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 (1).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及房屋构造基础知识 2009-03-30 20:30:04 转自 剑指巅峰 | 被1人转藏 | 小贴士:哇!别人的口袋访问量好高啊,怎么办到的? 常用的建筑名词和术语:开间一间房屋的面宽,即两条横向轴线间的距离。进深一间房屋的深度,即两条纵向轴线间的距离。层高楼房本层地面到相应的上一层地面的竖向尺寸。建筑物范围广泛,一般多指房屋。构筑物一般指附属的建筑设施,如烟囱、水塔、筒仓等。预埋件建筑物或构筑物中事先埋好作某种特殊用途的小构件。构造柱楼房中为抗震而设置的柱子。埋置深度指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地物地面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河流、森林、道路、桥梁地貌地面上自然起伏的情况
2、。地形地球表面上地物和地貌的总称。地坪多指室外自然地面。竖向设计根据地形地貌和建设要求,拟定各建设项目的标高、定位及相互关系的设计,如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坪、地下管线、渠道等标高和定位。强度材料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标号材料每平方厘米上能承受的拉力或压力。标高建筑总平面图和一幢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需要竖向设计的图纸,都要注标高。轴线画图与地面上放线,都要先从轴线入手,它是建筑物的控制线,凡是承重构件,如承重墙、柱子、梁、屋架等都要用轴线定位。中心线对称形的物体一般都要画中心线,它与轴线都用细点划线表示。居住面积系数指居住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比值永远小于1。使用面积系数指房间
3、净面积占建筑面积的百分数,比值永远小于1。红线规划部门批给建设单位的占地面积,一般用红笔圈在图纸上,产生法律效力。房屋构造基础知识按照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可以分为: 生土木结构建筑:以土坯、版筑(干打垒)等生土墙和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 砖木结构建筑:用砖墙(或柱)、木屋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砖混结构建筑:用砖墙(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 钢结构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的建筑。3) 按照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可以分为: 墙承式结构建筑:用墙承受楼板及屋顶传来的全部荷载的建筑。 骨架承
4、重式结构建筑:用柱与梁组成骨架承受全部荷载的建筑。 内骨架承重式结构建筑:当建筑物的内部用梁、柱组成骨架承重,四周用外墙承重。 空间承重式结构建筑:用空间构架或结构承受荷载的建筑。基础的类型基础的类型是随着建筑物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土质情况及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而决定的。条形基础或带形基础: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形式直接影响基础的类型。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砖墙承重时,它的基础多做成长条形。所以,条形基础往往是砖墙基础的主要形式。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承重时,其基础常采用方形的或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是柱子基础的主要形式。杯形基础:如果柱子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时,
5、往往把基础做成杯口形状,然后将柱子插入杯口,缝用细石混凝土灌实,这种基础称杯形基础。联合基础:荷载大小与土质情况决定基础的类型。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条件较差时,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避免各个柱子之间产生不均匀沉降,可将相邻柱下的独立基础在一个方向上连接起来,做成条形基础,称联合基础。或在纵横两个方向上都连接起来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础。当有些建筑物上部荷载特别大而所在地的地基又比较软弱,这时采用简单的联合基础和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情况时,常采用满堂板式的筏形基础。筏形基础由板、梁所组成。为了加强筏形基础的刚度,以及换取地下部分的土重,则考虑采用箱形基础。箱形基础由顶板、底板和纵横交叉的
6、垂直隔板所组成。它具有较大的空间刚度,一般不至于因地基局部不均匀的沉降而导致上部结构的开裂。它较适合于高层建筑或有地下室的建筑中。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基础基本结构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创造了许多新型基础结构形式,如壳体基础、不埋板式基础等。不埋板式基础是在天然地表面上,将场地平整,并用机械将地表土碾压密实后,在较好的持力层上浇灌钢筋混凝土薄板的基础,它可大大减少挖土方工作量,且较适宜于较弱地基的情况,特别适宜于五、六层整体刚度较好的住宅建筑中。基础所用材料的性能决定基础的类型。当基础材料采用砖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捣时,由于这些材料是刚性材料,基础的宽度与厚度受刚性角的限制,这类基础
7、称刚性基础。当基础材料的宽度与厚度受刚性角的限制,这尖基础称刚性基础。当基础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时,钢筋混凝土为柔性材料不受钢性角的限制,这类基础称柔性基础。砖基础的构造砖基础的构造由基础墙、防潮层、勒脚、大放脚、垫层等组成。基础墙与墙身的分界线,在构造上一般以防潮层为界。防潮湿层以下称基础墙,防潮层以上为墙身。在工程预算中,为计算方便起见,一般以室内地坪或勒脚以上作为墙身。防潮层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地下水和室外地面水对墙及室内的侵入。常见的防潮层做法有如下三种:1、 防水水泥砂浆防潮层。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内地坪以下,(地面面层底部),高出室外地面处。以1:2或1:2.5防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加
8、防水剂),抹毫米厚的防水层。2、 在室内地坪同下,用防水泥砂浆砌筑皮砖。3、 豆石钢筋混凝土防潮带。在防潮处以豆石混凝土加钢筋以增强其强度。一般用在三根的钢筋沿基础墙铺设。勒脚是在基础墙室外部分到室外地面处的一段基础墙加固构造措施。常见的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加厚墙体,外表抹灰或不作抹灰;二是基础墙壁外表面不加厚,作抹灰加固。勒脚的设置,上部应高出基础墙防潮层与室内地坪相平或略高,下部应与外墙散水相接。基础大放脚、垫层,为使建筑物上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上,并使地基反力减小,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可将基础墙与地基的接触面增大,设置大放脚与垫层。在刚性基础中,要注意受刚性角的限制。大放脚分为两皮一收或
