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瓷器产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42823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钧窑瓷器产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钧窑瓷器产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钧窑瓷器产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钧窑瓷器产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钧窑瓷器产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钧窑瓷器产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钧窑瓷器产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地简介 钧窑,在今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著称于世,传世不多,评价 甚高,民间历来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它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 兴盛于北宋晚期,其黄金时代大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即11011125年),以后历代都 有仿造。它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镇概况神垕镇的主要特色是钧瓷文化及千年古镇。神垕因钧瓷而繁荣驰名。早在唐代神垕就是已烧 制出多彩的花瓷和钧瓷,到了北宋徽宗年间,钧瓷生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定为“宫 廷御用珍品”,官府在阳翟(今禹州市)钧台附近设置官窑,为宫廷烧造贡瓷,实现了钧瓷 生产由民窑向官窑的转变,位居中国五大名瓷

2、之首。钧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起源于神垕,其遗址的发掘被评为 2001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而早在 1979 年,神垕就被河南省确定为十八条旅游线路之一,近年又被许昌市确定为三大 旅游品牌之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和许昌市文化旅游产 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结合神垕实际,禹州市提出了“以钧瓷文化为品牌,以神垕 古镇为载体,以钧瓷产业为集群,以旅游开发为带动,努力把神垕打造成为独具中原文化特 色的文化产业基地和知名的旅游景区”,全面展现“千年古镇,钧瓷文化”的风采。近年来,神垕镇以钧瓷为依托,大力发展陶瓷产业,建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和五个专 业市场,促进了全镇经济发

3、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钧 瓷之都”、“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河南省 特色产业镇”等荣誉称号。镇区区位 神垕古称神垕店,明代称镇,属鸿畅都凌锦里;清属文风里;民国初年仍属文风里,后设神 垕镇。1961 年先后称神垕镇, 1968 年改称神垕公社, 1981 年改建神垕镇至今。神垕镇素有“钧都”美誉,它作为自唐宋以来驰名世界、独步天下的钧瓷艺术发祥地。神垕 镇北与文殊镇相连;西与磨街乡毗邻;东与鸿畅镇接壤; 南与郏县安良镇分界。神垕镇被 四山环抱,北有云盖山,南有大刘山,东有角子山、风翅山,西有牛头山、牛金山。镇中部

4、 有乾鸣山东西走向,以丘岭走势把神垕镇分割为两个盆地,南盆地是神垕镇内以陶瓷工业为 主的工业区,北盆地以农业为主的产粮区,并有肖河纵贯其中。肖河和小青河纵贯其境。耕 地多为山岗坡地,水利条件较差。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陶土储量10亿吨,煤炭1.8亿吨,石灰石10亿吨,铝矾土、紫砂 石等矿产资源也有一定的储量。资源状况区位行政 神垕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禹、郏、汝三县市交界处,总面积49.1平方公里,镇辖7个居 委会、13 个村委会:北大居委会、东大居委会、南大居委会、西大居委会、红石桥居委会、 关爷庙居委会、翟村社区、清岗涧村、白家沟村、驻驾山村、梁桥村、罗王村、边沟村、苗 家湾村、郗庄村、温

5、堂村、杨岭村、槐树湾村、白峪村、于沟村。人口概况总人口44000人,其中镇区人口32000人,镇区面积7 平方公里,是中国九大传统陶瓷产区 之一。农业人口26000 多人,非农人口16000多人,多为汉族,回族人口占0.5%。陶瓷工业目前,全镇共有陶瓷企业460 多家,生产钧瓷、炻瓷、高白细瓷等六大系列千余品种产品 年产量达7 亿件,产值18亿元,成为河南省重要的陶瓷出口基地。随后,钧窑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神垕镇形成了庞大的窑系,成为钧陶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 金元明清时期,神垕镇日用陶瓷生产渐成规模,成为全国日用瓷主要产区之一,到现在已有 四千年建镇史。旅游看点神垕镇内最具代表性的几大看点:

6、钧窑 钧瓷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陶瓷史,所以英文单词中“瓷”和“中 国”是同一个单词“China”,产于河南禹州的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被誉为“中华之魂, 国之瑰宝”,它位于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期, 在禹州设置官窑,烧制宫廷御用瓷,每年选36 件入宫,其余的全部打碎深埋,由于官窑设 置在夏启建都的古钧台附近,所以窑名为“钧窑”,瓷名为“钧瓷”,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 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雅堂无钧不可自夸富”的盛誉。钧瓷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它造型端庄典雅,胎骨坚实,雕工严 整,线条明快,是一种理想的

