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复习资料整理.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444160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复习资料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寄生虫复习资料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寄生虫复习资料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寄生虫复习资料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复习资料整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键入文字寄生虫寄生虫:共生者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称为寄生。通常两者中个体较小而受益的一方且为动物这称寄生虫。人兽共患寄生虫:可以再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感染阶段:寄生虫在某一阶段对人具有感染性,这一特定阶段叫免疫应答:机体识别异体物质并作出反应的过程带虫免疫: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低密度低繁殖的细胞内型,导致无明显症状的临床痊愈,并产生抗特异性攻击的能力,称伴随免疫:有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但具有抗同种寄生虫的幼虫再感染的能力称蛲虫致病:肛周和会阴部瘙痒和炎症是主要症状。患儿有烦躁不安,失眠,夜惊

2、,夜间磨牙,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长期反复不愈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裂体增殖再燃:大部分红内期疟原虫因机体产生免疫力或不正规治疗后被消灭嘛,血内原虫密度低于发作阈值,发作停止。残存的原虫经红内期裂体增殖数量增加,再次达到发作阈值时又出现疟疾发作称复发:血液中疟原虫被药物消灭,由肝C内迟发型子孢子休眠结束,进入裂体增值,涨破肝C,释放裂殖子进入血流,经过红内期裂体增殖达到发作阈值,引起疟疾发作,称虫媒病:医学节肢动物可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病原体,由节肢动物引起的疾病称虫媒病媒介昆虫: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媒介节肢动物或媒介昆虫寄宿主的类别: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转续宿主媒介蛔虫致病作用:A幼虫致病作用

3、:引起机械性损伤蛔蚴性肺炎引起异位损害。B成虫致病作用:掠夺营养和破坏肠粘膜影响吸收超敏反应钻孔习性引起并发症。蛔虫感染普遍原因: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雌虫产卵量大不良的卫生习惯虫卵对外环境抵抗力强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和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任可存活。荚膜:黏液性物质牢固地与细胞壁结合,厚度0.2m,边界明显者称荚膜。鞭毛:包括所

4、有的弧菌和螺菌,约半数的杆菌和个别球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细状物。芽胞:一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胞。灭菌:是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和毒菌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核非病原微生物。消毒: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无菌:是不存在活的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热源质:是细菌合成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映的物质。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温

5、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但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DNA上,成为细菌DNA的一部分,并能与细菌染色体一起复制,当细菌分裂时又能传至子代细菌的。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细胞中的换装闭合的dsDNA。正常菌群: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还对人体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菌群失调: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宿主某些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而产生的病症。菌群失调症:正常微生物的种群发生了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症。机会致病菌: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失调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会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的宿主发病。毒

6、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病毒症状。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病毒体:一个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病毒在细胞外的典型结构形式,并有感染性。核衣壳:是病毒体的基本结构由核心和衣壳构成包膜: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是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包括脂质和少量的糖类。潜伏感染:原发感染后病毒长时间潜伏在组织里,即病毒基因组织存在于组织细胞内,不产生感染性病毒,也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二出现

7、急性发作。慢性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有很长的潜伏期,既不能分离出病毒,也不表现出症状,几年或几十年后发生进行性加重疾病,并导致死亡。如个别人感染麻疹病毒后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毒性、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病毒增殖的步骤: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组装、成熟和释放等步骤。格兰染色的结果和意义:A结果:不被乙醇仍保留紫色者为格兰阳性菌,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格兰阴性菌。B意义: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研究细菌致病性。细菌生长繁殖条件:营养物质、氢离子浓度、温度、气体、渗透压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a热原质

8、:在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b毒素与侵袭性酶c色素:有助于鉴别细菌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及分类:A特点感染的地点必须在医院内感染来源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外源性少见。病原菌主要是机会致病性微生物感染对象一医院内活动的人员特别是住院病人为主分离的致病菌主要是耐药菌株B分类:a内源性感染b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环境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防治原则与微生物检验形态染色与培养:1革兰阳性,球形葡萄串状排列2无芽孢无鞭毛。3易培养,营养要求不高,菌落周围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溶血)1致病物质:凝固酶2毒素(细胞融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1

9、、肠毒素3表面结构蛋白A防治原则:1注意个人卫生、消毒隔离、防止医源性感染。2及时使用消毒药物3治疗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生化特点与分类:分解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腐生,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1所致疾病:1侵袭性疾病(化脓性感染)2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毒性休克综合症)2免疫:人类对葡萄球菌有天然的免疫力,但获得免疫力之后难以防止再次感染。B微生物检验:1标本直接涂片检查2分离培养和鉴定: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凝固酶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阳性能分解甘露醇。(ELISA法)3药敏试验4葡萄球肠毒素检查A群链球菌(链球菌中致病作用最强,分化

10、脓性和溶血性)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防止原则与微生物学检查形态染色与培养:1球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2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3营养要求高,兼性厌氧,有溶血致病物质:1胞壁成分:黏附素(脂磷壁酸。F蛋白)M蛋白肽聚糖2外毒素类:致热外毒素链球菌溶素(链球菌溶素O,链球菌溶素S)3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链激酶,链道酶)防治原则:1对病人和带菌者及时治疗2对空气、器械和辅料等消毒3急性咽喉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必须彻底治疗4青霉素G为首选药5预防感冒避免链球菌感染 生化特点与分类: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抵抗力较低,对抗生素敏感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中毒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免疫:对同型免疫,对不同型可反复感染,患过猩红热之后能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生物学检查: 1标本2可直接涂片检查3分离培养与鉴定4 PYR试验(阳性)5血清学试验: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抗O试验)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防治原则与微生物学检查形态染色与培养:1革兰阳性球菌多成双排列有透明环2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3营养要求高,兼性厌氧生化特点与分类:1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可靠的鉴别法是胆汁融菌试验2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