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48706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良华:生命课堂与兴发教学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今天这样一个的场面很特别,特殊,刚才主持人也说了,全国这样的聚会大概是第一个,很少有像这样一个聚会,家庭式的,完全是家庭式的。就是一个有一点点类似于宗教情怀的某种信念的,组织大家聚在一起。应刘铁芳教授的邀请,和大家谈谈我所理解的生命课堂和兴发教学。 为什么要谈兴发教学,那是因为现在需要重新面对学生,中国的教学改革,在我看来,比较迫切的问题是需要从教师怎么教转向研究学生的情感和是怎样的人。我的建议是不要再折腾老师,不要再琢磨老师,我们的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师,尤其是中小学校长,最需要做的事情是研究学生和儿童,顺便研究老师。因为老师和学生,在人这个意义

2、上,它是相同的,但重点是研究学生。所以中国教学改革到今天,是应该有一些比较大的变化。我再重申,虽然课堂教学理念需要关注的是老师和学生,但是中国教学改革走了那么长的路,严重的问题是我们一直盯着老师,盯着教学方法与技巧和技术,我们几乎忘记了学生。生命课堂是让师生双方的生命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今天是想讲,鉴于以往的忘记、懈怠,我们今天要关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研究学生。 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他就是一个人。把人还原为生命,然后再去看看,这样的人意味着什么。让我们有这样一个概念的转换。第一个,我们遇到的主题,就是情感。我今天在这里做一个提示:一、生命课堂 1.生命意味着什么,第一个,情感。你可以

3、把它叫情感本体,甚至可以叫情感教育学。由此也可以说,情感教育学是第一教育学。我们现在在干嘛,我们现在在搞知识教育学。知识教育学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它和情感教育学比较起来,没那么重要。把情感培育起来,把情感召唤回来,整个教育整个课堂就有了根据和根本。否则无论怎么研究知识,无论怎么研究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这都是末流、枝节,可以说我们在干什么呢?我们恰恰是把末流当主流,甚至是唯一。中国教育界有多少人在研究情感呢?仅有的研究就是在抵制学生的情感,担心学生早恋。这就是中国人干的事,这就是中国教育界干的事。中国的教育学,我要说得难听一点,叫无情无义的教育学,无情无义到什么程度呢?到绝情绝意的程度,把学生

4、的情感灭掉,而成为一个自信学习的人。现在的生命课堂要干嘛呢?人是教育学逻辑的起点,要关注课堂中的人,但谈到哪里去了呢?谈到最多的还是落到知识上。我不知道今天有多少同行愿意,我们一起正式的认定:第一教育学不是知识,是情感。将来,等到我们把情感教育学谈论的太多了,情感已经开始泛滥了,我们重新确认,第一教育学是知识教育学,那没关系。可是在中国教育界的当下,紧迫的问题就是,把这么一个概念托举起来,我们因为这个概念聚集起来。你说你这个不是没有什么信仰吗,那么今天情感教育学是第一教育学,那过两年就是知识教育学就是第一教育学,这没什么羞愧的。 在哲学界有第一哲学的说法,第一哲学最初形而上学,后来近代笛卡尔的

5、时代,就变成认识论,知识哲学,可是现在人们在干嘛呢?哲学界认为政治哲学或实践哲学或者叫伦理哲学,笛卡尔之后的康德,已经是把实践哲学当成第一哲学,第一哲学这是可以变的,是可以随着时代的需要,要确定一个新的王,每隔几年要换届的,我认为现在是换届的时候到了。知识教育学的王要转向情感教育学。否则讲生命课堂就没有什么意义。 2.生命即生活,生命就是要过好的生活,好生活是幸福生活,幸福生活是情(情意)、知(智能)和行(交往行动)的三位一体。 康德是“杀自己”,不是杀别人,每个人坚持最纯粹的道德,宁死不屈,这是很值得敬畏的,很值得尊敬的状态,但到了晚年,康德有变化了。道德和幸福更多的倾向于幸福,如果你问什么

