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要求.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44740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要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要求 备课既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又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备好课,教学设计就能够顺利进行,就有针对性性,就能完成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活动课备课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呢? 一、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

2、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 二、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我们强调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反对以教案为本位,其实质是要以开放代替封闭,让每一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教案要从显性教案为主转向以隐蔽性教案为主,要从以教为设计中心转向以学为设计中心。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言之,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3、三、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备课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这才是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实施了素质教育。因而在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所体现的特点也可以有所不同。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的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其次,教师要设立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

4、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四、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整合课程资源,能够较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要做到三个整合:首先,目标整合,以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内容整合,一是凸显经验性,以直接经验和自主操作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为主;二是以学生的自身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有教育潜力的情境,让学生参加者各类活动;第三,形式整合,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设计要在现实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整合;第四,各种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必须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