7、陈列品,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注浆、旋坯等七十多道工序, 器物上呈现的窑变色泽,不仅受原料、燃料、釉料等内在条件的影响,还受季节、风向、气 候等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烧制难度之大,“有十窑九不成之说”钧瓷最为神奇的就是它的窑变艺术,其它瓷器上的釉色及花纹、图案全是人工着色描绘的, 而钧瓷釉色则靠自然窑变而来,所以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 说,它的色彩非常丰富,素有“红为贵,紫为最,天青月白胜翡翠”的说法,从不同的角度 观赏钧瓷,会产生不同的意境和图案,妙趣横生,趣味无穷。钧瓷的开片非常奇特,“看似锤击,触之无痕”用肉眼看到的裂痕像是用锤子击碎似的,但 是用手摸却非常的光

8、滑,而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可以听到“咔啪咔啪”的开片声,清脆悦 耳,有长达80年的开片期,它的纹路有冰裂纹、菟丝纹、蚯蚓走泥纹、鱼子纹等自然天成, 鬼斧神工。神垕目前最具代表的钧瓷窑口就是卢钧窑,1879年(清光绪五年),神垕陶瓷艺人、现代钧 瓷工艺奠基者卢振太于神垕创建卢钧窑,穷尽毕生之力,终于成功恢复传统钧瓷工艺。1897 年(清光绪二十三年),神垕瓷窑商号集资重修伯灵翁庙(窑神庙)及戏楼,卢振太长子天 福烧造两件钧瓷狮子驮宝瓶,置于窑神大殿和戏楼正脊之上,并铭记于重修大殿暨戏楼道 房碑序中。铭文曰:“卢天福敬献大殿戏楼钧瓷宝瓶”昂;青砖饰墙,玻璃金瓦,风铃叮当。门旁两边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

9、联:“灵丹宝箓传千古, 坤德离功利万商”,包含着阴阳八卦、天地造化、工商经济等诸多内容。楼脊中心立一麒麟, 背驭钧瓷宝瓶,形象生动,透出祥瑞之气。伯灵翁庙窑神殿内供奉着三尊神像:第一位是窑神孙伯灵,相传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 膑。第二位是司土之神。第三位是司火之神,即传说中的“金火圣母”每一位神像背后都 有着一段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花戏楼神垕古戏楼花戏楼。花戏楼是伯灵翁庙的山门,和伯灵翁庙是一整体建筑。 面对伯灵翁庙大殿的一面,是演出用的戏楼,面对大街的一面,是伯灵翁庙的山 门,把戏台和山门结合起来而形成过路式戏台。戏楼的结构属于九脊歇山顶,挑 角单檐式建筑。屋顶由三色琉璃瓦覆盖,组成古朴大

10、方的菱形图案。屋檐下边有 22根攒斗拱和4个转角铺就。面阔四柱三间,主间宽3.80米,东西次间宽2.05 米,进深均为6.50米。面向大街的山门,门额上建有单檐三坡、挑角厦式门楼 一座,它依附于戏楼屋檐之下,小巧别致,风格独特。花戏楼内雕梁画栋,粉壁 彩屏,各种青石雕刻玲珑剔透,精巧雅致。整个花戏楼,全是木榫连接,没用一 个钉子。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故事。此外,花戏楼还有一个奇特之 处,说花戏楼前的戏楼场面积虽然不大,却是一个“活地”,看戏的人再多,从 来没有拥挤过。人们说这是与祖师爷显灵有关,这个传说恰恰说明了花戏楼建造 奇巧,如有神助。望嵩寨天保寨神垕古寨一一望嵩寨天保寨。神垕有

11、许多古寨,其镇区就是由东、西、南、北 四座古寨组成。每座寨都修有高大厚实的寨墙,有的高达3丈有余,厚2尺多, 固如城墙。寨四周和寨墙上建有炮楼,主要用作军事防御和抵抗匪患,防范洪灾。 每个寨子都有文雅的名字,如东寨为“望嵩”、西寨为“天保”,寨名用青石丹 书镶嵌在古寨门之上。东寨建于清光绪20年,墙体为青砖结构,墙基高2米左 右,均为巨石砌成,墙高10米左右,厚80厘米见方,绕东寨一周,长约6000 米。寨门洞高约4米,上部由拱型青砖砌成,门洞长约8米,寨门上方有炮楼, 炮楼上有三个炮孔,供瞭望和射击使用。此寨为何叫“望嵩”,据说站在古寨寨 门上,可以看到嵩山,因此称为“望嵩门”。这些古寨内都

