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350305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A4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贮(zh)蓄 俯瞰(gn) 怪诞(dn)不经B热忱(chn) 悄(qio)然 锲(qi)而不舍C喧嚣(xio) 翩(pin)然 怒不可遏()D迸(bng)溅 簇拥(c) 孜(z)孜不倦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贸然 筵席 引申义 丰功伟绩B遵循 压榨 金钢钻 心无旁鹜C端祥 逞能 混合物 鸠占雀巢D萧索 制裁 侯车室 形销骨立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

2、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B禁毒是全民舍生取义的任务,因为毒品危害个人健康,破坏家庭幸福,扰乱社会秩序。C在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用再花钱拍照,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D经过工作人员不知所措的努力,遵义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顺利举办,圆满落幕。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B邓稼先执着奉献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C近日,300余名泉城义工在文化广场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D为了避免青山绿水不被破坏,我们倡导少用一次性餐具。5、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

3、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C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D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6、下面对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哲人说,你想的对象大,心就大;你想的对象小,心就小。空间小,心就会像小水洼,即使一阵微风也能使之心神不宁;空间大,心便会像海一样,装得下十二级飓风,万丈狂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襟怀。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行,它需要心灵有足够大的空间。也就是说,心里面想着绝望、仇恨,与怀着向往、宽容,其心灵空间截然不同。A B C D7、默写古

4、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范仲淹岳阳楼记)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次北固山下中,作者“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风的“顺”与“和”的句子是“_”。泊秦淮中,交代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缪贤举贤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

5、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标题为编者所加)(注释)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宦者令:宦官的首领。舍人:有职务的门客。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窃计欲亡走燕(_

6、)(2)即患秦兵之来(_)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断句错误的一项是( )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C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D臣/窃以为/其人勇士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4选文刻画蔺相如采用了_的方法,通过宦者令缪贤对他的介绍、评价,表现出他_的特点。5在国家危难时刻缪贤向赵惠文王举荐蔺相如,体现了他以国家为重的精神,请从学过的课文中写出一个类似的事例。三、现代文阅读。(30分)1、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周志国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

7、上。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嗞嗞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什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

8、,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

9、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自打搬进城里,我们的生活就彻底告别了稻草。垫床的是席梦思,烧饭的是煤电气。我们把稻草扔在了乡下,把与稻草有关的一切都扔在了逐渐淡

10、去的记忆里。甚至好多的日子,我们在梦里都不见了它的踪影。曾记得,第一次睡上席梦思,那一份当了神仙的感觉是何等的美妙。孩子们在床上玩起了弹跳的游戏,我们则在历数稻草铺的简陋与粗糙。谁也不知道,第二天起来,我们都喊腰疼。如今想来,那是不习惯的缘故,并不是席梦思的错。我们尽管对稻草铺还存有一丝留恋,但终究是不会再到乡下去拖车草来垫床铺了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席梦思的软和,忘记了那些与稻草滚在一起的日子。户外有风,屋后的竹林在沙沙摇响。远处有几声狗吠起落。这个静谧温馨的晚上,我睡在稻草上,睡在父亲身边,我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我做了一个梦:田野里翠绿的禾苗翻起金黄的稻浪,从金黄的稻堆里淌

11、出了白米的河流在阳光照耀的田野里,我躺在芬芳的稻草上,幸福地睡着了(本文有删节)1文章围绕“稻草床”展开情节,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_父亲铺稻草床,幸福像蜜汁样流淌_告别淡忘了稻草床,习惯席梦思_。2选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3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三、五段中加点词语的情感内涵。(1)连滚带爬:_(2)抵足而眠:_4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自选角度,给第九段划线句子作简要点评。5结尾处,为什么“我”睡在“稻草上”和“父亲身边”,会感到“异常的踏实与香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 晒书贺宽叶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

12、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

13、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

14、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