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拨棹歌》研究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49101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诗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拨棹歌》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唐代诗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拨棹歌》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唐代诗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拨棹歌》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唐代诗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拨棹歌》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唐代诗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拨棹歌》研究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诗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拨棹歌》研究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诗僧船子和尚《船子和尚拨棹歌》研究毕业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 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各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而唐诗这一高峰便是其中最闪耀的明星。辉煌的历史伴随着精彩的文化,唐代的文化发展就与社会经济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外来文化的兼容态度,去华夷之防,文化交融,风气开放,使得唐代文学繁荣发达。唐代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阔步向前,其成就也影响到文学,诗、词、小说阔步发展,在游赏山水,亲近自然中,陶冶了情趣,促进了宗教信仰的传播,也开创了一代文学之新风。唐代的思想可以说是儒、释、道并存,三者交融,尤其是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情趣,许多唐诗都有佛教的印记,甚至有许多诗作是直接讲佛理的。而且七、

2、八世纪初也正是禅门分化和思想分流的一个重要时刻。僧侣众多的唐朝出现了大量的诗僧,这些僧人的诗有佛教义理诗,有劝善之作和偈颂,也有游历山水,享受自然的。禅宗讲究“悟”,言语道断,借物来表达难以言传的禅,唐诗中的空寂,明净,淡薄而又深厚的含蕴,绝大部分受到了禅宗的影响。同时佛教的广泛传播也直接拓宽了唐朝的文学之路,布道化俗,产生了俗讲和变文,以佛经为内容,用来讲唱,就和当时民间说话一样,带有通俗文学性质。然而在唐朝的佛教诗作中,许多人认为王梵志诗和寒山诗比较重要。他们的诗作确实在唐代僧诗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是就因为我们的文化过于博大,唐朝的诗歌数量多且不乏上乘之作,往往有的部分就会被人们忽略,其

3、实船子和尚拨棹歌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当然了,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唐代僧诗的研究,只不过关于船子和尚和拨棹歌的研究比较少而已。除了施蛰存先生有其深入之外,其它的都只是一些零散的讨论,可惜也并不见施先生有相关的著作面市,倒是看到高慎涛 高慎涛简介,男,1978年生,山东新泰人,西北大学文学院博士后,陕西西安,710127;洛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河南洛阳,417022.先生有一篇名为唐释德诚考论的文章,也正巧一偶然机会得到1987年华东师大出版的船子和尚拨棹歌一书,虽然其中小有错误,但是能够拿到自己手上已经算是难得了。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也来讨论一下船子和尚和他的拨棹歌。水平有限,加之资料不足,还

4、望见谅,也请有识之士多多指教。一、 基本介绍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早已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既然要解读船子和尚的作品,我们自然得简单的了解一下相关背景和事迹。(一)、思想形成及派系传承与归属先天二年(713年)南方的慧能离开人世以后,禅宗便进入了普寂、义福、神会、本净、智威、玄素的时代,在这一时代禅门有四支最为重要,他们分别是今四川一带的净众禅,今江苏一带的牛头禅,今广东、湖南、浙江、江西一带的南方禅,还有就是风气很盛的北宗禅。而我们这里需要提一提的是四川一带的“净众禅”,以唐和尚、金和尚为首,承袭五祖念佛法

5、门,倡导“无意无念莫忘”,生在四川的船子和尚无疑多少会受到它的影响,因为南宗洪州马祖道一一系的崛起是在九世纪初,而九世纪初船子和尚已经人到中年了。并且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四川出生的船子和尚曾驻锡成都净众寺 有许多有名的僧人在此呆过,无相、无住都做过净众寺的主持。达摩之后出现了虽然不太明显但以具雏形的禅师群体,也逐渐有了传承的明确记载。那么关于船子和尚的师承和所属派系的问题,在此也有必要简单的说说:船子和尚的师傅惟俨禅师,有人说其师是出身四川的马祖道一,也有人认为是石头希迁。从一些资料来看两人的关系颇为密切,没有宗派的分野,门下的弟子们相互参访,不主一家也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七祖神会不也是先参神秀后

