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442919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目 录1.概 述21.1项目名称21.2项目建设单位31.3项目性质31.4项目产生背景31.5建设地点41.6工期51.7项目内容与规模51.8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2.编制原则及依据62.1编制原则62.2编制范围72.3编制依据83.项目现状与必要性分析93.1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概况93.2项目现状143.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54.项目选址及合理性分析174.1项目选址174.2选址合理性分析185.项目建设方案195.1建设依据195.2设计规范要求205.3建设内容245.4建筑结构设计245.5建筑电气设计265.6弱电系统设计27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296.1编制依据296.2建设内容306.3总投资估算306.4资金筹措317.项目实施方案327.1工程特点327.2施工布置337.3施工进度计划358.项目招投标388.1招标范围388.2招标组织形式388.3招标方式388.4招标公告发布388.5投标398.6开标、评标和中标398.7合同管理408.8项目竣工交付409.环境影响评价429.1编制依据429.2咸宁市环境影响分析429.3施工期环境污染的防治489.4环境管理要求519.5环境管理措施及监理内容529.6 运营期环保措施5310.节能影响评价5410.1编制依据5410.2工程建设资源、能源节能利用5410.3能

3、源指标5510.4节能主要措施5610.5节能效果评价5811.工程效益评价5911.1 社会影响分析5911.2 项目与社会的互适性分析6011.3社会评价结论6112.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6212.1风险估计简述6212.2项目合法性遭质疑的风险6212.3项目合理性遭质疑的风险6312.4项目可行性风险6312.5建设安全性风险6412.6社会稳定风险综合评价6412.7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对策6512.8社会评价及风险评估结论6613.结论与建议6713.1结论6713.2建议67*旗*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可行性建议书项目建设单位:*旗*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地点:*旗新宝拉格

4、镇四面井嘎查项目报告编写时间:二0一二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述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3.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1.4.项目主要经济指标1.5. 项目方向1.6. 项目基本原则1.7. 项目主要治理措施1.8. 项目效益和分配方案及辐射带动能力1.9.项目报告编制依据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背景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三章、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2.项目区现有条件第四章、效益分析4.1.市场分析4.2.财务分析4.3.经济效益4.4.社会效益 4.5.生态效益第五章、环境影响5.1环境影响5.2节能减排措施5.3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第一

5、章 总论 1.1;项目概述*旗*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畜牧业进程,按照旗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三化四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精神。本着拓宽畜牧业经营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员收入的思路,提出建设牛羊育肥、加工、销售及畜牧业观光旅游业一体化项目。1.1.1;项目名称:*旗*养殖专业合作社畜牧 业产业化建设项目1.1.2;建设单位:*旗*养殖专业合作社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4;项目建设地点:*旗新宝拉格镇四面井嘎查1.1.5;项目建设期限:1年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单位*旗*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旗新宝拉格镇东北部的四面井嘎查。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

6、由嘎查的4户,17个牧民组建。社员人均拥有草场530亩,另有5000亩集体草场(通过草场流转租赁),社员户均出资10万元合股经营。现拥有固定资产:羊900只,牛80头。大型拖拉机1台,小四轮带打草机2台套,小汽车2部,大型自卸车1辆,装载机1辆,标准化棚圈3个300平米,高产饲草料基地60亩,在新宝拉格镇有商住楼2套(154平米和60平米各一套)。2011年人均纯收入7840元。*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结合地区实际基础,通过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实施科学育肥项目,把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重点,树立生态环境为主,资源永续利用作为建设和发展方向。积极推进与国家

7、政策的对接、带领牧民脱贫致富,加速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为全旗牧区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提供具有示范性和可操作性的依据。法人代表:毕力格巴特尔,34岁,蒙古族,中专文化,现任该合作社理事长。1.3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1.3.1项目建设内容(1)、新建小型流水线肉食品加工车间一处400平方米;(2)、新建40吨位冷藏库1个;(3)、新建10吨位速冻库1个;(4)、新建办公室120平方米:(5)、新建工人宿舍及食堂160平方米;(6)、购置氟22型制冷压缩机及附属设备1套;(7)、购置配备车间轨道及配套台案、盒具;购置配套(8)、新建标准化棚圈300平米450元=13.5万元(9)、新建畜牧业观光

