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水墨画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8995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8水墨画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08水墨画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08水墨画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08水墨画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08水墨画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8水墨画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水墨画花-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水墨画花作者伍蓉 常州市西横街小学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继前面两课教学的学习,学生对花卉的形态、结构、色彩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此课教材以水墨的眼光,引领学生感受水墨表现花卉的韵味,体验水墨创作的乐趣。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属于低年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胆大,敢于表现。但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观察方法趋于主观。这与水墨的意向表达有共性之处,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年级学生手部肌肉稚嫩,对于毛笔还缺乏控制力。由于刚刚开始接触水墨,对于水墨工具和“笔墨

2、”有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但同时,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和欣赏水平有限,故而对水墨画特有的趣味了解很少,这也为本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教师准备:毛笔、墨汁、生宣或皮纸、中国画颜料、调色盘、毛毡、笔洗、抹布、镇纸、PPT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 毛笔、调色盘、洗笔桶、抹布、毛毡、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水墨画花是中国画中水墨花鸟的组成部分。学会用水墨眼光对自然花卉进行观察取舍,并学会用笔墨表现花卉的简单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欣赏、讨论尝试练习、互动评价等多种方法,学习用适合的笔墨表现各种花卉的花、叶、枝干的各种方法。进一步巩固干湿浓淡的笔墨技法,并通过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等多种学习活

3、动提升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探索、游戏中感受水墨的独特绘画语言,体会中国画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具备水墨的审美眼光,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使用笔墨表现花、枝、叶,画出花卉的精神和水墨的韵味。教学难点:如何用水墨的眼光观察表现花卉。表现花枝叶中丰富的层次变化的笔墨技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揭题导入:1 PPT课件播放: 【静候花开】设置提问:说说欣赏花卉的感受?说说花卉的形态?说说花卉的色彩?2学生欣赏,针对提问,进行讨论。3教师小结:带露的枝叶,好似永远湿润;【枝叶】娇美的花儿,好像清香阵阵;【花朵】赏花的心情愉悦【心情

4、】。怎样把这些美妙的感受记录下来呢?今天,我们就用水墨在宣纸上画一画花儿的精神。揭题:教师揭题“水墨画花”,并板书。第二环节:新授一、单幅欣赏(气韵)PPT课件出示:【图1】 黄宾虹水墨画花,说一说给你的感受。设置问题:欣赏这幅水墨画花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简介作者。提炼关键词并板书。二、对比欣赏(姿态)1PPT课件出示:【图1】和【图2】,比一比,说一说。 【图1】 【图2】设置问题:比一比,【图1】画家画水墨画牡丹时,做了“减法”还是“加法”?【图1】牡丹的姿态?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简介作者。提炼关键词并板书。三、局部欣赏(笔法)1PPT课件出示:各个局部图,学生观察,并讨

5、论画家的表现方法。【局部1 】 【局部2】 【局部3】2. PPT课件出示:水墨画花【局部1】【局部2】,学生观察比较,说说不同的表现方法。水墨画花【局部1】 水墨画花【局部2】3教师小结,并板书(或PPT课件)出示方法。花:(1)先用细笔、墨线勾出花的外形,然后染色,点上花蕊。 (2)先用大笔直接用色画出花瓣,然后点出花蕊。四、尝试练习1(画花)1.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关注练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2. 学生讨论:说一说画的时候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呢?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欣赏之后,学生尝试练习,学生在体验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针对出现问题,教师适时引入示范环节。五、教师示范(小窍门)教师示范花

6、朵的不同画法。注意:蘸墨或蘸色表现的技法,如何才能呈现墨和色的微妙变化。示范环节勾线染色的方法可先由学生尝试,然后由视频演示,另一个方法由教师演示。PPT课件(或板书)出示:小窍门:蘸墨或色时不必整个笔头都蘸满,可以只蘸笔尖上的一部分。画时将笔上的墨或色用尽再蘸,画面上就会自然呈现由浓到淡、由湿至干的丰富变化。设计意图:这种先由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到尝试练习。从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找寻有趣的绘画方法,并且能够发现学习难点,此时教师适时示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而教学效果自然而然会很好。这样的示范既尊重了学生,也能在教学难点的关键环节起到指导作用。六、尝试练习2(画枝叶)P

7、PT课件出示:这些枝叶变化微妙的色彩变化是怎样画的?试试看,画些枝叶呢。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从整体欣赏入手,学生从作品的气韵,到照片与作品的比对,初步感受画家对景取舍的方法。最后通过局部欣赏,观察笔墨细节和画家的表现技法,并通过学生尝试练笔。由浅入深得探究水墨画花的各种表现方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回答问题,并说一说不同的笔墨分别可以表现水墨画花的哪些部分。关注练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以及生成性的问题,予以指导。让学生自由畅想,鼓励大家勇于表达,同时要说说理由。七、对比欣赏(访问艺术家、儿童美术馆)1. PPT课件出示:【图1】【图4】 【图1】 黄宾虹 【图2】

8、黄宾虹【图3】赵之谦 【图4】陈曼生2师生互动讨论,牡丹的不同表现方法。教师简介画家。3. 出示各类艺术家以及学生作品,观赏并评价。4. 师生互动讨论,教师简单小结,水墨画花既可以色和墨结合表现,也可以只用水墨表现。5. 教师追问:水墨表现的花卉给你什么感受?6.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笔墨和表现方法,教师进行简单小结。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对摄影和水墨画花对比观察,引导学生如何用水墨的眼光观察表现对象。在欣赏环节设计了多层次欣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欣赏习惯,在每个环节分别解决不同的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不断探究,逐步掌握造型和笔墨的简单知识并逐步

