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490369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沉淀滴定法教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的参考答案第一章 概论3基准试剂主体含量大于99.9%;高纯试剂杂质含量少;专用试剂指在某一特殊应用中无干扰,如光谱纯、色谱纯。6标定c(NaOH)=0.05molL-1时,草酸m=0.050.02563=0.08g称量误差而m(邻)=0.050.025204=0.26g选邻苯二甲酸氢钾好。若c(NaOH)=0.2molL-1,两种基准物都可称小样,都可以。8H2C2O42H2O会失水,使标定的NaOH结果偏低;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则偏高。10Na2B4O710H2O、B、B2O3和NaBO24H2O与H+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是12、21、11和21。第二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1

2、(1)过失;(2)随机误差;(3)系统误差。4例2.9中因样品消耗的NaOH仅0.90mL,体积误差为,若使误差小于0.1%,需增加称样量1020倍。5称样3.5g,称量误差为,若报告结果中有4位有效数字,表示其相对误差4才能主要以F-形式存在。(2)用KCN作掩蔽剂时,pH10才能以CN-存在。5氨基乙酸(HA)溶液的质子条件为:H+H2A+=OH-+A-;HA的pKa2=9.78,pKb2=11.65,酸解离倾向大于碱解离倾向,因此需加入适量H+ 抑制其酸解离,使其酸、碱解离相同,即达到了等电点。等电点时的质子条件为H+H2A+=OH-+A-+c(HCl)6用0.0200molL-1 ED

3、TA滴定25.00mL 0.0200 molL-1 Zn2+时,产生的,2.0mL 0.10 molL-1 HAc0.10 molL-1Ac-缓冲溶液中可与H+ 作用的,全部被中和后即为HAcHCl体系,无法使pH为5.0左右。需加入浓的HAc-Ac- 缓冲溶液。加入缓冲溶液的方法有多种, 如(1)缓冲溶液的pH=5.0,加入2ml(或n ml),设反应后pH=4.8;(2)缓冲溶液的pH=5.2,加入2ml(或n ml),使反应后pH=5.0,计算缓冲溶液中的c(NaAc)和c(HAc)。(3)加一定量的HAc和NaAc到待测溶液中,则仅需计算m(NaAc)和n(HAc)便可操作。7的,不能

4、用NaOH准确滴定;返滴定不解决反应完全度问题,化学计量点前后的突跃不够大,则无法用指示剂确定终点。8将中和过游离酸的肥田粉样品溶液(有MR)与中和过甲酸的甲醛(有PP)混合时,溶液为酸性,显MR的红色,用NaOH滴定时则可看到由红变黄再到红(PP变色)的过程。11-13 见习题答案。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1络合体系复杂、离子强度较高(缓冲体系、掩敝剂等)。3sp时,M与Y已定量反应生成MY(99.9%),剩余的未与Y反应的M已很少,实际与M反应消耗的A很少,故可认为未和M反应的Ac(A)4凡能与金属离子和络合剂EDTA发生副反应的物质都是降低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如酸效应、络合作用()等。5均使滴

5、定突跃增大一个单位。6sp时,c(M)=c(Y);M与Y均无副反应或时,7,sp后曲线重合sp时, sp前0.1%,按剩余Mn+浓度计算:sp后0.1%,按过量Y浓度计算:8不行,用氨性缓冲液控制pH10,此时氨不仅起控制pH的作用,还起到辅助络合剂的作用,使成,故在pH10时不产生沉淀;而用硼砂,Zn2+会产生,干扰测定。9原则上测什么金属离子,用什么金属离子的标准溶液标定EDTA最好,条件完全一致,减小滴定误差。但测用标定时,虽然,但在pH10左右,由于有许多副反应(),使已降低很多,使与差不多了。即便两常数不同,若均能使反应完全度99.9%,也可以得到准确结果。12Fe3+,Al3+封闭

6、EBT指示剂,可加三乙醇胺掩蔽之。13往水样中加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再加EBT指示剂,若变红,肯定有金属离子存在。滴加EDTA,若红色退去变兰,有Ca2+、Mg2+;若褪色不敏锐表明有Fe3+、Al3+或Cu2+。14. 首先取一定量待测溶液,以磺基水扬酸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Fe3+(在pH2)记下EDTA准确用量以计算Fe3+含量. 产生的n (H+)=2n(Fe3+) 再用NaOH滴定HCl和络合反应产生的H+, 消耗NaOH的体积为V15(1)测得的c(Zn2+)偏低; (2)测得的c(Ca2+)偏高; (3)对测定结果无影响.16(见习题答案)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不相等,