8、旅游点1处(10)、收购育肥受体羔羊2000只;(11)、合作社自产育肥受体羔羊500只;(12)、收购育肥受体牛250头;(13)、合作社自产育肥受体50头;(14)、筹备流动资金100万元;1.3.2项目投资估算(1)、新建小型流水线肉食品加工车间一处400平方米 X750元=30万元(2)、新建40吨位冷藏库1个30万元(3)、新建10吨位速冻库1个25万元(4)、新建办公室100平方米X600元=6万元:(5)、新建工人宿舍及食堂150平方米X600元=9万元;(6)、购置氟22型制冷压缩机及附属设备1套11万元;(7)、购置配备车间轨道及配套台案、盒具18万元;(8)、新建畜牧业观光

9、旅游点1处60万元(9)、新建标准化棚圈300平米450元=13.5万元(10)、收购育肥受体羔羊2000只X550元=110万元;(11)、合作社自产育肥受体羔羊折价500只X550元 =27.5万元;(12)、收购育肥受体牛250头X2500元=62.5万元;(13)、合作社自产育肥受体牛50头X2500元=12.5 万元;(14)、筹备流动资金100万元;以上总投资515万元。其中:投向基础设施投资173.5万元(占33.69%);投向设备29万元(占5.6%);投向育肥受体212.5万元(41.3%)投向流动资金100万元(占19.4%)。1.3.3项目资金构成:总投资515万元;其中

10、:申请政府支持畜牧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和300万元,合作社通过自产受体牛羊及自筹资金投资215万元。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本项目的基础建设。其中:(1)、新建肉食品加工车间投资30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2)、新建冷藏库投资30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3)、新建速冻库投资25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4)、新建办公室投资6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5万元。(5)、新建工人宿舍及食堂投资9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5万元。(6)、购置制冷压缩机及附属设备投资11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10万元。(7)、购置配备车间轨道及配套台案、盒具投资18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1

11、0万元。(8)、新建畜牧业观光旅游点投资60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9)、新建标准化棚圈投资13.5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10万元。150(10)、收购育肥受体羔羊投资137.5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11)、收购育肥受体牛投资75万元中,申请财政补助资金20万元。1.4.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和生态指标(见年经济效益概算表)(1)年销售收入437.2万元(2)年创利润:105.6万元(3)按利润的50%按社员入股和投资投劳分配,社员人 均纯收入可达3.1万元左右。(4)利润的50%折旧提取用于设施、设备投资回收, 回收期为2.7年(5)投资利润率:20.5%(6)项目的

12、实施可使2.27万亩草场得以休养生息。1.5. 项目方向第一是牧区、牧业、牧民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需要;第二是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是民生工程,促进就业;第四是生态保护、保护环境的建设。1.6. 项目基本原则(1). 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核定建设规划。(2).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3). 坚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原则。要以持续解决牧民增收问题,从造血式的扶贫理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推进。(4).坚持依靠牧民,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牧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

13、各界的大力支持。1.7. 项目主要治理措施1.7.1主要技术方案项目采取合作社统一集中育肥、统一屠宰加工、统一产品销售的方式进行生产。采用科学饲喂技术进行舍饲育肥,采取先进工艺加工。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技术来源:项目建设主要技术依托单位是旗畜牧工作站,草原工作站。并聘请有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和项目单位现有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指导和技术检验。按照羔羊标准化舍饲技术进行育肥,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及时加工销售。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益。1.7.2项目建设规范:项目经批准建设后,建设期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实施管理,健全项目法人责任,成立项目班子;项目法人对工程负责。项目建设期为一年。1.7

14、.3项目运行机制:项目建成后,该基地将按照建立现代股份制合作企业的制度要求,完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按照机制好、经营活、管理严的发展方针确保项目发挥应有的功效。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8. 项目效益和分配方案及辐射带动能力1.8.1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实施后平均年纯利润可达105.6万元(见经济效益概算表)1.8.2利润分配方案:项目设计利润的50%按社员入股和投资投劳分配;利润的50%用于归还贷款和合作社扩大再生产。1.8.3项目辐射带动:项目可辐射带动全嘎查及周边牧户利用科学手段进行标准化育肥,并尝试承揽为周边牧户进行托管式育肥的模式,共同提高经济效益。1.9项目报告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10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2)、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3)、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