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480053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考点梳理考向一“弹簧类”模型1模型图2模型特点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1)在能量方面,由于弹簧的形变会具有弹性势能,系统的总动能将发生变化,若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2)在动量方面,系统动量守恒。(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4)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课标全国卷)如图1所示,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

2、,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度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黏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图1解析设碰后A、B和C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mv0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2mv1mv0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3m)v2Ep(2m)vmv由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Epmv答案mv (2016河北石家庄二中一模)如图2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 kg和mB3.0 k

3、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 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图2(1)物块C的质量mC;(2)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解析(1)由图知,C与A碰前速度为v19 m/s,碰后速度为v23 m/s,C与A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Cv1(mAmC)v2即mC2 kg(2)12 s时B离开墙壁,之后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守恒,且当A、C与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mAmC)v3(mAmBmC)v4(mAmC)v(mAmBmC)

4、vEp得Ep9 J答案(1)2 kg(2)9 J考向二“子弹打木块”模型1模型图2模型特点(1)当子弹和木块的速度相等时木块的速度最大,两者的相对位移(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取得极值。(2)系统的动量守恒,但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两者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当两者的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由上式可以看出,子弹的质量越小,木块的质量越大,动能损失越多。(3)根据能量守恒,系统损失的动能EkEk0,等于系统其他形式能的增加。(4)解决该类问题,既可以从动量、能量两方面解题,也可以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借助图象求解 (海南单科)一质量为2m的物体P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3所

5、示。图中ab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L;bc为一光滑斜面,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ab和bc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以大小为v0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返回后在到达a点前与物体P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图3(1)木块在ab段受到的摩擦力f;(2)木块最后距a点的距离s。解析(1)从开始到木块到达最大高度过程:由动量守恒:mv03mv1由能量守恒:mv3mvmghfL解得:f(2)木块从最大高度至与物体最终相对静止:由动量守恒:3mv13mv2由能量守恒:3mvmgh3mvfx距a点的距离:sLx解得:sLL答案(1)(2)L (2017

6、山西模拟)如图4所示,一质量m10.45 kg的平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质量m20.5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车顶的右端。一质量为m00.05 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 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最终小物块相对地面以2 m/s的速度滑离小车。已知子弹与车的作用时间极短,物块与车顶面的动摩擦因数0.8,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求:图4(1)子弹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速度的大小;(2)小车的长度L。解析(1)子弹进入小车的过程中,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v0(m0m1)v1解得v110 m/s(2)三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

7、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m1)v1(m0m1)v2m2v3解得v28 m/s由能量守恒可得(m0m1)vm2gL(m0m1)vm2v解得L2 m答案(1)10 m/s(2)2 m考向三“圆弧轨道滑块(小球)”模型1模型图2模型特点(1)最高点:m与M具有共同水平速度,且m不可能从此处离开轨道,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mv0(Mm)v共,mv(Mm)vmgh。(2)最低点:m与M分离点。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mv0mv1Mv2,mvmvMv。 (课标全国卷)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

8、,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滑下,然后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图5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物块从劈A静止滑下,到达劈A底端时,设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A的速度大小为vA,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mghmv2m1vM1vAmv设物块在劈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此时物块和劈B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得mgh(M2m)v2mv2mv(M2m)v联立式解得hh答案h (2017广东佛山模拟)在光滑水平面上静置有质量均为m的木板AB和滑块CD,木板AB上表面粗糙,动摩擦因数为,滑块CD上表面是光滑的圆弧,

9、其始端D点切线水平且在木板AB上表面内,它们紧靠在一起,如图6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质量也为m,从木板AB的右端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AB,过B点时速度为,又滑上滑块CD,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圆弧的最高点C处,求:图6(1)物块滑到B处时木板的速度vAB;(2)滑块CD圆弧的半径R。解析(1)由点A到点B,取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得mv0mvB2mvAB,则vAB(2)由点D到点C,滑块CD与物块P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则mm2mv共mgRm()2m()22mv解得R。答案(1)(2)反思总结1动力学的知识体系力学研究的是物体的受力与运动变化的关系,其知识脉络如下表:2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

10、个基本观点动力学观点、动量观点、能量观点。随堂检测1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和圆弧的轨道均光滑,如图7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水平冲向小车,当小球返回左端脱离小车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图7A小球一定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B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平抛运动C小球可能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平抛运动D小球可能做自由落体运动2(2016河北石家庄质检)如图8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木块A的质量mA1 kg,木块B的质量mB4 kg,质量为mC2 kg 的木块C置于足够长的木块B上,B、C之间用一轻弹簧相拴接并且接触面光滑。开始时B、C静止,A以v010 m/s的初速度向右

11、运动,与B碰撞后瞬间B的速度为3.5 m/s,碰撞时间极短。求:图8(1)A、B碰撞后A的速度;(2)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C的速度。3如图9所示,两半径均为R0.2 m的光滑绝缘半圆轨道PM、QN在同一竖直面内放置,两半圆轨道刚好与绝缘水平面平滑相切于M、N点,P、Q分别为两半圆轨道的最高点。水平面MF部分虚线方框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电场区域的水平宽度LMF0.2 m。带电量为q、质量为m1 kg的两滑块A、B固定于水平面上,它们不在电场区域,但A靠近F,它们之间夹有一压缩的绝缘弹簧(不连接),释放A、B后,A进入电场时已脱离弹簧。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已知Eq2

12、 N,整个装置处于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图9(1)如果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1 J,求自由释放A、B后B在Q点所受的弹力大小;(2)如果释放A、B后,要求二者只能在M、F间相碰,求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解析小球水平冲上小车,又返回左端,到离开小车的整个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相当于小球与小车发生弹性碰撞的过程。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向左做平抛运动;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做自由落体运动;如果mM,小球离开小车向右做平抛运动,所以答案应选A。答案A2.解析(1)因碰撞时间极短,A、B碰撞时,可认为C的速度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AmBvB解得vA4 m

13、/s,负号表示方向与A的初速度方向相反(2)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设此时B的速度为vB,C的速度为vC,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BvBmBvBmCvCmBvmBvB2mCv得vCvBvC m/s,方向向右答案(1)4 m/s,方向向左(2) m/s,方向向右3.解析(1)设A、B分离后获得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由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0mv1mv2由机械能守恒有Epmvmv解得v1v21 m/s由于整个装置完全失重,B在半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Q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5 N(2)由(1)可知,释放A、B后,二者获得的初速度大小相等,设为v。若A能通过电场,通过电场的最长时间为tAm,B运动到M处需要的时间tB,有tAmtB。所以,若A、B只能在M、F间相碰,则A必须在相碰前就停在M、F间。A、B初速度大小相等,要满足在电场区域相碰,则A至少应运动到MF的中点(A、B相遇在中点),至多运动到M点(A、B相遇在M点)。由动量守恒有Ep2mv2A停在M点时,由动能定理有EqLMF0mv2A停在MF中点时,同理有EqLMF0mv2两种情况对应的Ep分别为0.4 J、0.2 J故0.2 JEp0.4 J。答案(1)5 N(2)0.2 JEp0.4 J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