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473487 上传时间:2024-03-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案 一、主要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增强城市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综合效劳功能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为导向,以提升产业装备技术水平、强化效劳功能、突破关键技术、开发信息资源和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大胆突破,敢于创新,探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有效路径,总结推广融合创新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更高层次、更多维度的融合渗透,推动产业高端化、管理精细化、效劳网络化,打造一批优势产业,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功能。 二、根本原那么 一先行先试,大胆

2、突破。树立新观念,开拓新思路,探索新做法,加强部门协同、政企协同、产学研协同,着力破除制约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观念桎梏,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建良好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软环境。 二融合创新,提升优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催化器作用,全面推进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管理决策、供给链和效劳等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提高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增强供给链协同和效劳,提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视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指引和公共效劳,创造良好的融合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调动企业作为投资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3、的有效机制,促进社会资源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内生动力。 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集中有限资源,优先突破数控装备、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物联网络和嵌入式软件等关键领域,打造融合引擎,形成支撑和带动作用。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全局性,统筹推进信息化在各领域的融合发展,根据行业和地域特色,分类指导,以点带面,培植特色,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至2022年,有效转变资源扩张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企业运作方式,推动自主创新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根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信息资源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奉献显著提高,构建产业高

4、端化、集聚化、集约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成为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示范市。 具体目标为: 一产品和效劳信息技术含量显著提高。汽车、船舶、机床等电子信息化率达35,消费电子产品的电子信息化率超过65,中高端数控系统国内领先,信息化效劳手段成为企业效劳的主流模式。 二企业全流程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企业信息化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和效劳等一体化集成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高。70%的大中型企业进入集成应用阶段,中小企业互联网普及率超过80%、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50%。 三信息技术对节能、降耗、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作用显著。节能电子信

5、息技术广泛应用,石化、钢铁等行业重点耗能企业普遍建立在线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控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应用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5%,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5%,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有效缓解。 四行业资源整合和效劳能力显著增强。整合行业资源,依托创新型效劳企业,建成一批面向行业的网络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和供给链效劳平台,建设一批面向行业和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信息效劳和电子商务平台。 四、主要内容 一着力推进三大领域渗透融合。 1.改造提升重点优势制造业,做强“x制造。 1汽车、船舶制造业。大力应用全数字化建模、三维数字化设计、数字测控、工业机器人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提高产品设计、制造和测试水平,实现装配生产线

6、的数字化、集约化和自动化。推广柔性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发展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利用产业国际化、标准化和订单化生产的特点,发展对接国际、整合产业链的供给链系统,推动产业链融入国际供给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以汽车电子、船舶电子为重点,发展发动机电子控制、传动和行驶电子控制、电子导航、安全报警及检测等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电子产品在整机中的比例。 2装备、电气机械产业。大力发展装备电子、软件、现场总线、数字测控技术和模糊控制等先进技术,推动装备制造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大型装备整体技术水平。重点研发高档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智能仪表、高压变频调速系统、虚拟仪器、光电检测设备等

7、信息技术含量高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共性信息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水平和自有知识产权比重,提高成套设备集成能力。提高装备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和网络化水平,应对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满足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等新的生产模式要求。加快推进信息技术、自动化、现代管理与制造技术的融合,推动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带动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钢铁、石化和造纸行业。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集成制造和敏捷制造等技术,开发利用生产和工艺信息资源,建立专家系统,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实现精益高效生产。以龙头骨干企业的企

8、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为根底,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建设协同化、产供销一体化的供给链平台。强化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企业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预警和自动控制,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促进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 4医药行业。大力利用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技术推动医药产品创新,综合运用化学、生物信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对新产品进行分析筛选,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研发。加快中医药产品标准化和生产标准化,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行业信息化管理根底。建设医药企业原材料生产、采购、药品生产、物流、销售全过程信息化监控管理体系,构建区域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5纺织服装和皮革行业。以设计数字化和管理信息化为核心,发

9、展虚拟化、数字化在线设计平台,开发建设设计资源库,提升企业创意设计能力,发展网络制造模式,推动向时尚产业转变。推动服装、皮革行业电子商务营销平台与生产设计平台无缝连接,发展信息交流、三维展示、交易支付和知识产权保护于一体的专业性展示交易平台。 2.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活“x创造。 1电子信息制造业。加快发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产业,实施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和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重点加强嵌入式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音视频芯片和通信芯片等集成电路设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原始设计创新能力。加强资源整合能力,着力推进产业链分工和集群发展,加快产业高端化发展。着

