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48105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王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王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王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浸润画意语文 放飞诗意心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及反思南宁市清川小学 王玲教材简析:诗,永远是美妙的代名词,古诗更是以其深邃古朴的意境感染着我们。华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诞生的那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更是琅琅上口,韵味无穷。其中送别诗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众人,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山水,或沉醉于江湖。诗中离别依依之情跃然纸上,怎不叫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正是这样一首传唱千古的名篇,诗人李白寓情于景,倾诉着离别。原本送别之中必然会有互诉衷肠,互致珍重的话语,但诗人却惜墨如金,只寄情于江水,以水传情,更显示出开阔深远、超凡脱俗的送别意境,表达出含蓄深沉的送

2、友之情。目标预设:1、认识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走进诗句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地点的资料,读熟诗句。教学过程:一、猜字导入1.出示篆书的“送”字2.学生猜字3老师解释:这是篆书的送字,原本的的意思是指两个人打着伞送新娘出嫁的意思,后来渐渐的演变成送别的意思,字的左边读chuo,是走走停停的意思,这一路走一路停,你想起了哪一次送别?你有什么感受?二、解诗题1这是一首送别诗,题

3、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说一说你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黄鹤楼百闻不如一见,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振。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出示黄鹤楼、广陵的图片与介绍,以及黄鹤楼到广陵的路线图。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可不简单呀!三、通诗音1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

4、形,把诗句读通读顺。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孟、浩、陵、辞、唯)孟浩然: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他比李白大12岁,但两人一见而故,成为知己,让我们一起来呼呼他的名字。“广陵: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3齐读生字4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1) 随机纠正字音。(2) 怎样才把这首诗的节奏美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朗读,注意听清楚诗是怎样停顿的。(3) 出示节奏(4) 齐读四、明诗意1.品读“故人西辞黄鹤楼。”(1)李白为什么要去送孟浩然呢?这句诗中有一个词点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在这指谁?(孟浩然) (2)你了解他们之

5、间的交情吗?我向大家透露一个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小故事。简介背景资料:话说,李白年青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而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对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ppt出示)(3)这里的“辞”字,你们能给它组个词吗?(告辞、辞别)诗中的“辞”字就是告辞、告别的意思。(组词也是理解字义

6、的好方法)师:(结合简图)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大诗人李白说故人西辞?师:你知道他们分别的时间吗?(三月)诗中写“烟花三月”,2.品读“烟花三月下扬州。”(1)什么是“烟花”?(2)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想去看看吗?边看边想有哪些优美的词语可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播放江南春图配乐。你们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烟花三月?指名说(繁花似锦,杨柳如烟,五彩缤纷)哪个同学更厉害能用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指名说,教师相机导读: 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杨柳如烟,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杨柳依依,可

7、诗人仍然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3)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何其美哉!可是如今,他的好友却(4)齐读前两句诗。(5)过渡:真是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师: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呀望呀,他在望什么呀?(出示图)生:望那只船(2)“孤帆”是什么意思?(3)在唐朝胜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4)对,“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李白自然只看到孟浩然的“孤帆”。

8、(5)从这个“孤”字,你还知道了什么?小结:这小小的一个“孤”字,就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6)当时的李白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看呀看呀,一直看到远影在碧空尽。“尽”是什么的意思?(消失)。孤帆已经消失了,唯见长江天际流。唯在这里是“只”,只能看见江水滚滚东去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师: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指名读。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

9、相送。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这是柔情的相送。男女赛读。 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 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5.此时李白的心中在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那分别得画面。边看边想。播放课件。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此时,李白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用几句话写出李白的心情。 出示:故人的船已渐渐远去,李白不禁想:这深深地情,

10、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五、总结师: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一首诗就是一首歌,老师给你们推荐了一首歌曲。(播放歌曲长亭送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初读古诗时,韵味还是没有出来。有些学生读的音不准,有些学生读的不够流利,有些学生的感情不够,怎样有价值地去评价学生的朗读并加以有效地指导是我以后要着重加强的地方。二、理解诗意部分花费的时间太多。在学生借助注释读古诗之后,先问他们读懂了什么,又问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大家交流了以后又找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有些地方学生都说重复了,以至于后面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感悟诗情,以后还要注意把握好课堂上的时间。三、诗品得不够。由于前面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想象画面去品诗部分就品得不到位,对“烟花三月”、“孤帆”、“长江”等画面的理解都不是很深入,学生到最后快下课时才慢慢地有点入境。四、课堂上的评价性语言要好好练习。就像江校在评课时所说的,要专注地倾听学生,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和反馈,对有些答案要进行追问,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比如在品“孤帆”时,严以宽同学觉得这里很“独特”,但我没有及时去挖掘这里为什么“独特”,就让这种不拘一格的感觉戛然而止了,真是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