12、有不少传统建筑,如 东寨内有伯灵翁庙、关帝庙、白衣堂、贞节牌坊等,还有沿街店铺及富有时代和 地方特色的民宅。在行政管理上,每寨都设有保甲组织和武装民团,以维持地方 秩序和防范兵乱、匪患。在教育上,每个寨子都设有学校。因此,无论从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建筑各方面看,每个寨子都像一座小城。文化名镇2005年11月12日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时是国 家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中国钧瓷之都。神垕镇东接禹州市鸿畅镇,南临郏县,西与禹州市磨 街乡交界,北与禹州市文殊乡相连。神垕镇地处伏牛山浅山区,镇区内东有角子山、凤翅山, 西有牛头山、凤阳山,南有大刘山,北有云盖山,东西走

13、向横亘在中部的乾明山把全镇分成 两个狭窄的盆地。神垕镇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冶陶。自唐代出现钧瓷以 来,神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宋时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鸿畅 都,清时属文风里。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 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之繁华。文物古迹古街民居悠久的历史给神垕镇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目前,神垕镇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各种古寺庙、古民居、古祠堂等40余处,大多数分布于以老街为核心,面积达3平方公里 的古镇区内。神垕老街位于神垕中心镇区,俗称“七里长街”原是由肖河(驺虞河)

14、两岸的二道街、高 老庄、朱园沟、茶叶沟、老窑坡5个古老村庄连片而成的。目前,神垕老街比较完好地保 存了清末以前的老街道,如东大街、老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北寨街、祠堂街、红石桥 街、杨家楼街,总长度约4公里。其间的建筑群、建筑物和许多有价值的建筑细部,乃至 周边环境基本上都做到了原貌保存。神垕老街由东、西、南、北4座古寨和红石桥、关爷 庙两个行政街道组成。肖河(驺虞河)从西向东穿过老街,驺虞桥连接着东西两个寨。老街 有多座寨门,寨墙高大坚固,而且都有炮楼,古时主要用作军事防御和抵挡匪患,防范洪灾。 每个寨子都有一个文雅的名字,如东寨为“望嵩”西寨为“天保”等,而且和城门一样, 用青石丹书镶嵌

15、在寨门之上。同时,每个寨子都有不少传统建筑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宅、胡 同。神垕老街建筑沿街两侧布置,景观独特,建筑类型十分丰富,主要建筑包括宗教建筑、民居 建筑、特色市场和店铺等。其中,主要宗教建筑有伯灵翁庙、关帝庙、文庙、老君庙、白衣 堂等;主要明清民居有郗家院、白家院、温家院、霍家院、王家院、辛家院等。此外,还有 钧瓷一条街、古玩市场、望嵩门、驺虞桥、天保寨、邓禹寨等其他建筑或设施。神垕镇还有神垕钧窑遗址、祖师庙、灵泉寺白果树等几处文物古迹。神垕钧窑遗址位于镇区 西南10里的下白峪、刘家门一带。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对神垕钧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200

16、1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0年度“全 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祖师庙位于天保寨北、乾明山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 筑为祖师殿,硬山式建筑,有月台,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大殿东侧为神垕革命烈士陵园, 松柏蓊郁,苍翠欲滴。灵泉寺白果树位于镇区东郊的凤翅山南麓,由神垕镇牌坊向西北方向 1公里,树龄1500年以上,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树后一泉,水质清醇,古名灵泉, 俗名扳倒井。原有灵泉寺,其建筑今已不存。瓷都圣地禹州为中国古代“四大瓷都”之一,神垕是钧瓷的主产地,因煤、瓷土、釉土资源蕴藏丰富 而名闻中原。神垕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物质条件,促进了神垕陶瓷生产与商贸经济的发展,加 之钧釉开陶瓷铜红釉的先河,更有窑变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特色,所以有“家有万 贯,不抵钧瓷一片”的珍贵价值。神垕钧瓷的生产,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2000年9月对 位于下白峪、刘家门一带的神垕钧窑遗址考古发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