10、力推进三网融合,发展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3c融合为核心的数字家庭产业,牵头制订一批国家标准,聚集一批国家和国际标准产业化项目,构建数字家庭“专利池,促进数字视听产品升级,加快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建设。 2软件和信息效劳业。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等软件,加快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效劳外包业发展。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建设一批经济领域的行业性、综合性海量信息资源库,发展网上咨询效劳,拓展网上信息效劳市场。推动电信、广电网和互联网等三网业务融合,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宽带无线移动网等的新兴增值效劳产业,优先发展在线

11、软件、在线咨询、在线设计等创新型信息效劳,培育一批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信息效劳骨干企业和品牌。加快推进国家移动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建设区域性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广在线支付等移动电子商务应用。 3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技术,提高新材料研发能力。突出发展半导体照明、光伏电池、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等新兴产业,加快半导体照明、薄膜太阳能、背光源等技术产业化,发展绿色能源和节能产品。加快生物信息、生物芯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提高新药研制能力。 3.融合创新效劳业,做大“x效劳。 1物流业。围绕物流资源和物

12、流环节整合,完善物流信息编码、单证、信息交换和接口标准,推进物流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大力推进卫星导航技术、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is和射频识别rfid等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的融合渗透,构建与制造产业链各环节衔接、配置优化的物流供给链体系,提高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一体化水平。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效劳业的支撑水平。继续完善x电子口岸大通关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南方国际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整体效率。 2金融保险业。建立金融保险预测、预警和监管信息系统,完善金融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积极开发电子商务衍生新型金融产品,发展网上保险、网上证券、网上信贷、网上基

13、金、网上理财等在线金融效劳,推动金融创新。继续推广应用现代化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等支付系统,发挥这些系统在满足企业和居民日常支付需求的积极作用;推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和创新,推广农民工银行卡、公务卡,扩大银联卡国际网络,鼓励网络支付、 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领域的创新,改善电子支付环境,提高支付效劳效率。建设安全度高、信用好的跨行、跨区域第三方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培育在线支付效劳品牌,打造电子商务区域交易支付中心。 3商贸会展业。以现代百货和连锁业为主体,广泛应用供给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和决策支持系统,推动企业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依托品牌优势,培育网上百货和网上连锁市场,

14、增强地域辐射力。加快推进皮革皮具、珠宝、服装、玩具礼品等专业市场信息化建设,发展“前店后厂型网上商务平台,整合联动产品设计、生产链条,加快产品创新和市场反响速度,延伸产业链,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大宗原材料、工业产品和可标准化农产品,建设大宗货物的电子交易市场,构筑新型电子交易体系,积极推进商品交付标准化、交易透明化和监管标准化。优先建设金属、石油、塑料、煤炭、粮食、建材等电子交易中心,积极发展化工、纸品、电子元器件、花卉、装备等网上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大型展会宣传推广、注册、商务、票务、旅行、展位等“一站式网上效劳,积极利用三维模拟、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发展网上展会和网上交易会。 4新兴衍生产

15、业。通过信息化与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业、商贸业等的融合,大力发展汽车电子、船舶电子、装备电子、医疗电子、商贸电子等新兴电子产业。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契机,推动制造业效劳化转变,推动电子商务效劳、物流信息效劳、研发设计效劳、行业咨询信息效劳等衍生产业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提高产业支撑效劳能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组织实施八大重点工程。 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加快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全面提升产业效率,创新运作模式,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集聚化。 1.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重大专项工程。 实施平板显示、现代信息效劳、数字家庭、集成电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重大专项,大力发展液晶显示、移动通信、软件和信息效劳等高增长产业,突破发展集成电路等战略产业,加速培育数字家庭、移动互联网、半导体照明等高潜力产业,着力发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现代信息效劳等现代信息产业,培育信息效劳新模式新业态。 2.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技改提升工程。 围绕汽车、石化、电子、装备、船舶、钢铁和医药等重点产业,组织实施传统工业数字化技改提升工程,重点利用信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