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通 俗 音 乐 走进 来.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47265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 通 俗 音 乐 走进 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让 通 俗 音 乐 走进 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让 通 俗 音 乐 走进 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让 通 俗 音 乐 走进 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让 通 俗 音 乐 走进 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 通 俗 音 乐 走进 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 通 俗 音 乐 走进 来.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 通 俗 音 乐 走 进 我 们 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思维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一想法,在这个阶段中的孩子很自我而且非常依靠自己的感觉来分析事情,不象小一些的学生那样,老师说什么讲什么他们都不加分析和评价的全部接受,而高中生就不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他们不喜欢没兴趣的他们就不接受,这也非常明显的体现在学习上,我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叫王磊,平时他上音乐课是不是睡觉就是和其他同学说话,我总是严厉的训斥他这种行为,却没有问过他为什么这么不愿意上音乐课,在我的严重他就是个一无事处的差生,可在一次音乐期末考核中我对王磊同学大大改变了看法,可以说是对他刮目相

2、看。那次考核我是让学生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特长,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那天我一进入王磊所在的班级就大吃一惊,他们把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型晚会的现场很有气氛,我向同学打听才知道这一切的想法都是王磊想出来的,他还从家里带来了电子琴和吉他,在这次展示中全班同学唱的全是通俗歌曲,有周杰伦、王力宏、蔡依林等,王磊是全班最活跃的一个,一会儿自己吉他弹唱,一会儿用电子琴为同为们伴奏,尽情展示着自己的音乐才华。课后我找到他问:“你喜欢音乐吗?”他不加思索的回答:“喜欢呀,非常喜欢,我课余时间还单独找老师学习呢!”我说:“那你为什么每次上音乐课都不好好听讲呢?”他说:“我不喜欢古典音乐,您如果讲些通俗音乐方面的知识

3、我一定认真听,咱们班的同学都这么说。都希望你讲些通俗音乐,这样我们会真正的有兴趣的。”这让我明白了,原来那些听讲的学生也只是在硬着头皮听课,只是不想让老师训斥而已,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有兴趣听,这件事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随着我国文化事业迅猛发展,通俗音乐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起来,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们边走边唱着“F4”、阿杜、周杰伦、刘欢等演唱的歌曲,出现追求流行音乐的现象,有的学生还成为他们的“追星族”,而有的同学还对我说:“老师,您能教点课外的歌曲吗?”这祈求的语气意味着同学们对通俗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音乐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还得

4、由课本延伸出来,以社会发展为背景,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通俗音乐有机地渗透到课堂中来。那么为什么把通俗音乐引进来?什么样的通俗音乐能引进来?怎样把通俗音乐引进课堂?这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深思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看法: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传统音乐教材以音乐知识为中心,大多数是艺术歌曲和内涵较深的古典乐曲,几乎没有涉及到通俗音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音乐情境感受。仅仅学习课本中的内容,学生感觉枯燥,兴趣不高,甚至有的学生有厌学情绪,传统音乐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把通俗音乐引进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5、,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给我们音乐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大多数教师主要接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没有学习通俗唱法,更没有认真仔细地研究通俗音乐。有的教师认为通俗音乐艺术性不强,演唱方法简单且不规范,在教学中不提倡通俗音乐,甚至有的教师鄙视流行音乐,坚决不允许学生唱流行歌曲,不准他们进入课堂。这种以教师为口令的教育严禁通俗音乐在学校传播,制郁着学校音乐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民族、美声两种唱法,单纯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技能,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整个课堂只是老师在“唱”。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学生参与,没有学生实践活动,因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情感体验,没有体

6、现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这种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沉闷,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改的发展,教师需要更新观念,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将优秀的通俗音乐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课堂中,学生受到音乐艺术的陶冶,触动他们的心灵,激发表演激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适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音乐艺术不断繁荣,通俗音乐演唱和表演形式日趋多样化、大众化,逐渐成熟并显示出它的魅力。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民族音乐上,通俗音乐也存在适合中学音乐课堂的因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1、这里所谓的通俗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摇滚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

7、白表达情感,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如:歌曲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祝你平安、永远是朋友等歌曲反映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唱出了同学们的心声,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2、通俗歌曲音域窄,旋律简单,易传唱。通俗唱法以青少年为中心,真声为主,比较简单,容易学,一些几个月就可以登台演唱,不必追求民族、美声那样高难度的演唱技巧,为同学们学习歌唱提供了捷径可走,演唱歌曲指明了方向,是学生首选的演唱方法。3、通俗音乐风格多种多样,如:轻柔自然的、说唱叙事的、民谣风格的、高亢有力的、进行曲式的等。为同学们学习音乐、追求个性的音乐风格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为表现音乐提供了平台,从而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最

8、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表现和创造音乐。4、通俗音乐娱乐性强。将有益于学生的通俗音乐引入课堂,能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旋律感和律动感,学生从经常的表演实践中获得表演经验。通俗音乐发展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通俗音乐都适合学生,将通俗音乐有机的渗透到我们音乐课堂中,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几点:1、通俗音乐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适应身心健康发展,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如:愚公移山、父亲、大中国、永远是朋友、一封家书、从头再来等。让同学们从音乐中体验情感,生活中增进友谊,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与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树立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的远

9、大抱负。2、通俗音乐教学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音乐认识发展水平。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日趋成熟,他们对音乐感觉、感知、思维、情感逐渐形成。音乐教学应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歌曲,适应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朋友、红旗飘飘、中学时代、母亲等。而不是个别同学唱的单身情歌、知心爱人、纤夫的爱等歌曲,他们过早的将“情”“爱”挂在嘴边,把蒙胧的爱意散发出来,与学习混为一谈,必将会影响自己的学业,甚至误了自己的前程。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法国费提斯说:“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这揭示出音乐艺术性的本质。在教学中让学生从音乐中领悟艺术,从艺术中领悟音乐。通过理解音乐,培养学生有高尚的情操

10、,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获得艺术享受,从中受到启发。例如:刘欢深情演唱的从头再来是一首反映工人下岗后重新振作起来,希望人们努力工作;教师分析当前的就业问题,社会需要以知识、技能和创新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教育学生把握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新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例如:欣赏青藏高原,高亢嘹亮的唱腔,“呀啦索”给人们听觉上的美感,仿佛把学生带到纯净、圣洁的雪域高原,看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长调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期盼和无限眷恋。因此,音乐课中的通俗音乐应具有审美因素,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美。通俗音乐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还是以回避或排斥的态度,那么音乐教育将是一轮残缺的月,永远都不会圆。因此,让通俗音乐走进我们的课堂和校园,势在必行。在此,我希望同各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共同探讨新课程,尽自己的一份力。 汇 文 中 学 董 珊2006.6.13 教 学 叙 事 让 通 俗 音 乐 走 进 我 们单 位:汇文中学姓 名: 董 珊 电 话:133320897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