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44905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活动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把握中心句的特点与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3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精美语言;同时加强语言训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体特征,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2引导学生把握本文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把握中心句的特点与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3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精美语言;同时加强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水平。 4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与习惯的习得与养成,如圈画、点评、比较阅读等方法;积累一定的

2、语言素材。【教学重点】目标1、2、3。【教学难点】目标2、3。【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让学生自行分成若干小组,选择完成下列任务(可一组多选):1“走近叶圣陶”:搜集、整理有关作者叶圣陶的资料,制作成PPT准备课堂上演示,播放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左右。目的是让大家大致了解作者作为文学家、教育家的历史地位、思想价值与人格魅力,增加一定的文化积淀。 2“苏州园林面面观”:搜集、整理苏州园林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视频均可,尤其欢迎游览过苏州园林的学生将自己或家人亲自拍摄的风景照、纪念照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并制作成PPT准备在课上展示,播放时间也在一分钟左右。 3“美文美读”:为朗读课文寻找合适的配乐,并

3、作好朗读准备。 二、课上活动 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近作者增加积累 请“走近叶圣陶”小组播放有关作者的PPT图文资料。本文虽是当作说明文来教,但此版教材里叶圣陶选文仅此一篇,应就此机会让学生增进对作者的了解。教师要及时点评、强调其中有价值的信息。 活动二:观赏风景表达感受 请“苏州园林面面观”小组播放有关苏州园林的PPT风景图片资料,然后请大家说说“观后感”。若有学生游览过苏州园林,可请其结合亲身感受来谈。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主观感受(“美”感为主),要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与课文学习紧密相关的亮点,及时点拨、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活动三: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紧接上一活动环节,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

4、作者是在哪一段、用其中哪一句话概括了苏州园林总的特色?看谁的“火眼金睛”特别厉害,发现得又快又准。 教师要激发、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快速找出全文中心句,即说明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句子“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教师及时点拨。如: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如果提炼这一句的中心词,你们认为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完美的图画、图画、完美,均可。)如果用一个字表达呢?(美。)这种美用作者的话说是一种什么美?(图画美、“如在画图中”的美。) 活动四:读文填表理清顺序 1苏州园林这种“如在画图中”的美是怎样创造表现出来的呢?看看作者在总说之后是怎样分项说明的

5、,请大家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从第3到第9段中每一段的中心句;若无中心句的用简要文字概括之。 2请以小组为单位,将下列各段中心句或中心意思讨论填入以下表格(投影),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3各组完成后派代表投影展示表格,并作简要说明。此环节更关注学生活动的“生成性”因素。教师要及时评价、相机点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先总后分的说明顺序,以及段落或语句之间或并列、或主次、或因果等逻辑关系,并进行适当的方法技能指导,同时强化语言与思维训练。第二课时活动五:修饰标题述说理由请学生回顾本文内容,在课文标题前加一修饰语,即用“ 的苏州园林”为题,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苏州园林,并结合课文陈述理由。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6、,教师即时点评,目的是考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对课文词句能学以致用、表述出色者应及时予以表扬。如采用课文中选用的修饰语:“如在画图中”、“充满画意”、“别具匠心”、“自出心裁”、富有“自然之趣”、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入画”、“使游览者感到无限欢悦”、“着眼在画意”等等。活动六:抢答词语积累语汇1请学生合上课本,根据课件逐一所示的词语释义内容,快速抢答出该词,要求所说词语均出自课文苏州园林。 2说出另一个与该词意思类似的词语(不求答案统一,相关即可)。如: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自出心裁

7、别出心裁) 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胸中有丘壑胸有成竹) 指随声附和,文中指不该相同而相同。(雷同相同、亦步亦趋、因袭) 活动七:争做导游巧作解说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先讨论然后推举代表发言:假如你是一名苏州园林导游,我们在座的乃是慕名而来游览苏州园林的游客,大家请你把最能表现苏州园林图画美的一个方面作个介绍,你想对游客说些什么呢?请选取课文的某一段或段中某部分内容,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请大家都来过把“导游瘾”吧!鼓励学生大胆创设、表达,尤其肯定其中有创意的回答。教师特需“慧眼”与“聪耳”去感受、发现“导游”中既立足文本、又富有个性风采的精彩解说。 活动八:美文

