、科技、民主、法治等一样,很直接。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文学能够为我们的人民提供干工作、干事业的激情 与情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学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使

12、我们的文学作品更多地表现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体现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伟大创造,以文学的力量为13亿人民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3)文学因此需要增强主流意识,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主流意识并不是一种 脱离群众、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与时俱进、与国家和人民同进步的价值观念。实现“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所在、意志所向,对于文学来说,就需要作家的创造有主流意识,反映人民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进行伟大创造的精神。对于文学写作而言,无论是赞扬真善美,还是针砭假恶丑,都是增强主流意识,发挥文学正能量的体现。文学有其独特社会功能,一部好的书能够影 响一代人,而一部坏的或不健康的作品,也能抵消许多正能量。因此,凡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中国作家,都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惜我们的真情与真力。(4)文学因此需要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