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许江:葵园的救赎与希望|许江葵园 清人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此词心又何尝不是画意从2021年至今,许江创作了以“葵园”为主题的系列作品,茂密的葵花如生长的城市丛林,更是大地上蓬勃不息的生命这些作品既是城市主题与土地主题的叠合,也可以看成是画家行走与守望、思索与叙述的叠合 从画面视觉构造来说,许江所描绘的其实是“葵原”那在四季中轮回的一望无际的原野,带着燎原之势,向观者迎面袭来那是一种根源于深思的深重的愁闷,与他1990年月通过城市风景所捕获到的历史兴废感相较,这种愁闷更显深刻――它来自画者对世界和大地的“天问”式的思考葵,是大地对人间的馈赠,扎根于大地,却面对天空,追赶着万物所皈依的太阳,那一切光亮的本源葵是向阳花,然而,许江笔下的葵却从来不是花朵,这与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反复颂咏的葵的形象全然不同许江的葵自成一格,不是花朵而是果实它是沉重的,在秋天的深处,葵的硕果已然沉醉;它又是强韧的,在四季轮回中,反复地从衰朽中重生,用生命铸造出精神葵的苍劲刚毅,迸发出大地与天空之间生命涅�的火焰。
许江的葵从来都是集体性的,或为列兵般精神抖擞的“葵阵”,或为叠加积累却如火焰般升腾的“葵塔”他的画面所呈现出的是一种集体性的视觉,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力气而此力气却绝不仅仅属于葵本身,而是来自那孕育化生并且承载万物的大地葵与大地的合体即是葵原,那漫无边际的葵的原野,反复更生于沉沦与挽救之间对许江这位文化守望者而言,葵原即是家园在荒原与家园迁变之际,隐藏着一切存在者存在的隐秘与根源 “黄花冷淡无人看,独自倾心向太阳饱含整个夏季的孕养,脱尽碧绿鲜黄的铅华,老葵锲而不舍地直立着在这里,有一种历史渴望挽救,一如花朵渴望太阳在这里,在每一颗老葵上,都系着一份令人动情的兴衰,系着生命被挽救的渴望一如许江所说,“凡常之物谈不上挽救,与心相系者方才授以挽救而这与心相系者必趋向于精神的层面,应和心灵的期盼;这授以挽救者又必是宏大而蕴涵深远,必需经受长期的滥觞与救赎,必需回应一份沉重的命运的支配当风景被给予挽救的命题,当老葵体现为被挽救的情态,就呈献出一片特别的期盼和生气 其实,有些画面是不能被叙述的,有些力气是无法被言传的,你应当亲身去到许江的展览中,置身于那些形态各异的葵中去,去感受葵园中的四种意境: 秋劫 天地玄黄,四季流转在天空,生灭归藏于大地。
葵的阵列守候在岁月中,这里时刻发生着的是万物的历史,孕生与幻灭的故事或春华秋实,生气勃发,或秋收冬藏,枯烂殒灭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世界本是洪荒与虚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唯有精神的强者,才能够在个人对世界的质询中“为天地立心”,从清寂的终极处铸就生的刚毅 冬殇 蜡是自然 的油质它的脂性有若一层谜,那谜中正封存着一段历史,一段冷月相伴的岁月蜡塑的葵灯,凝着葵的神,凝着一份令人心迷的冷艳,美得惊心动魄蜡必需要纯,必需无半点杂质众多的葵灯聚集于一处,仿佛长歌一首,低声吟唱着光亮葵灯熄灭,烟气带着倦意退去,仿佛一片废墟的唏嘘众葵静卧,那是黄昏中的故城,一种静默的庄重,只在众葵中盘桓众神黄昏,牧歌熄灭,唯有安静本身在空寂中低回 青源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葵时刻等待着日光的牵引这葵园中安置着画家的一份期盼,寄寓着“风雨江山外”的“万不得已者”风雨之中,画者尚有故园可返,这画上葵园也自成就了画者的家园 葵园即是家园,凝视远方的流浪的目光在葵园中得以安置在家园中,葵守望并且等待着画面上的笔底烟云如远雷声声,当是春雨的预报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而那春和景明、和风习习中的葵园,又该长成怎样一种光景? 深歌 许江说,“风景不止于景,山水自创天地。
我画葵园,只在这葵园中怀一份期盼葵以敬畏与优柔的执著传送着天地的消息这是无山无水无人的山水,这是历史迁变沧桑轮转的命运画面从远望之“远”,到深歌之“深”,葵“坚守大地”,期盼着一份辽远的将来 葵的缄默,一如遍地繁华中的孤寂,丰收后大地的荒芜在孤独 和荒芜中日夜滋长的,是葵的倔强与傲慢葵向着天空、朝向太阳生长,那是它的执著与荣光;葵的苍老又使它垂下铜色的头颅,向着大地深处皈依,那是它的根源与宿命在这天与地、生与死的胶着中,迸发出一种刺眼的精神性于是,葵化身为荒原上生疏的行者,带着生命的热闹与挽救的希冀,向着那辽远的最深处漫延 而葵园永不会逝去她在荒寒之所,咀嚼曾经拥有的历史英华,将挽救与盼望传递给大地,将文化救赎的责任传递给我们第 1 页 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