6、拜慧能的么?可是后来随着门户的渐严,祖灯单传,导致对许多原始资料的篡改删削。于是船子和尚的师傅药山惟俨禅师(745-828)的师承便也成了一大疑问。 祖堂集卷四、宋高僧传卷十七和景德传灯录卷十四均记其“谒石头大师,密领玄旨。”后来所有的禅宗灯史和禅宗研究著作都没有异词。可是全唐文卷五三六唐伸所撰澧州药山惟俨大师碑却明明白白的记载了他是马祖道一的弟子。碑文曰:“是时,南岳有迁,江西有寂,中岳有洪,皆悟心契自是,寂以大乘法闻四方学徒,至于指心传要,众所不能达者,师必默识悬解,不违如愚,居寂之室,垂二十年。寂曰:尔之所得,可谓决于心术,布于四体。由是涉罗浮,涉清凉,历三峡,游九江。贞元初因憩药山。后

7、数载而僧众葺居,禅室接栋鳞差,其众不可胜数,有以见寂公先见之明矣。”此碑是药山惟俨去世八年后,“门人持先师之行(状)”来请唐伸特意撰写的,自然问题不大。而唐伸也是真有其人的,不仅全唐文有传,册府元龟、唐会要也明白的记载了他是宝历元年(825)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的第三等文人,唐敬宗此年诏书中,还明明白白的提到了他的名字。 册府元龟卷六六四,中华书局影印本,7118页;唐会要卷七十六,中华书局校点本,1990;又,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十亦可参考,中华书局,1984。既然祖堂集、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都成书晚于唐伸所撰的澧州药山惟俨大师碑,而且唐伸也是真真切切有其人,那么我们必须应该承认药山惟俨禅师是

8、马祖道一的弟子,而不是石头希迁的弟子,但是也不排除药山惟俨曾经参访过石头,出于佛法的交流抑或是久闻的仰慕。那么我们可以进而追述,马祖道一是六祖慧能的再传弟子,药山惟俨是马祖道一的弟子,船子和尚又师承药山惟俨,船子和尚再传道于夹山善会,这样也就把这一脉系的问题理清楚了,可从中得知船子和尚系属于南宗慧能一派,甚至可以更准确的认为他是属于马祖禅一脉的。(二)、纯任自然之宗风八世纪中叶,禅师渐渐超越了法师和律师 唐代分出律师、禅师、法师三流,分别以授戒、习禅、义解为业。,禅法渐渐成为信仰者的兴趣焦点,禅也渐渐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庞大体系,禅宗也成了禅门的主流。禅学中常用的法门念佛与守心,但是二者常常

9、引出相当不同的思想和理论。“念佛”是一种用专心念佛的一种方式来使心里焦距集中在一点上,用想象在心中引起对神圣境界的向往,信仰者逐渐清除各种杂念,进入到精神的忘我状态,在反复的念诵中使心灵产生一种近乎幻觉的感受,使崇敬的光辉不断放大,这种方法主要靠的是外力,借助念诵的方式强迫心灵专一,用佛陀的形象诱使自己专注。而“守心”则是一种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是心灵自觉进入无我无他的境界,达到精神的空寂安详、无忧无喜,最终得到超越与自由的感受。它本来也与念佛一样是靠外在行为来完成的,但是在中国禅门中,它已经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反思与内心的体验,渐渐脱离了禅修行而变成一种禅体验。“守心”就是要守护自己原本所有的

10、那一颗清净无垢的本心,心灵是唯一实在的本原,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妄。在老子中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重点在表示宇宙万物人生的过程,宇宙本原,重点在显示一切的根源。禅宗将“般若”之“空”和老庄之“无”融汇成一种自然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唐时期以后,马祖一系禅风大盛,由此禅宗的思想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这样我们就更能理解关于船子和尚那些自由奔放的对答,随心所欲的行为,蔑视束缚的风气,“平常心是道”的思想,爱好自然幽静,崇尚自然亲近,追寻超凡脱俗的感受。同时这种思想也进入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中,自然的生活、自由的心灵逐渐成了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时尚。然而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正面影响

11、力也逐渐削弱,平常心就是道,日常生活就是在悟道了,那还谈什么参禅悟道,修什么佛呢?佛教的清净境界转化为日常生活的世界后,作为宗教性的功能也将会逐渐消失。不过马祖之后的南禅宗以呵佛骂祖、毁弃经论、棒打口喝的方式弄出一副潇洒的面孔,却开启了追自然、求平常的风气。提倡“破弃文字”“无念顿悟”“无心是道”宗风的马祖道一(709-788)对后世的影响在船子之诗偈中,我们可在后面的分析中一起来窥见。(三)、船子和尚生平简介释德诚,号船子和尚,蜀东武信(今四川遂宁)人,船子约生于德宗大历元年(766)年后,卒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因于吴江朱泾(今上海市金山)泛舟,以接四方往来者,故称此号。续高僧传、景