6、是好生活,我愿意变得很通俗,就是幸福生活。那幸福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呢?我还是把情放在第一位。情包括意志,所以是情意。第二个,幸福生活光有情感也还不行,还必须本人有能力,本人强大。你光喜欢一个人不行,你必须被别人喜欢,你如何被别人喜爱呢?自己要强大,不要自己过得那么没有分量,追求另外一个你喜欢的人,那就不叫喜欢,那叫骚扰。所以情意之后幸福生活紧接着就是有智慧有能力,统称为知识。所以知识这个概念不要小看,很强大,知识这个概念不是说背一个公式,一条信息,不是光背的概念,知识这个概念最低的叫技能,最高的知识叫智能,智慧。这是我提的第二个幸福生活的依据。什么样的生命是一个美好的生命状态?幸福的生活。

7、什么样的幸福生活才是幸福的呢?第一,情感。第二,智能。第三,还要能交往,三位一体。我们现在谈的幸福生活在干嘛呢?我们最多只做到了知识,连智能都没有做好,只是在这个地方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几乎不讲智能。中国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到最后终于提出来了,什么叫素质教育呢?叫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现在最多只是在口号提到了我今天所讲的智能,就是情感,美。素质教育怎么没有情感,这是很奇怪的,所以我们素质教育赶紧补充一条,叫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但是道德和情感不是一回事。你喜欢一个孩子,你怎么喜欢他呢?你要跟他有情感,你就喜欢这个人,你看上了这个孩子,你喜欢他,你喜欢这个学生,可是你必须保证,你有能

8、力被这个孩子喜欢。 你愿意跟这个学生在一起,你愿意陪伴他,这才叫喜欢。这才叫交往行动,可现在有多少老师愿意陪伴孩子呢?现在有多少父母愿意陪伴孩子呢?有多少父母做得像个父母呢?我要追问,质问,我也很惭愧,我很少陪伴我的孩子,但是我觉得我做得还可以,我有种种方式让我的孩子感觉到爸爸和她在一起,这叫交往行动。喜不喜欢一定要有陪伴,不要说空话。我们有一些人很笨,竟然问丈夫:你到底喜不喜欢我啊?这有什么好问的,一看就知道,他愿不愿意陪伴你,他愿不愿意跟你在一起,他愿不愿意听你说话,这叫交往行动。我们有些老师,严重不负责任,根本不愿意陪伴他的学生。连回一封信都觉得浪费时间,连改学生的作业都觉得是一份多余,

9、连和学生课外说几句话都觉得耽误了自己到外地讲课,赚外快的时间。 中国教育界有一大帮人,到处做讲座,一个课件满天飞,像刘良华一样。但是我做到一条,我愿意跟我的学生有足够量的交往,不是一个任务,是心甘情愿。是与学生的交往中你感觉到欢乐和幸福,守住这一条。可是中国教育界有多少人能够守住这一条呢?两种老师,第一种老师,教师对学生没情感,第二种有情感没行动,这就是现在中国教育界的问题。 3.生命即节奏,有节奏的生命在于兴发,让焦点诗意地安居于边缘之中。多关注华德福学校,多关注华德福的教学理念。做得好的:第一让孩子重新接近自然,第二同样是重新返回自然。聆听自然的节奏,聆听自然的声音。包括戏剧,包括韵律操,

10、包括游戏。我认为都是在节奏这个地方下功夫,我认为要尊重生命的节奏。不要成为无情无义的教学,什么叫兴发,兴起和引发学生的情感,接下来干嘛?应该怎么学,兴起和引发学生关注某个焦点,又必须把焦点还原为一个背景,安置到有背景的整个系统之中。这就是我理解的兴发教学。我一个学生,研究博莱尼的教育思想,给教育界提供的一个方向重新关注焦点和背景的关系。任何知识、任何人都应该关注焦点。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必须和他交往,交往就成为背景,交往的人就是焦点,这样就构成爱。知识还原为背景知识,是活的知识,可是多少老师在关注这个问题。二、兴发教学 接下来开始转入兴发教学。什么是兴发教学? 1.情感教学:爱的意向、爱的能力、

11、爱的交往行动。 现象学讲意向性,我愿意三天三夜讲意向性,第二个原因,中国的现象学终于有一天有人关注了,关注中国的现象学,最初是关注中国的心学,孟子到王阳明,中国最可爱的心学,我认为只有中国的心学才能救中国。孔子有心学1/2的含量,但后来成为异端。真正的儒学的正宗在我看来是心学。毛泽东的正宗是心学。说得难听一点,唯心主义,换个词,叫观念主义,叫意志主义,叫意向性,叫精神现象学。也因此各位也感觉到,在中国让有些老师承认兴发、生命教育基本不可能,因为他脑子转不过来,牢牢地扎根在知识教育那一边,不太可能转移到这边来,要他转太难了。我今天讲兴发教学,第一个就是情感教学,第二还是情感教学,第三仍然是情感教