9、体验水墨画家如何观察提炼对象,用适合的笔墨表现生动的水墨花卉的过程。并通过对比欣赏,了解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方法。而在教师示范环节,主要解决的是本课的难点,也就是小窍门中蘸墨或颜料的技法。教师通过直观示范或者网络视频资源等多媒体手段呈现绘画过程,让学生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会小窍门中的表现技法。第四环节:作业环节一、作业内容、作业要求PPT课件出示:作业内容画一幅水墨花卉,可以临摹也可以写生。作业要求:花、枝、叶:1. 先用细笔、墨线勾出花的外形,然后染色,点上花蕊。 2. 先用大笔直接用色画出花瓣,然后点出花蕊。小窍门:蘸墨或色时不必整个笔头都蘸满,可以只蘸笔尖上的一部分。画时将笔上的墨或色用尽

10、再蘸,画面上就会自然呈现由浓到淡、由湿至干的丰富变化。二、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并针对生成性问题,关注共性和个性问题,以及有特色的作业。三、作业展示鼓励学生将完成作业贴上展示区域,并利用多余时间继续创作,或欣赏同学作业。注意:作业内容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要关注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小窍门等。教师在巡视的同时,并及时发现生成性资源,为展评环节做准备。评价、拓展:一、评价环节1PPT课件出示评价要点和关键词:说一说:谈谈自己的创作方法。谈谈创作过程中有趣的发现。谈谈喜欢哪幅作品?说说理由。谈谈对其他作品的建议,说一说。2学生可以针对评价要点,进行互动评价交流。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平等的交流对话。设计

11、意图:本环节设计是在学生初步感受水墨的基础上,直观形象地欣赏水墨名家和学生的水墨花卉作品。体会作品中的水墨情趣,感受中华传统艺术之美。同时不拘泥于传统花鸟的固定程式,画出富于童趣的作品。鼓励学生多观察自然,向大师和同学学习好的表现方法,表现出花儿的精神,不拘泥于形似。展示评价时,鼓励学生勇敢介绍自己完成的部分作品,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判断、概括能力。引导学生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来观察作品。针对作品构图、墨和色的丰富变化、画面的气息等方面大胆谈感受。二、拓展总结走进博物馆:PPT课件:出示【图5】并简介作品,学生欣赏。 【图5】瓷

12、罐 元代 PPT课件出示:作品简介:花卉是中国和世界各国古人最喜欢的题材之一,它常常在各种日用器皿中盛开。拓展欣赏:花烂漫(生活中的设计)。1. PPT课件出示:各类实用艺术中的花卉造型。注意:提供多种花卉实用艺术作品,教师执教时,可根据时间机动选择拓展内容。2. 师生互动欣赏。3. 教师总结:带露的枝叶好似永远湿润;娇艳的花儿,好像清香阵阵。同学们用水墨将这些花儿的精神留在宣纸上,也把赏花的愉悦留在了赏花人的心间。设计意图:欣赏文物中的花卉造型,将水墨画花与实际生活中的设计结合,拓宽学生视野。作业要求本课共有三次从易到难的作业。尝试作业1【欣赏后】:尝试用水墨画一朵花。尝试作业2【示范后】:

13、再试试,用小窍门的分别画画花、枝、叶。最终作业:画一幅水墨花卉,可以临摹也可以写生。教与学的评价二年级的学生属于低年段,学习积极性高,胆大,敢于主观表现,形象思维活跃,这与水墨画的表达有共性之处。但由于年龄关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缺乏深入观察的能力,如果没有正确指导,作品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概念化。同时又由于刚接触水墨,了解甚少。所以本课在评价时,抓住课堂亮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自评、互评和师评,以鼓励为主。但切忌出现笼统的一面喊好的无意义评价。教师评价切口小、指向性明确,并提出更高学习要求或建议。在自评互评环节,鼓励大家各抒己见,并针对学生的评价分歧,组织小辩论。而教师针对欣赏作品

14、,可使用“再仔细观察一下”。针对不满意作品,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使用“再修改一下就更好了”等激励性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反思和总结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首先从激励儿童学习水墨的兴趣入手,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中国画提倡“师造化”,把自然和生活作为最好的老师,通过观察、描绘、写生,儿童能更细致、更深刻、更深入地认识事物。本课从花卉的视频导入,引领学生发现自然之美,极大地激发学生探寻美的学习兴趣。儿童写生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更是发展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接着,通过层层递进的欣赏互动环节,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单幅到多幅的层次化的欣赏中,自主发现探寻水墨花卉的表现手法。教师适时进行层次化的作业,从初步尝试到最终作业,期间,针对教学难点进行示范,通过微视频等多样形式演示示范的过程,避免千篇一律。作业的表现形式,既可以临摹也可以写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作业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墨色在宣纸上的渗、晕,产生特有的效果,展现水墨画花的韵味,从而得到美的熏陶,理解水墨的独特的笔墨之美。写生不仅让儿童感到自然的美,更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观察写生花卉,每个人的感受不同,画出的水墨画花也就丰富多彩。任何一种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