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97418.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473618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检索974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信息检索974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信息检索974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信息检索974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信息检索974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检索974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检索97418.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信息的定义v 1、定义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的角度对信息有不同的解释。 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有消息。v 2、信息的类型及特征v (1)可识别性 信息是可以识别的,识别又可分为直接认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认别是指通过感官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 (2)可存储性 信息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存储的。 (3)可扩充性 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扩充。 (4)可压缩性 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归纳就可使之精练,从而浓缩。 v v 2、信息的类型及特征 (5)可传递性 信息的可传递性是信息的本质等征。 (6)可转换性 信息是可以由一

2、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7)特定范围有效性 信息在特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 二、知识v 1、定义: 是人类对信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人们对事物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深化,便形成了知识。知识是信息内容的组成部分。2、知识的基本属性v 实践性v 规律性v 渗透性v 继承性v 实践性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产生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科学知识对时间有重大指导作用v 规律性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们获得知识在一个层面上揭示了事物及其运动的规律性。v 渗透性随着知识门类的增多,各种知识可以相互渗透,形成许多新的门类,形成科

3、学知识的网终结够体系。v 继承性每一次新知识的产生,既使原有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又是更新的知识产生的基础和前提。知识被记录或被物化为劳动产品后,可以世代相传和利用。三、情报v 1、概念v 情报是指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是知识的激活,是运用一定的媒体(载体),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情报是活化了的知识,即被利用的知识2、情报的基本属性v 知识性与信息性:情报必须具有实质内容,凡人们需要的各种知识或信息都可成为情报的内容。v 针对性:任何知识和信息,人们不利用、不知道其存在,就不能成为情报。情报处于运动中,是针对特定用户、特定需求提供的可利用的知识

4、和信息。v 时效性:情报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内才会产生更大效益。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的情报失去了使用价值,这样的情报也只能称之为知识或信息了。四、图书馆与文献信息1、图书馆的概念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各种文献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2、图书馆的发展: 古代近代现代3、图书馆的基本职能(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进行社会教育。(3)、收集、传递科技情报。(4)、开发智力资源。4、图书馆的类型(1)、文化系统的公共图书馆。(2)、教育系统的学校图书馆。(3)、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及科研机构图书馆。(4)、工会系统的工会图书馆。五、怎样有效利用

5、图书馆资源?v 1、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 关于信息素质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对信息素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信息素质可以概括为个体在现实需求的驱动下,能有效地发现、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它包含四个层面的含义,第一,用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即在某个时候需要了解某方面信息。第二,掌握了解主要的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及技能。第三,能够分析评价选择相关信息。第四,利用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信息素质主要表现为信息理论素养和信息的实践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内容v 2、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 同样重要的信息,有的人善于抓住,有的人却漠然视之。这是由于各

6、人的信息意识强弱不同。信息技能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意识的提高。 所谓信息意识,简单地说,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有无信息意识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而信息意识的强烈与否对能否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对文献获取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v 3、不断提高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人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创造信息等能力的综合,是信息素质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查询与获取能力、信息交流与传播能力、信息组织与整合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评价能力等,是提高信息素质关键所在。六、文献资源分类v 1、

7、什么是文献? 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纸质的图书、报刊等出版物和非纸质的录音资料(唱片、录音带、)、影像资料(科技电影、幻灯片)、缩微资料(胶卷、胶片、缩微卡片)、计算机文档等。2、文献分类v (1)、文献分类定义 v 图书馆根据一定的图书分类法,把所收集的图书资料按照它的内容性质以及所表现的形式、体裁、特点等归入最恰当的类目中去,这种有目的、有系统地将图书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就叫图书分类。 (2)、文献按加工深度分:v 零次文献: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档案v 一次文献:全文!期刊论文、图书等v 二次文献:非全文!检索工具,目录、题录、文摘,比如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搜索引擎、中文社会

8、科学引文索引v 三次文献:工具性!综述、进展报告、百科全书、手册、年鉴、辞典等(3)中图法 基本部类(5个)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哲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综合性图书 基本大类(22个)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七、信息检索的含义与实质信息检索通常是指从以

