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367053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研究内蒙古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双学位毕业论文摘 要2011年8月196日,在北京798艺术中心小米科技CEO雷军宣布小米手机正式发布。在智能手机大力发展的新时代,国产手机的机会也很大,关键在于发现用户的需求,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创造用户需求的能力。本论文通过对北京小米有限公司推出的小米手机所运用的营销策略利用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绍小米有限公司及小米手机的情况,研究小米手机与竞争对手不同之处。然后提出小米营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小米手机营销环境进行swot分析,列出小米手机营销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剖析小米手机一系列的策略及其营销策略的组合,对小米手机以后发展提出建议。对小米公司之后的市场

2、营销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关键词: 营销环境;小米手机; 营销战略AbstractOn August 16, 2011, Lei Jun, CEO of MIUI ,announced the official release in Beijing 798 Art Center. Develop in the smart phone a new era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 is also a great opportunity, the key is to find the user's needs, the most important thi

3、ng is to have the ability to create user demand.This thesis by MIUI company launched MIUI mobile marketing strategy by the use of the use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tudy, first introduced MIUI company and MIUI phone case study MIUI phone with competitors differences. Then raise MIUI phone marketin

4、g problems through its marketing environment swot analysis, list MIUI phone marketing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inal analysis MIUI phone number of strategies and marketing strategy mix for future development proposals MIUI phone. On MIUI company's marketing efforts after provide valuable refer

5、enc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Marketing Environment; MIUI phone; Marketing strategy; 目 录2第一章 绪论 21.1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2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内研究现状 41.2.2国内研究现状 61.3 本文研究内容 7第二章 小米手机公司营销现状 72.1 小米公司简介 72.2 小米公司营销现状 10第三章 小米公司手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03.1市场定位存在问题 103.2营销策略存在问题 103.2.1产品的不足 113.2.2价格定位 113.2.3销售渠道覆盖能力有限 11

6、3.2.4促销方式不足 123.3 售后存在问题 13第四章 小米公司手机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134.1 SWOT分析方法简介 134.2小米手机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134.2.1优势分析 144.2.2劣势分析 144.2.3机会分析 144.2.4威胁分析 154.3 SWOT矩阵 16第五章 小米公司手机营销策略 165.1营销战略 175.2 4p组合策略 175.2.1产品策略 175.2.2 定价策略 185.2.3 促销策略 195.2.4 渠道策略 195.3发展建议 20结 论 21参考文献 22谢 辞 绪论1.1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

7、6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继续维持高位增长,净增5308.2万户,总数达到11.65亿户;3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首次突破3亿户,达到3.04亿户。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中国无疑将会成为智能手机最大的市场,就目前为止的中国智能机市场而言,三星和苹果占据了手机市场99%的利润,而国产品牌和其他国际品牌只能去争夺剩下的1%的利润1。本文主要通过国产手机在和国际品牌手机的竞争中,寻找到国产手机的优势,同时发现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将要到来的机遇。 如今手机已从一种奢侈品转变成一种普通的时尚商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时尚需求,甚至引导消费者的时尚需求,手机厂商不得不时时推出新款的手机。手机市场的

8、竞争大部分也成为了新款手机之间的竞争。然而一个手机品牌的成功与否与它推出的新款手机受不受欢迎息息相关,各大厂商也都在这块领域中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它们谁能在这里获胜,不单单取决于不是一个策略、方案就能取得成功而是它们谁能应用市场营销,谁更能应用营销策略组合方案。通过一系列成功的营销组合策略,使整个营销组合的成功,并使整个系统的效用最大化。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智能手机为

9、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当前的智能手机主要依托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主流的智能手机杂志系统有:Symbian(已经宣布关闭退出市场舞台),谷歌Android,?苹果IOS,已经微软开发发的windowsphone系统2。?北京时间2013年6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五月份调研机构comScore发布调查报告显示,截至3月底的第一季度里,美国1.367亿智能手机用户中,有40%使用iPhone。最近该公司更新了4月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美国的智

10、能手机用户已增长至1.385亿,苹果依然领先于智能手机市场。此外,三星智能手机在美国的扩张速度放缓,同样名列前五大手机厂商的HTC、摩托罗拉和LG的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表1-1 3月份各大手机品牌在美国市场份额如表1-1所示,苹果iPhone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从3月的37.8上升至39.2;三星市场份额从21.4上升到22.0;HTC份额下滑0.8%,从9.7跌至8.9;摩托罗拉份额下滑0.3%,从8.6跌至8.3;LG份额下滑0.3%,从7.0跌至6.7。而从系统平台角度来看的话,谷歌Android依然独领风骚,iOS紧随其后,接下来依次是黑莓、Windows Phone和塞班如表1-

11、2。表1-2各系统操作平台在美国份额4月,Android的平台份额下滑了0.3%,至52.0;与此同时,苹果iOS的市场份额则增加了1.4%至39.2。另外,黑莓和微软WP的市场份额均有下滑。黑莓从3月的5.9跌至5.1,而微软WP则下滑0.1%至3.0。悲惨的是Symbian,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跌倒有史以来最低,仅有0.5。总的来说,Android和iOS囊括了91.2%的美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严重压榨了其它移动操作系统的生存空间。1.2.2国内研究现状近几年来,全球移动通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我国,移动通信增长的态势迅猛3。工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6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

12、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继续维持高位增长,净增5308.2万户,总数达到11.65亿户。2009年1?月,让人们引颈盼望的3G牌照终于发放了,三家远营商也如愿以偿的各自拿到了一张3G?牌照。现在3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04亿户。在“2011中国移动通信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指出,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一旦完全被国外企业垄断,将使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面临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等诸多问题。1.国外互联网巨头垄断智能操作系统领域:在智能终端市场竞争中,争夺的焦点已从硬件转向操作系统。以手机为例,3G时代的智能手机越来越像一台便携的个人电脑,能完成上网、玩游戏、听歌、处理文件等多种功能,而这些功能都要依托手机的操作系统才得以完成。操作系统是否便捷好用,是否时尚炫酷,是否功能强大,就成为人们选择手机的重要指标。所以,与其说现在的人们在选择手机,还不如说是在挑选适合的操作系统。反观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