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阶段练习二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489622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者行为学阶段练习二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消费者行为学阶段练习二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消费者行为学阶段练习二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费者行为学阶段练习二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者行为学阶段练习二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消费者行为分析阶段练习二(第五章第七章)一、名词解释1、学习所谓学习是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2、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感情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3、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自我概念规定了个体特殊的行为模式。4、生活方式人们如何生活,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模式。5、个性人们如何生活,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模式。二、单项选择题1、仿效和重复别人行为的趋向称为

2、( C )。A:观察学习法 B:试误法 C:模仿法 D:参考法2、既可增加学习强度,又可增加学习速度的是( C )。A:强化 B:重要性 C:重复 D:表象3、个体在内心对进入短时记忆的信息或刺激物予以默诵或作进一步加工努力称为( A )。A:复述 B:编码 C:贮存 D:提取4、被称为实利或功利功能的是消费者态度的( A )。A:适应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知识或认识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5、认为消费者的态度是后天习得的消费者态度形成理论称为( B )。A:诱因论 B:学习论 C:认知相符论 D:平衡理论6、消费者希望如何看待自己属于消费者自我概念中的( A )。A:理想的自我概念 B:

3、实际的自我概念 C:社会的自我概念 D:期待的自我概念7、活动、兴趣、意见测试法称为( A )。A:AIO B:VALS1 C:VALS2 D:VALS8、个体进行思考的努力程度是指( A )。A:认知需要 B:风险承担 C:自我掌控 D:自我驾驭9、原VALS生活方式分类系统将美国成年消费者分为( B )类型。A:7种 B:九种 C:六种 D:八种10、在消费者态度形成理论中,被称为条件作用论的是( A )。A:诱因论 B:学习论 C:认知相符论 D:平衡理论三、判断题:1、消费者的需要和行为绝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 2、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 3、感觉记忆又被称

4、为瞬时记忆。 4、态度能使人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趋利避害的功能称为自我防御功能。 5、人的态度同人的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 6、态度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态度不具有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特点。 7、个体行为中偶然表现的一些心理特征或心理倾向也可反应一个人的个性。 8、消费者只有一种自我概念。 9、通过消费者的活动、兴趣和意见来描述其生活方式的方法称为综合测量法。 10、依靠定性方法来测量人的个性是特质论。 四、多项选择题:1、消费者学习的方法主要有( ABC )。A:观察学习法 B:试误法 C:模仿法 D:参考法 E:经验法2、记忆过程环节包括( ABCD )。A:复述 B:编码 C:贮存 D:提取 E

5、:学习3、消费者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 ABCDE )。A:适应功能 B:自我防御功能 C:知识或认识功能 D:价值表达功能 E:功力功能4、消费者态度形成理论主要有( ABCDE )。A:诱因论 B:学习论 C:认知相符论 D:平衡理论 E:认知失调论5、改变消费者态度说服模式的第一部分是( ABC )。A:传达者 B:沟通 C:情境 D:人格因素 E:信息学习6、自我概念的类型包括( ABCDE )。A:理想的自我概念 B:实际的自我概念 C:社会的自我概念 D:期待的自我概念E: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7、依据学习的效果,可将学习分为( ABC )。A:加强型学习 B:削弱型学习 C:重复型学习

6、 D:记忆学习 E:思维学习8、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是( ABCD )。A:重要性 B:强化 C:重复 D:表象 E:思维9、记忆系统包括( ABCD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瞬时记忆 E:表象记忆10、影响消费者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有( ABCDE )。A:购买动机 B:购买能力 C:情境因素 D:态度测量 E: 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滞五、简答题:1、简述学习的作用。答:(1)通过学习获得有关购买的信息。(2)触发联想:消费者由此一事物而想到彼一事物的心理过程。(3)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购买的评价。2、简述消费者态度的功能。答:(1)适应功能;(2)自我防御功能;(3

7、)知识或认识功能;(4)价值表达功能3、简述个性的特点。答:(1)个性既反映个性的差异,又反映了人类、种族和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2)个性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3)个性并非完全不可以改变;六、论述题:1、试论述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说服模式。答:霍夫兰德和詹尼斯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关于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该模式将态度改变的过程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1、外部刺激,包括三个要素,即传递者或信息源、传播与情境。2、目标靶,即信息接收者或企业试图说服的对象。3、中介过程,是指说服对象在外部劝说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机制。4、劝说结果。影响说服效果的信息源特征主要有四个:1、权威性:传递者在有关领域或问题上的学识、经验和资历。2、可靠性:可信赖性和专长性,指传递者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能否做到公正、客观和不存在私利与偏见。3、外表的吸引力:指传递着是否具有一些引人喜爱的外部特征。4、受众对传递者的喜爱程度:取决于来源与消费者的相似程度以及受人喜欢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