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45848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英才个人事迹材料五篇 【篇一】 说起“*”,就不得不提到其创始人现任*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省兴辽英才计划创业领军人才”“*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荣誉等身却没有让他有丝毫的懈怠,反而更加激励他刻苦奋斗,带领企业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如今的“*”如同一辆开足马力的快艇,奔驰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又像一辆风驰电掣的跑车,飞驰在*转型振兴、奔向小康的快车道上。 回首来路,*一步一个脚印带领企业艰辛走过。198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本科液压传动专业,同年月被分配到*市液压件厂。凭借自己扎实的技术本领和知人善

2、任的管理才干,*先后担任液压件厂的副厂长和研究所所长等职务。身居液压企业高层,亲临行业技术前沿,更能直接触碰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脉动。于是,*凭着自己的直觉和对行业的敏感,决心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应运而生。 作为企业领路人,*以技术创新为先导,面向市场,不断研究开发新产品,凭借独特的创业理念、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精专的产品技术,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工作。经过多年的摔打和磨练,“*”已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国际化技术研发团队。*带领企业紧跟汽车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已形成降噪隔热及轻量化类产品,电泵、电机及机械泵类产品,电控、汽车电子类等产品体系,广泛服务于国内外重要整机

3、厂商。同时,公司还不断丰富产品线,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能源产品领域。目前,企业已成为中国少数集汽车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整合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系统综合提供商。 在不断提升企业“内力”的同时,*更是把企业战略提升至全球格局进行思考,他带领公司积极聚焦国际战略市场,夯实全球运营基础,构建国际化体系与能力,进一步加快多元化、国际化生产布局。目前已初步建立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的全球销售研发网络,打造转向,传动、制动、智能辅助驾驶等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供应平台,公司业务已遍及全球1个国家,并分别在北美、欧洲及亚洲设有研发中心,为公司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关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的掌舵之

4、下,企业始终坚持“专注汽车”的业务发展指导思想,在巩固现有产品的行业竞争力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汽车行业“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趋势,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积极展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的布局,努力实现技术和产品的系统化组合,实现产品延伸方向多样化,提升公司内生增长动力。同时,*希望企业在巩固和提高在国内相关汽车零部件领域优势地位的基础上,通过”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产品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提供商和主机厂商的粘合度,进而巩固和提高公司在相关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优势地位,加快国际化步伐,通过国际客户拓展、产品出口、生产研发布局、海外并购等途径,把公司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汽车零部件企业。 一

5、路走来,高歌猛进。行远必自迩,方可步履坚实。行稳致远,*如此,“*”亦如此。 【篇二】 连续几个月不间断的工作,多时一天要开七、八个会议,这就是*(*)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的工作状态。多年来,他带领生产团队、研发团队、工程及设备团队密切配合,实现上百个新项目的成功生产转化,企业在*年至*年业绩年均增长超过0。 *出生于*省,*年毕业于*大学,然后进入*(*)药业有限公司工作。在9年的工作中,他先后在科研生产、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担任研发部实验助理、项目组长、生产部工艺工程师、产品经理、车间经理等职。*年,“*化工”引进人才,有着丰富研究、生产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加入企业,

6、担任副总经理。就这样,来到*,开始了新的工作,一干就是11年。 *刚加入企业时,“*化工”还是一家小型国际化公司,主要从事高技术含量的有机含氟医药中间体、含氟电子化学品、农药中间体及特殊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他发挥自己在跨国公司积累的管理经验,系统推行生产作业计划管理、生产统计管理等,陆续实施了项目的周报告、月盘点和生产总结等相关制度,不断推行和完善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逐步改变了以往的粗犷型管理,使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客户的认可度。 如今,企业员工已经增加到500多人,经营服务理念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完成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客户各种定制化需求为中心的工作重心转移,企业正在以崭新形象展

7、现在用户面前。公司因此多次获得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外贸出口先进企业”“税收贡献先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年,企业产值首次突破4亿元。 *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生产。他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听取员工建议,把研发和实际相结合。在*的带领下,企业实现了新产品研发转换项目上百个,其中有1项获得*市第二届科学技术应用成果二等奖,项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获得*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通过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还与他人合作完成了7项发明专利,已授权4项。另外,*在化工工业类核心期刊如当代化工等发表了5篇学术论文,这些成果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还为氟化工行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

8、贡献。 *年,*计划继续带领团队将业绩提升30%,但突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面对疫情防控,他首先想到的是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积极与企业高层沟通协调,花费50多万元购买了大量防疫物资捐献给相关部门。 在组织员工安全复工复产工作上,*加强生产安全,注重产品质量,尽快恢复最大产能。他告诉记者:“月份的产值已经超过去年同期,我们有信心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今年除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外,*还将在安全环保治理、研发分析检验设备及新生产线投建设上带领企业投入更多精力,力求进一步提高安全环保保障能力、研发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生产自动化能力,让企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篇三】 他喜欢不断雕

9、琢自己的产品,享受着产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他对细节有很高要求,在打造精品中追求极致的完美。他就是*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出生于*县,毕业于哈尔滨科技大学,1997年进入*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研究所工作。进入工作岗位后,他面对的第一个技术攻关就是研制“可捞式压裂桥塞”。“那时候使用的多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贵不说,售后也不方便。”*边回忆边告诉记者。为了能够啃下这个“硬骨头”,*多次到油田实地考察桥塞的使用情况,不分昼夜啃读上百万字的国内外相关资料,虚心向行业前辈请教。功夫不忘初心人,经过几十次实验和改造,*终于研制出了“可捞式压裂桥塞”。产品组装完后,主动参与油井实验,三天三夜