12、学。表面上第一放在这,其实后两条是第一条的解释。 也可以改变顺序,第一条成为总纲。 2.引导学生对人的爱/恨。没有恨就没有爱。爱/恨什么人(意中人的观念)、如何赢得对方(能力与意志力、自信)、如何开始和开展。我们怎么对待日本人,我对日本人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我也爱日本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从现在开始忍住不走动、不发短信,做到了我就爱你,做不到我就恨你。 你要问什么是兴发教学,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中国终于有人关注现象学了,是什么人呢?第一种人就是关注心学的。 心学的重点是意志。 推荐一本书孔子现象学阐释9讲,现象学就是精神学,意志学,如果看了后看不懂,说明你和兴发教学没有缘分,如果连这本看不懂,

13、说明和中国文化没有缘分。 学术界大佬、一手遮天的人可能什么都不懂,我喜欢张向荣先生的路子。推荐这本书,顺着这样的思路,兴发可以成为当下的主题。 你问我兴发教学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情感,情感第一。甚至不要学知识,如果我有朝一日,做了某个学校的校长,我不要他学知识,只做两件事,第一件,让我们在一起,过一种爱的生活。第二件,赶出教室,到外面去,运动、劳动、户外活动。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现在有学校在实现我的梦想,这个学校是幼儿园,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幼儿园的,如果没有这样做,就是坏的幼儿园。很可惜,中国教育过早去幼儿园化,过早离开幼儿园,现在终于有人重视了,却又把幼儿园偏掉,有那么多幼儿园的孩

14、子,就开始学数学,开始学认字,三岁的幼儿可以认两千多汉字,学数学,我把这样的幼儿园老师叫变态老师。我们在座的各位,三岁认两千多汉子,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训练有方,两岁就可以认,你说有根据吗?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我们湖南就有这样的孩子,上了中央电视台,后来这个孩子过不好了,一路领先,遥遥领先,可是后来被学校劝退回家,我再说一句话,不听我这样的人建议,一如既往搞知识教育,中国社会出现奇异的现象,同性恋会变成普遍的恋。过早地学知识,就会更早地导致同性恋。 求知的欲望过早发展,情感神经会萎缩。同性恋就是把别人当知识,同性恋在我看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恋,它是纯粹的恋。两种恋堪称伟大,一是同性恋,一是暗恋。这两

15、种恋,是最“美好”的恋。暗恋是不想得到它,我就喜欢你,而且不会因为喜欢他而让他受到干扰。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你是我钦佩的人,如果你没有,那你就是一个没有爱的,意向性的人。真正意向性发达的人,只要暗恋就够了。我有我的暗恋,今天不告诉你。 福柯,研究一下他,是个同性恋,从小过早地进入知识的生活,把知识当唯一,一辈子只喜欢知识,别的都是会干扰我的知识的纯粹。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哲学家不结婚吗?因为他认为一个女人会干扰我这样纯粹的观念,我不跟你玩。有一个特别可爱的人,成为传奇,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传奇式的人物,订婚了,关键时刻退婚,为什么?我用我的方式搞明白了,请你相信我的方式,我深刻地理解小克为什么

16、不结婚,因为想过一个纯粹的生活,一辈子爱一个女人,那个爱也是纯粹的爱。 回到幼儿园,过早地学知识,将导致天才,每个孩子都可以天才,如果你愿意早期智力开发,每个孩子都可以是天才,但是你必须考虑后果和代价,如果你把孩子当成完整的生命,不要把知识学习放在第一位,永远不要。我正准备写一篇文章,我的孩子非常听我的话,千万别考第一名,考第一名都是有问题的,有病。我们都是当老师的,长期希望有人考第一名,因为他给我们带来荣誉,奖金,如果你愿意接受我的观点,情感第一,顺便学知识,知识学不好,问题不大,但也不要考倒数第一,在班上没尊严。那样也没情感,会受到伤害。长期考前十的,也不是好人。最好的就是全班二十人,考前十是可以的。 正面的理解情感,一起来做兴发教学,第一帮助孩子建立爱的意向,前面两条都在做这个事,第二让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