9、一皮一收与两皮一收相间(基底必须保证两皮一收),每收一次两边各收四分之一砖长(厘米),前者叫等高式砌法,后者叫间隔式砌法。垫层可以用:灰土,或碎砖三合土,或混凝土制作。地基土地基土着眼于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特别是强度与变形特性)来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杂填土五类。地基以施工作业特征来划分,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就用天然土层(不须作人工加固)作为地基的,称天然地基。可作天然地基的土壤有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杂填土因压缩变形过大,而沉降又不均匀,不能作天然地基。当天然土层的地耐力满足不了承载要求时,上述五种土壤均需做人工加固。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叫人工地基。
10、一般地讲,需加固的地基其物理性质是疏松、高孔隙比;其化学性质是强度低、压缩性高。我们加固的方针是提高密实度、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降低渗透性。常见的人工地基:1. 换土地基。当地基土壤不符合工程需要时,挖去浅层软土,换上砂、砾石等强度较高的材料,从而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部分沉降量。此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基,一般只应用于荷载不大的建筑物基础。2. 土的压密。分为浅层压密与深层压密。常见的浅层压密方法,有机械碾压法、振动夯实法、重锤法和强夯法。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机械碾压及夯压实土地的表层,强夯法则利用强大的夯击原理,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而密实。其适用于砂土及含水量不高的粘性土。强夯法
11、就注意其震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常见的深层压密方法有挤实土桩、挤实砂桩、振冲桩。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挤密或振动使深层土密实,并在振动挤压过程中,回填砂砾石等,形成砂桩或碎石桩,与土层一起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其适用于需处理地基深度米以上,范围大,适用于处理砂土、粉砂或部分粘土含量不高的粘性土。3. 排水固结。常见的有预压法和砂井预压法,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和施加预压荷载,加速地基的固结和强度增长,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使基础沉降提前完成。其适用于厚度大的饱和软弱土层。4. 化学加固。常见的有电硅化法、硅化法、旋喷法、深层拌和石灰加固法和深层拌各水泥加固法。
12、其原理及作用是,通过注入化学浆液,将土粒胶结,或通过化学作用或机械拌和等,改善土的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其适用于处理软土,特别是对已建成的工程事故修复处理或地基的加固。5. 桩基。当地基上部软弱、土层较深而下部埋藏有坚实地层时,可以采用打桩的办法将柱子送到地基中去,常见的有预制桩、灌注桩和爆扩桩。其原理及作用是,利用把桩打入坚实地层,由桩尖传递荷载(称为端承桩),或由桩壁摩擦力承受荷(称为磨擦桩),桩基常用于竖向荷载大而集中或受大面积地面荷载影响的结构,以及在沉降方面有较高要求的建筑物和精密设备的基础;桩基能有效地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和上拔力,可用于作用有很大倾覆力矩的高耸建筑物。此外,还可用
13、于减少机器基础的振幅,减弱机器振动对结构的影响,及作为地震区的结构抗震措施。地下室全部或一部分建筑在地下的房间称地下室。许多建筑物都设置地下室。地下室不仅可以起到基础的作用,耐用可以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同时在战时还是防化学、生物、原子武器的掩体。地下室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是半地下室,即地下室虽然设在一层以下,但还可以利用地下室外墙设窗,应用天然通风和部分天然采光。二是全地下室,即地下室全部埋于地下,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几层。此种情况应采用机械通风和电气照明。(三)墙体墙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墙和楼板称为建筑物的主体工程。墙壁的造价,约占工程总造
14、价的3040%;墙的重量,约占建筑物总重量的4060%。墙体作用民用建筑中的墙一般起承重、围护和分隔的三个作用。1. 承重作用。墙主要承受屋顶、楼板等构件传来的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故起承重作用。2. 围护作用。墙体隔住了自然界的风、雨、雪的侵袭,防止太阳的辐射、噪声的干扰以及室内热量的损失等,故起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围护作用。3. 分隔作用。墙体把房屋内部划分为若干房间和使用空间,故起分隔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墙体都同时具有上述三个作用。墙体的类型墙体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一般按墙体所处的位置、方向及按墙体的受力特点和墙体所用的材料来划分类型。下面分别介绍:1. 按墙所处的位置
15、可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指建筑物四周与室外直接接触的墙;内墙是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2. 按墙的方向可分为纵墙和横墙。纵墙指与建筑物长轴方向一致的墙(包括外纵墙和内纵墙);横墙指与建筑物短轴方向一致的墙(包括外横墙和内横墙)。习惯上外纵墙称檐墙,外横墙又称山墙。3. 按墙的受力情况可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是指不但承受自身重量,同是还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是指仅承自身重量、不承受屋顶及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墙。非承重墙也称自承重墙。建筑物中的隔墙也属于非承重墙。4. 按构成墙的材料分:砖墙、石墙、砌块墙、板材墙等。墙体的设计要求1. 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2. 满足热工要求。3. 满足隔声的要求。4. 满足防火要求5. 满足减轻自重、降低造价的要求。6. 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墙体的结构方案1. 横墙承重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