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45983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全面)班级: 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20分)1、水变成水蒸气后,_会大大增加。2、按照不同的运动路线给物体的运动形式分类可以分为_和_。3、在车辆的车轮与轴之间都安装了_轴承。4、空气被压缩后,体积会_,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_,例如气球、轮胎、篮球、游泳圈等。5、风向指的是_的方向,北风是指_吹来的风。6、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是_。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其次是_。8、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物体选定的_有关。9、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有很大区别,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_。10、由于_存

2、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所以尽量不要燃放。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沸腾实验时,我们看到的气泡变化图是( )。ABC2、以下哪种动物冬天会冬眠( )。A角马B大雁C刺猬3、在观察不明物体时,不能使用的方法是( )。A用舌头尝B用鼻子闻C用眼睛看4、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回归线B赤道C极圈5、云的形成与( )无关。A小水滴B小冰晶C小沙粒6、取一块冰,融化后它的质量( )。A变大B不变C变小7、测降水量时,应把雨量器放在( )。A屋檐下B大树下C没有遮挡的空地上8、救生圈可以帮助不会游泳的人浮在水面上,是因为( )。A空气有一定的体积 B空气比水轻 C空气能流动9、下列

3、哪种水不是地下水形成的?( )。A泉水B井水C雨水10、下列固体,经过处理之后,不是固体的是( )。A剪碎的纸B切碎的蜡C融化的冰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_)2、所有动物都必须通过雌、雄交配,才会繁殖出新后代。(_)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_)4、拨动的钢尺、压下弹起的弹簧和荡起的秋千三者的运动形式完全不同。(_)5、沾有水珠的桑叶可以直接给蚕宝宝吃。(_)6、速度的单位是米。(_)7、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运动时,可能只有方位发生变化,距离不变。(_)8、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_)9、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4、,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_)10、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_)四、连线题。(共10分)1、将植物与适合生长的土壤类型用线连起来。仙人掌 壤 土 花生蚕豆 沙质土小麦水稻荷花 黏质土五、图形题。(共12分)1、请注明蚂蚁的触角、头、胸、腹、足。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为什么在杯底扎一个小洞,杯子就被水浸湿了呢?_2、我们在分离食盐和沙的过程中,水起到了什么作用?_3、请你比较一下橡皮泥的变化和水的变化的区别。_七、 我知道的固体有_、_、_等。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体积2、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3、滚珠4、缩小 弹性 5、风吹来 从北向南6、北京时间7

5、、氮气 氧气 8、参照物9、变态10、孔明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C3、A4、B5、C6、B7、C8、B9、C10、C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图形题。(共12分)1、六、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空气都沿着小洞跑了出去,杯子里没有空气占据,所以水进了来,杯子就被水浸湿了。2、水能溶解食盐,但不能溶解沙,起到了分离的作用。3、橡皮泥的变化是形态的变化。本质没有改变,依然是像皮泥;水的变化是状态的变化,水会变成冰或者水蒸气,三者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七、 我知道的固体有_、_、_等。1、石头 桌子 椅子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