7、Fe(III),Fe(II)与Cl- 副反应系数不一样大.参考p209,2随离子强度增大,二者活度系数均降低,但Fe(CN)64- 带的电荷更多, 因此活度系数下降得更多, 条件电位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升高.相反, 随离子强度增加而下降.3反应: 属于n1=n2=2的反应,按反应完全度99.9%要求, 即两位电差0.18V即可定量反应4n1=1,n2=25. 加入磷酸的作用见p236,硫酸则用于控制酸度; KI:还原剂、沉淀剂、络合剂; KSCN NH4HF2 见241。6在碱性介质中,Fe3+易水解Fe(OH)3 从而降低了,电位越低,还原形的还原性越强,Fe2+越易被空气氧化。8 9不能,Ce

8、4+滴定Fe2+在酸性介质中进行,phen 质子化后则不与Fe2+络合,见p22610见p225-22611KMnO4和Mn2+共存生成MnO2,用Fe2+MnO2也可以,但反应速度慢,终点难判断。12略13由于不是可逆电对,电位不遵从能斯特方程,故有较大差异(p223)。n1n2,sp前后不对称,sp偏向电子得失数较多一方。14将此KI(含I2)物质配成溶液,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滴定至蓝色消失,此溶液即可应用。15 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16见习题答案17此处不是直接碘量法而是间接碘量法,即。终点时,而KI大大过量,I-浓度很高。此时I2-I-电对的电位不再是0.

9、545而是降得很低,使电位差加大,故可定量滴定。第六章 沉淀滴定法1Ag+将Br-、Cl-滴定后才与反应生成黄色沉淀,故只能滴定二者合量;用电位滴定法可以。2返滴定, 用Ag+标准溶液返滴剩余的Cl-。3酸碱滴定测HCl+HAc总量,PP为指示剂;莫尔法测Cl-。4Ag+与NH3络合,增大溶度积,反应不完全。5加 不干扰测定6 (1) ,pH=11,Ag2O多消耗Ag+,均使测定结果偏高;(2) 多消耗SCN-, 产生负误差;(3) 对曙红的吸附大于对Cl- 的吸附, 终点提前, 造成负误差;(4) Ksp(Ag2SO4)大,不干扰测定。第七章 重量法1重量分析法可利用同离子效应使沉淀很完全,

10、而滴定反应是按化学计量关系加入滴定剂。2组分含量小时,M越大越好,组分含量大时没必要。若M太大,满足称量形重量要求(晶形沉淀0.5g,无定形0.2g),可能称量样品量就太少了,也会造成称量误差;若称样量达到要求,称量形的量可能又太大,不便过滤洗涤等操作。4同离子效应,使S;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等使S。5临界相对过饱和度不同,BaSO4 1000,AgCl 5.5,控制临界值可得晶形沉淀,BaSO4易控制,但溶液再稀也难使6稀、酸、热、慢、搅、陈化7,见实验讲义8HNO3是强电解质,用其洗沉淀可防止胶溶;而用H2O洗会胶溶,用NH4NO3洗有产生Ag-NH3络合物的危险。9 BaCl2 Na

11、2SO4H2SO4测S+- -测Ba2+-+800烧,无影响微波干燥,+10使小晶粒溶解,大结晶长大;不要,p283。11见p284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3吸收紫红色光溶液呈绿色,无色透明溶液不吸收可见光,但可能吸收紫外光。4(1)灵敏度高,(2)符合比尔定律.8(1)非单色光,(2)化学反应,p312-313第*章 酸碱滴定法部分课后习题答案8计算下列溶液pH值。(1) 50ml 0.10M H3PO4 (K1=6.910-3, K2=6.210-8, K3=4.810-13)解: 14.5500H+ pH (2) 50ml 0.10M H3PO4 + 25ml 0.10 M NaOH 解:反应

12、后构成: H3PO4= H2PO4-= H+ = pH = (3) 50ml 0.10M H3PO4 + 50ml 0.10 M NaOH 解:反应后构成: H2PO4-=0.050 pH 4.71(4) 50ml 0.10M H3PO4 + 75ml 0.10 M NaOH解:反应后构成: pH 9配制pH为2.00和10.00的氨基乙酸缓冲溶液各100ml,其缓冲物质总浓度为0.10M,问需分别称取氨基乙酸(NH2CH2COOH)多少克?加1.0M HCl或1.0M NaOH各多少克ml? 解:pH = 2.00 pH = 10.00 =6.2 W=0.75(g)10用0.1000M NaOH 溶液滴定0.1000M甲酸溶液,等当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作指示剂(pT=9.0)时的终点误差。解: =1.7 pOH = 5.76 pH = 8.24 TE = = ()100= ( )100= (0.0002-5.8)100=0.02 %11.用2.0M HCl溶液滴定20.00ml 2.0M Ba(OH)2,等当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作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 解:等当点前0.1%OH-=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