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习题课-2012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492165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习题课-2012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土力学习题课-2012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土力学习题课-2012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土力学习题课-2012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土力学习题课-2012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力学习题课-2012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习题课-2012版.doc(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力学习题课一、 单项选择题1. 原岩经风化作用而残留在原地的碎屑物称为 b 。A 坡积土 B 残积土 C 洪积土 D 冲积土2. 下列矿物成分中, d 是化学风化的产物。A 石英 B 云母 C 蒙脱石 D 长石3. 下列土中, 一般不是物理风化的产物。 卵石 粗砂 碎石 粘土4. 下列粒组中,粒径范围最小的为1 粉粒 砂粒 粘粒 角砾5. 由某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得其,由此可知 1 。 该土中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30 该土中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30 该土中粒径等于0.1mm的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30 上述说法均不对6. 粒径分布曲线所反映的是某种土的 3

2、 。 颗粒的矿物成分 不同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颗粒的矿物成分及不同粒径的颗粒所占的比例 上述说法均不是7. 在粒径级配分析中,若,则说明该土中粒径 b 0.1mm的土粒质量占总质量的60%。 A 等于 B 小于 C 约等于 D 大于8. 对粒径分布曲线来说,当某一段曲线很缓时,说明该范围粒径的颗粒 4 。 含量很低 含量很高 含量比较适中 不能反映其含量9. 指标 a 不是用以描述土的物理状态的。A 相对密实度 B 塑性指数 C 液性指数 D 标贯数10. 由搓条法,可测得粘性土的 2 。 液限 塑限 液限和塑限 缩限11. 下列指标中, 1 不是描述无粘性土性质的指标。 灵敏度 相对密实度

3、 标准贯入数 均不是12. 在下列指标中,不可能大于1的指标是 d 。 A 含水量 B 孔隙比 C 液性指数 D 饱和度13. 标准贯入数的63.5是指 b 。 A 落距 B 锤重 C 贯入深度 D 其它14. 若某种粘土,其含水量介于、之间(),则该粘土处于 3 。 半固态 流动态 可塑态 固态15粘性土受到扰动时,其强度通常将 3 。 降低 提高 基本不变 不一定16. 相对密实度可用于描述 1 的物理状态。 砂 粘性土 粘土 砂和粘性土17. 进行工程分类时, 不是以其中颗粒粒径的大小及含量分类的。 碎石土 砂土 粉土 粘性土18. 若某种粘土,其液性指数,则该粘土处于 2 。 半固态

4、流动态 可塑态 固态19. 若某种粘土,若其 c 大于1,则知该土处于流动态。A 孔隙比 B 含水量 C 液性指数 D 塑性指数20. 蜂窝结构通常是 的结构形式。A 粘土 B 粉土 C 粗砂 D 中砂21. 发生流砂现象的条件是,水力梯度 a 临界水力梯度。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小于或等于22. 地基表面作用有矩形均布荷载,则矩形中心点下的竖向应力将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d 。 A 保持不变 B 线性减小 C 线性增大 D 呈非线性衰减23. 基础埋深为,基底总压力为,则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基底附加应力为 a。A B C D 24. 设、分别为浅埋刚性基础的基底平均压力及基底

5、附加压力,则应有 b 。A B C D 25. 当土中一点的孔隙水压逐渐消散时,该点的有效应力 a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始终为0 26. 采用简化算法计算矩形基础基底压力分布时,若偏心方向的边长为,则当偏心距 c ,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A B C D 27. 由于大量抽水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由此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d 。 A 土层中有效应力增大,地表上升 B 土层中有效应力减小,地表下沉 C 土层中有效应力不变,地表下沉 D 土层中有效应力增大,地表下沉28. 通常,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与土的 2 密切相关。 强度 压缩性 渗透性 前述三项29. 两面透水的饱和粘土层

6、的固结过程中,超孔隙水压最大值位于粘土层的 d 。A 顶面 B 底面 C 中间平面 D 顶面和底面30. A、B两种土样,其相应的压缩模量分别为、,若,则表明 a 。 A 土样A的压缩性高于B B 土样B的压缩性高于A C 土样A的孔隙比大于B D 土样B的孔隙比大于A32. 两面透水的饱和粘土层的固结过程中,超孔隙水压最大值位于粘土层的 。A 顶面 B 底面 C 中间平面 D 顶面和底面33. 土样压缩(完全侧限)前的高度为,孔隙比为;若压缩后的孔隙比,则相应的高度应为 4 。 34. 压缩模量与压缩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A B C D 35. 土的压缩是主要是其 c 的结果。 A 土粒发生压