9、任何方式组成的信息集合中,查找特定用户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所需信息的方法与过程。信息检索的全过程应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 1信息标引和存储过程:对大量无序的信息资源进行标引处理,使之有序化,并按科学的方法存储,组成检索工具或检索文档,即组织检索系统的过程。 2信息的需求分析和检索过程: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利用已组织好的的检索系统,按照系统提供的方法与途径检索有关信息,即检索系统的应用过程。 信息检索的实质是将描述特定用户所需信息的提问特征,与信息存储的检索标识进行异同的比较,从中找出与提问特征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信息。例如,要查找关于“计算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方面的信息,根据信息需求的范围和深度

10、,可选择“计算机”和“农业”为第一层面的提问特征,“计算机”和“农学、园艺、林业”为第二层面的提问特征,“计算机”、“计算机应用软件、程序、设计”等名称为第三层面的提问特征八、文献检索的方法1、追溯法 是从已有的文献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着手,逐一追查原文,再从这些原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逐一检索,获得一批相关文献的方法。它是科研人员常喜欢用的一种简便的获得文献的途径。其优点是: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齐全的情况下,借助此法可较快地获得一批相关文献。但是,原文作者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有一定局限性,也不可能全部列出相关文献,有的参考文献相关性不大。这种方法的漏检和误检的可能性较高,但仍不失为一种简便的获得相

11、关文献的方法。2、常用法 也称工具法,就是利用文摘或题录等各种文献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常用法根据时间范围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3、顺查法。 以所查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由远而近地按时间顺序的查找方法。查找前要确定该课题研究的历史背景,从研究开始的年代查起,一年年或一卷卷地通过检索工具查找。这种方法比较费时,且问题发生的起始时间不容易一下子确定,但查得的文献比较齐全。4、倒查法 这是一种由近而远逆时间顺序的查找方法。从近期往远期查找,一般将注意力放在查找近期文献上。因为近期文献不仅反映了现在的研究水平,而且一般都引用、论证和概述了早期的文献资料。因此,查找时不必一年一年地查找完,只要查到

12、基本掌握所需文献就行了。与顺差法相比,倒查法比较省时省力,但有可能漏查一些。有用的文献。 5、抽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特点,抓住该课题研究发展迅速,出版文献较多的年代,抽取一段时间(几年或十几年)或一段时间内的几个点,再进行顺时查找的检索方法。使用抽查法,检索时间较少,查得文献较多,但也有漏检文献的可能,并要求检索者对课题研究的历史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和掌握。6、循环法 也称综合法、分段法或交替法,这是上述追溯法和常用法的结合。具体地说,采用这种方法查找文献时,既要利用一般检索工具书刊,又要利用文献后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分期分段地交替使用,直道获得满意的相关文献为止。它兼有常用法和追溯法的优点,可

13、得到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九、文献检索的途径1、分类途径 根据文献的内容特征,利用分类目录或分类索引查找文献的途径。分类检索途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目录大多以分类方法编排,也称为体系分类途径。体系分类索引是指利用科技文献的体系分类法所建成的索引系统。利用这一途径检索文献,首先要明确课题的学科属性、分类等级,获得相应的分类号,然后逐类查找。按分类途径检索文献便于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获得较系统的文献线索,即具有族性检索功能。它要求检索者对所用的分类体系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分类语言的特点;熟悉学科分类的方法,注意多学科课题的分类特征。2、主题途径 根据文献的主题特征,利用各类主题目录和索引进行检索的

14、途径。主题途径在我国的使用没有象分类途径那样普及。主题目录和主题索引就是将文献按表征其内容特征的主题词组织起来的索引系统。利用主题途径检索时,只要根据所选用主题词的字顺(字母顺序、音序或笔划顺序等等)找到所查主题词,就可查得相关文献。主题途径具有直观、专指、方便等特点,不必象使用分类途径那样,先考虑课题所属学科范围、确定分类号等。主题途径表征概念较为准确、灵活,不论主题多么专深都能直接表达和查找,并能满足多主题课题和交叉边缘学科检索的需要,具有特性检索的功能。3、著者途径 根据文献的外部特征,利用著者(个人或单位著者)目录和著者索引进行检索的途径。国外比较重视著者途径的利用,许多检索工具和著作都把著者索引作为最基本的辅助索引。它是按著者的姓名字顺,将有关文献排序而成。以著者为线索可以系统、连续地掌握他们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方向,同一著者的文章往往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著者途径能满足一定族性检索功能要求。已知课题相关著者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