8、美读 对话赏析 1还未到苏州实地游览,苏州园林就让我们感到如此美不胜收,除了感谢刚才各位“导游”妙语解说之外,当然更要感谢叶圣陶这位大家为我们写就的这篇美文。下面请“美文美读”小组为我们进行配乐朗诵,请同学们用心听读课文,认真品味语言的妙处所在,并随手圈画出感觉特别精妙之处。 2读出自己最欣赏的一处来,并说说欣赏的理由,师生对话、赏析。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语体风格等方面来赏析本文语言准确、严密而又生动等特点。 这也是一个开放式、生成性为主的教学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性、个性化特点,重点处或疑难、障碍处,教师须巧作点拨。最后可小结:本文是一篇文质兼

9、美的典范说明之作,将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与准确、严密而又不失生动的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 活动九:拓展阅读强化内功 快速阅读美丽的苏州园林(上海S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一学期教材P49),完成以下思考题并填表(投影表格): 1这也是一篇写苏州园林的说明文,它写了哪几处地方?各处的特色又是什么?完成下表(有几处写几处):2本文跟叶圣陶写的苏州园林相比,在说明的内容和顺序方面有什么不同?完成下表:三、课后活动以下活动可选其一,也可均选;以小组分工合作形式完成或个人独立完成均可。 活动一:“我为课文配插图” 通过互联网查找、收集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给课文第39段文字分别配上合适的插图,使之成为一篇图

10、文并茂的“新版苏州园林”,并将它制作成网页发表在校园网上。 活动二:“寻访上海的园林” 通过互联网以及实地游访,查找、收集与上海有关的园林资料,制作成PPT在校园网发表;鼓励部分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模仿苏州园林写一篇上海园林,发表在校园网以及学校周报上。 【点评】 这是一个新颖、充实、完善而富有创意的“活动式”教学设计,有诸多方面可以借鉴。 语文“活动式”教学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方式,来构建语文教学的操作平台,实施语文的全程教学;强调教学“活动场”的培育,使教学空间、语境空间、心理空间三者合一和谐开放互为作用,形成良好的“活动场”效应,即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与建立平等、民

11、主、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创造性地并可持续地发展。本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活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即围绕着苏州园林这篇经典课文,在充分研究其活动资源、学生的活动心性以及媒体所具有的辅助度量的基础上,考虑多种活动类型、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的设计。例如词语积累等陈述性知识类的,采用可调动学生兴趣的如抢答的形式,课文理解、朗读、语言赏析等程序性知识类的,则主要采用分步研读、配乐朗诵、角色转换、表格辅助等多种活动形式。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大活动板块,每一板块由若干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活动与活动环节构成。如“课中”板块第二课时分为“修饰标题述说理由”、“抢答词语积累

12、语汇”、“美文美读 对话赏析”、“争做导游巧作解说”几项活动,其中“美文美读 对话赏析”活动又包括配乐朗诵、语言赏析两个环节,而每一活动、每一环节尽量践行“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化”思想,活动内容围绕“动”字做文章,坚持“活”的方针,力求活动的参与程度高、思维程度深、探究空间大、创意机会多、实践收益广。 诚如华中师大语文教学法专家陈菊先教授的评价所言:“活动式教学实验的教学过程具有累积性和动态生成性特点,这一教学过程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种教学过程要求用生成性思维设计,使教学空间成为现实语境空间,呈现出教学过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陈菊先过程关系创造语文活动式教学实验研究)这里的“生成性思维设计”、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乃指明了“活动式”教学“活”的本质特点。基于此,语文“活动式”教学实施策略包括建构、调控、拓展三个阶段与研、设、激、放、扶、迁六个节点,其中第二阶段“调控”包括激、放、扶,即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动”的预设基础上,要“活”得到位:充分发挥教学机智,高度关注活动中生成性因素,进行灵活有效的课堂“调控”,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理想的活动“场效应”,从而切实体现“活动式”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为核心”,“以学生主体语文实践能力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宗旨,促进学生真正主动、全面、创造性地并可持续地发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