12、德传灯录、五灯会元都有船子的小传。据记载船子传法于夹山善会后,覆舟入水而逝。咸通年间,僧藏晖于其覆殁处建寺,宋治平年间改称法忍寺,法忍寺素称船子和尚道场。著作有三十九首船子和尚拨棹歌,主要歌颂“上无片瓦,下无卓锥”的水上经历,表现了对禅的领悟,抒发喜山爱水、随缘的情怀。德诚和尚虽为蜀人,但学法时随药山呆在湖南长达二、三十余年,得法后又活动于上海,朱泾一地更是其泛舟之常处。因此朱泾镇早已因为船子和尚闻名遐迩,有众多的遗迹供后人凭吊流连,西亭兰若、钓滩、法忍寺、推蓬室等颇有名气,不少名流,如黄庭坚、钱万里等人也在此留有诗篇。船子和尚放情山水,用审美的心胸来关照,五灯会元卷第五云:“予率性疏野,唯好

13、山水,乐情自遣,无所能也。”颇有魏晋之风。朱熹曾赞扬佛家尊宿为了得道“便入深山中,草衣木食,养数十年” 朱子语类卷一二六,3019页。船子超凡一生的写照便是不为名位所累,随缘山水。船子和尚富有诗意又传奇的一生对同时代的人和后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传人夹山善会后来成为弘扬船子禅法的干将。(四)、不立文字之原因简析在佛教经典思想的诠释、阐扬与传播中,除了佛经的直接翻译与阅读外,有两种语言形式在传统中常常被采用。第一是转读唱导,转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吟诵佛教典籍,唱导就是以通俗的形式说唱佛教教义。 高僧传卷十三经师论里说:“天竺方俗,凡是歌咏发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讃则号为梵呗

14、”(汤用彤校注本,508页,中华书局,北京,1992)。第二就是章句注疏,就是把理解的意思写下来,并对文章进行疏通。转读唱导对于再创造的发挥空间很小,小到几乎没有,我们在此处就不作讨论。至于章句注疏,它是佛教思想内涵的延长,通过进一步诠释来增长知识,但是它必须围绕着经典文句来产生知识,不能脱离文字进行自我创造,也就是说经典文本会限制它扩张。这种形式之下就始终只是在进行思想的复印,虽然文字的数量会越来越多,但是含义却变化不大,没有超出经典限制的边界。这样一来,解释的语言反倒没有意义,只是一些意义的传达符号罢了。或许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佛教的主流观念中便把语言看作是一种障碍,虽然能够传达意义,但是也

15、会遮蔽意义,这就是禅宗“不立文字”的缘故,不确立文字的真实性,“文字性离”,它不是意义,反倒遮蔽意义。禅在于空寂,在于无心,佛教主张“四大皆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禅宗就是悟“空”之学,禅宗所谓的“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绝对虚无,而是一种超现实的“空”,这种“空”具有任何实物都无法比拟的丰富性,具体的物象总是有限的,而“空”则可以包罗万象,容纳天地万物,因此反而是无限的。(禅与心理分析)参禅就是要悟空,参禅悟空的心理感受就是要达到虚静,即静思、空静、澄心,达到平息内心骚乱急躁后的自由愉悦、空明澄澈的心理状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空能容纳一切,又不执着于一切,人们只要能够使自己的心灵处于“无念无

16、相无住”的空中,那些使人焦虑、不安,使人激动、沮丧的分别诸相,就可以荡然无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空”,更显语言文字的无力,始终有限的语言文字是表达不出“空”的境界的,所以只能断言、忘言,船子和尚多次将正要开口的善会打入水中,正是为了让夹山体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作为一种人生意义,其思想多年不变,改变的只不过是人们的修行方式,就是说棒喝只不过是其采取的极端方法而已。所以船子和尚的“不立文字”并非其自创,而是由来已久,只不过他将其以更激进的方法展示出来而已。二、 主要内容(一)、按表达意旨进行分类借渔父之“象”来参禅悟道,早已形成文化艺术中独特的景观,是一种积淀深厚的文化密码。空寂宁静、空灵淡泊,能洗尽人世间一切世俗烦恼,使人感觉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