7、缩 B 孔隙水发生压缩 C 孔隙减小 D 强度降低36. 若地基土的前期固结压力为,相应的自重应力,则当 c 时,该土为超固结土。 A B C D 38. 设粘性土的,则单轴试验时,土样破坏面与荷载作用面的夹角为 d 。 A B C D 39. 土中一点处于极限状态,则该点的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的关系应为 b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割 D 不一定40. 取同一种干硬粘土分别进行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则达到破坏所需的竖向压力, b 。A 单轴时高 B 三轴时高 C 单轴、三轴时一样高 D 不一定41. 所谓“无粘性土”,是指其 1 。 42. 单轴试验时,土样破坏面与竖向荷载的夹角为 3

8、 。 0 43. 饱和粘土的渗透系数增大时,其固结速度通常将 1 。 加快 减慢 不变 不一定44. 下列土中, 的抗剪强度线可能是一条水平线。 饱和砂土 饱和粘土 硬粘土 密实砂土54.饱和粘土的上面和下面均为透水土层,则按照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当时,粘土层中由地表均匀满布荷载产生的有效应力的分布形式为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56按照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饱和粘土的固结度与其 无关。A. 所受荷载的大小 B. 压缩性C. 渗透性 D. 厚度59. 矩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其中心点下某一深度的竖向应力为,由此可推知图示均布荷载作用下, 点下同一深度的竖向应力为

9、。A. 1 B. 2 C. 3 D. 460. 图示长方形基础上作用一竖向偏心荷载,则在基底与地基保持完全接触的前提下,基底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应力为 kPa。A. 210 B. 200 C. 180 D. 15061. 地基土层为卵石和饱和粘土,当地基沉降量为18mm时测得粘土的固结度为20,地基沉降量34mm时,固结度为60,由此可预测,当固结度达到90时,地基的沉降量为 mm。A. 42 B. 44 C. 46 D. 48为卵石层的压缩量 为饱和粘土的最终沉降量,故有63如下图所示的基坑。坑底为饱和重度20kN/m3的粉质粘土层,下有压力为70kPa的承压水,施工时通过降水使坑内水位保持在坑

10、底面,则在渗流作用下,坑底以下2m处的竖向有效应力为 kPa。A. -15 B. 5 C. 20 D. 2564 对正常固结土,地基沉降通常由 产生。A. 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和 B. 自重应力 C. 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差 D. 附加应力65 同在满布均匀荷载作用下的两个土性相同的饱和粘土层,已知A的厚度为4m,上面为透水层,下面为未风化岩石,B的厚度为2m,两面均为透水层,由此可知,为达到同样的固结度,其所需的时间比为 。A. 16 B. 4 C. 1 D. 1/467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中,我们假定饱和粘土的压缩和孔隙水的渗流方向为 。 A. 压缩为竖向,渗流为水平向 B. 压缩为竖向,

11、渗流为竖向和水平向 C. 压缩为竖向,渗流为竖向 D. 无竖向压缩,渗流为竖向69饱和粘土进行固结排水试验,若土样在目前状态下处于未破坏状态,则采用下列第 种方法时,不会使土样发生破坏。 A. 减小液压 B. 加大液压 C. 加大垂直压力 D. 上述A、B、C均不会73 同在满布均匀荷载作用下的两个土性相同的饱和粘土层,已知A的厚度为2m,上面为透水层,下面为未风化岩石,B的厚度为4m,两面均为透水层,由此可知,为达到同样的固结度,其所需的时间比为 。A. 16 B. 4 C. 1 D. 1/474 取厚3cm的土样进行压缩试验,当荷载由100kPa增加到120kPa时,孔隙比由0.8减小到0.7。若将此段压缩曲线近似地看作是线性的,则荷载由110kPa增加到120kPa时,土样的压缩量为A. 0.833mm B. 0.857mm C. 0.882mm D. 0.8mm75 地基土层为中砂和饱和粘土,突加荷载施加后地基即产生20mm的沉降。当沉降达到50mm时,测得饱和粘土的固结度为50%,由此可推得,固结度达到95%时,地基的沉降为 mm。A. 66.5 B. 77 C. 67.5 D. 7876 对一种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