10、没有离开采油现场,饿了啃一口干面包,困了在车上打个盹,一直到实验成功。 1997年市场调研、199年实验成功,*年大批量生产,*用3年多的时间,将可捞式压裂桥塞的费用压至原来的十分之一,每台万元。这个价格及毫不逊色的设备性能,让他们研制的“可捞式压裂桥塞”成为国内各大油田的首选。如今,他们研制的“可捞式压裂桥塞”仍是国内油田选层压裂及封堵底水的主力工具,每年的销售量都在300至5000台,逐步取代了原来从外国进口的产品。 多年来,*用执著与热爱,诠释着工匠精神。年冬天,*带着新研制的“螺杆泵采油机”到大庆油田实验。“当时天气寒冷,气温在零下0多度,在毫无遮挡的空田地里,寒风刮起来像小刀子一样,

11、手脚冻得很快就失去知觉。由于天气寒冷,一个密封圈失效,设备被冻上了,不换件就会损坏机器,那损失可就大了。”*讲述着当时的情景。技术人员带去的工具打不开螺杆泵,到附近小镇请来电焊工,用喷灯化开冰,换上密封件,实验持续到晚上9点多。虽然精疲力尽,但“螺杆泵采油机”实验最终成功了。它解决了采油机的一些弊端,大大降低了成本。“螺杆泵采油机”代替“磕头机”采油,被石油界专家认定是采油技术上的一次革命。 年,*主持研发的“水平裸眼井分段压裂技术”首次在吉林油田做井下现场实验。项目组4人轮流在钻井台上监测设备运行。“最难熬的是早上两三点钟的时候,太累了,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感觉能把人冻成冰块。”*回忆道。在这样

12、的环境中,*和团队奋战了6天,“水平裸眼井分段压裂技术”的运用取得了成功。这项技术应用后,作业井单位时间采油量是同一区域直井的倍左右,是未采用该技术的水平井的7倍左右。*告诉记者:“这项技术以前一直是国外垄断的状态。设备加服务费用约1500万元人民币,而我们来做,不超过150万元人民币” 20多年里,*先后主持、参与设计开发了100多种规格的产品,个人获国家专利4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0项;主持开发的“水平井裸眼井一体化管柱”获得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节能抽油机”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研发的产品7次获得省优秀新产品奖、两次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 *潜心于基础理论研究,个人也获得了省劳动模范

13、、*省职工十大创新能手、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诸多荣誉,但他并没有停止脚步。他坦言,“作为匠人要用产品说话,自己要更加努力,守住匠心,做出更大业绩。” 【篇四】 蓝天、白云、牛场,近千头黄牛正在悠闲进食,几辆重型卡车也装满了牛准备出发,*正与来自*的几位老客户交谈。这是记者在*县*乡镇*黄牛交易中心采访*时见到的一幕。 身材魁梧的*骨子里透出一股北方汉子的憨厚朴实。在他人眼中,他是一个人品好、做事雷厉风行、对人又像“邻家大哥”一样的热心人。他白手起家,勤劳务实,从小规模养牛逐步成长为带领贫困户脱贫的致富带头人,在辽蒙边界地区是远近闻名的“牛人”。 在养牛之前,*为了养家糊口曾当过矿工,当过代课教

14、师,但都没有过上富裕的日子,还欠下了外债。经过仔细思量,他决定走养牛致富的道路。不甘贫穷的*在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的帮助下,借到帮扶贷款5万元,从10头牛开始养起,迈出了脱贫的第一步。*年,*盖起了肉牛养殖场,扩大了养殖规模,并成立了*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生意也做到了*、*、*、贵州等地。 全国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后,*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帮助乡亲们建牛舍、无偿传授养殖技术。“做人不能忘本,当初我创业时,乡里乡亲没少帮助我,现在咱过上好日子,可不能忘了大家,在致富路上要给大家带好头。”*告诉记者。于是,*结合精准扶贫好政策,在镇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创新实施了“合作社+银

15、行+农户”的脱贫模式,用合作社和肉牛基地为贫困户担保,开展肉牛养殖。目前,*乡镇由他带动进行肉牛养殖的贫困户有40户,他还在后新秋镇、*台镇分别带动了200户贫困户,在葫芦岛南票带动了0户贫困户养牛。 很多贫困户没有买牛经验、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就帮着他们选择品种好、体质健康的幼牛,然后统一安排,保证所有贫困户养的牛在喂养,管理、防疫等方面实现统一标准,极大保证贫困户的养殖效率和肉牛的品质。肉牛出栏后,他还帮助贫困户联系销售渠道,实现了贫困户肉牛养殖从养到销全程无忧。 *还是个热心肠。他为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国忠担保贷款2万元,并个人垫付现金7万元帮助他家养牛,短短3个月,徐国忠家就实现增收2万余元,缓解了燃眉之急。 在养殖过程中,*还经常走进乡亲们的牛栏里,现场教授养牛技术。他传授的很多养殖方法和经验技术通俗易懂,容易上手,给贫困户树立了信心。*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让贫困户的干劲越来越足。 去年1月,*建设的*黄牛交易中心在*乡镇北甸子村正式营业,吸引了山西、*、*、*等外地客商云集于此。他与山西平遥牛肉集团、河南白象集团、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