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红树林4#施工组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343741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亚红树林4#施工组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三亚红树林4#施工组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三亚红树林4#施工组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三亚红树林4#施工组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三亚红树林4#施工组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亚红树林4#施工组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亚红树林4#施工组织.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亚红树林度假会展酒店4号楼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三亚红树林度假会展酒店4号楼工程工程地点:海南省三亚市三亚湾路建设单位:三亚红树林旅游文化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编 制 人:审 核 人:二0一0年十一月一十五日目 录1、编制说明-22、工程概况-23、施工部署-74、压桩施工-115、压桩施工的质量要求-136、施工进度计划-147、质量保证措施-148、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89、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210、雨季施工措施-2611、保证工期的措施-26附表一、本工程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28附表二、拟在本项目使用的主要设备一览表-29附表三、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0附

2、表四、配桩图- -311、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 三亚红树林度假会展酒店4号楼桩基工程图纸及招标技术要求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DBT/T15-22-9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4SG207) 1-2 适用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三亚红树林度假会展酒店4号楼桩基础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施工中严格执行。由于桩基工程施工不确定因素较多,若实际施工遇有与本施工组织设计不一致之处,应按实际作出设计变更,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执行。2、工程概况2-1 预制桩基础设计简介:1、本工程分别采用桩径为500m

3、m,壁厚为125mm,A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桩身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80。本工程0.000为地面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15.0米。2、红树林度假会展酒店4号楼工程桩采用桩径为500mm,壁厚为125mm A型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PHC)管桩,有效桩长参考值为19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650KN,工程桩静载试验荷载值为3300KN,第五层砾质粘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尖采用逢底十字刀刃。2-2 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本次勘察查明,在勘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表层为近期回填的素填土(本期场地多为素填土)(Q4ml),下部地层为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4m、Q2m和Q1m)和白垩系粉砂岩及残积

4、土。依据地基土岩性结构与沉积新老关系,自上而下可分为20个主要地质及亚层,为了与I期的地层编号一致,本期延用I期编号(缺失第、(11)、(18)、(19)和(20)层): 第层素填土(Q4m):仅分布于场地东部和南部岸上的部分地段,灰黄色、灰褐色,稍显,松散状,主要成分为粉细砂,混含少量碎石,新近回填,土质松软。该层厚度0.50m3.50m。第层粉砂(Q4m):主要分布于5#楼主楼(多为南部鱼塘中)场地,浅灰色、灰色,饱和,松散稍密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1520%,局部夹少量中砂。顶板埋深0.00m3.50m,顶板标高1.26m3.23m,厚度1.20m5.70m,平均厚度4.10

5、m。第1层含有机质粉砂(Q4m):主要分布于场地鱼塘中的地下室地段,灰、深灰、灰黑色,饱和,松散状,局部含腐植质、淤泥质,见零星贝壳碎屑,土质松软,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2530%。顶板埋深0.00m1.20m,顶板标高0.82m2.96m,厚度1.20m5.60m,平均厚度2.92m。第1层淤泥质粘土(Q4m):主要分布于场地北部鱼塘中的大部分地段,深灰色,流塑状为主,局部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混含少量粉碎,局部夹粉质粘土、淤泥或粉砂包裹体,见少量贝壳碎屑。顶板埋深0.00m7.50m ,顶板标高-2.36m2.53m,厚度1.70m6.50m,平均厚度

6、4.31m.第层粉砂(Q4m):仅见于DK49和KD50孔,浅灰、浅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1525%。顶板埋深1.80m2.00m,顶板标高0.82m0.92m,厚度3.00m3.50m,平均厚度3.25m。第1层含有机质粉砂(Q4m):主要分布于场地北部鱼塘中的部分地段,灰黑、深灰色,饱和,松散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2530%,局部含少量泥炭质。顶板埋深3.00m6.50m,顶板标高-4.43m0.53m,厚度0.90m6.70m,平均厚度2.66m。第层粘土质粉砂 (Q2m):主要分布于场地东部和西部地势较高的地段,红褐、褐黄、浅灰等色,稍湿饱和

7、,松散稍密状,局部中密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2035%,上部含粘量较少,粉砂较多。顶板埋深0.00m2.40m,顶板标高2.47m13.43m,厚度1.20m7.70m,平均厚度3.30m。第1层含砂粉质粘土 (Q2m):主要分布于场地东部山包和西部的部分钻孔,红褐、浅灰、灰白等色,可塑状为主,局部硬塑状,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切面稍有光滑,无摇震反应,局部含砂较多,夹薄层粘土质中砂。顶板埋深1.20m6.00m,顶板标高0.05m10.33m,厚度1.00m3.30m,平均厚度4.17m。第层粉质粘土(Q1m):分布于全部场地,灰黄、灰褐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高,韧性高,切面光滑,

8、无摇震反应,夹粘土,局部夹薄层粉砂、粉土质粉砂。顶板埋深1.80m13.20m,顶板标高-10.67m5.99m,揭露厚度0.40m23.50m,揭露平均厚度12.37m。由于设计孔深限制,部分地下室钻孔未揭露层底。第层粗砂(Q1m):分布于全部场地,浅灰、灰黄色、中密状为主,局部稍密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1020%,局部混含有少量卵砾石,d=14cm,上部夹薄层粉砂、粘土质粉砂。顶板埋深13.50m29.80m,顶板标高-18.33m-11.09m,揭露厚度0.40m10.10m,揭露平均厚度4.61m。由于设计孔深限制,地下室部分钻孔未揭露。第层粘土(Q1m):分布于全部主楼场

9、地,灰黄、灰褐色,下部深灰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及韧性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局部夹含砂粉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在5#楼南部的局部地段含少量碎石,次棱角状,d=14cm。顶板埋深20.70m31.50m,顶板标高-25.36m-17.25m,厚度1.20m13.70m,揭露平均厚度7.43m。第(11)层粗砂(Q1m):分布于全部主楼场地,浅灰、灰黄色,中密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1020%,局部含少量砾石,d=2mm2cm。顶板埋深25.60m38.50m,顶板标高-34.88m-23.73m,厚度1.50m8.10m,揭露平均厚度3.94m。第(12)层粘土(Q1m):分布于全部

10、主楼场地,深灰色、灰褐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及韧性主,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夹粉质粘土,局部夹薄层粗砂、粉砂。顶板埋深30.00m42.00m,顶板标高-36.98m-28.02m,厚度8.20m19.20m,揭露平均厚度12.99m。第(13)层粗砂(Q1m):分布于全部主楼场地,浅灰,深灰色,中密密实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1025%,局部地段夹薄层粉砂,少量卵石,d=15cm。顶板埋深44.20m54.20m,顶板标高-52.53m-42.33m,揭露厚度0.80m8.50m,揭露平均厚度3.27m。由于设计孔深限制,主楼部分钻孔未有揭露。第(14)层粘土(Q1m):分布于部分

11、主楼控制性钻孔,深灰、灰褐色,可塑硬塑状,干部度及韧性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夹粉质粘土。顶板埋深46.70m56.80m,顶板标高-53.68m-44.83m,揭露厚度3.20m15.30m,揭露平均厚度7.57m。第(15)层粗砂(Q1m):仅揭露于K51、K57、K61、K65、K69及ZK9孔,浅灰色,中密密实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2025%,局部夹薄层粉砂。顶板埋深53.8065.60m,顶板标高-62.48m-51.36m,揭露厚度1.00m11.40m,揭露平均厚度4.52m。第(16)层粘土(Q1m):仅揭露于K57、K69及ZK9孔,深灰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及

12、韧性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顶板埋深61.50m73.00m,顶板标高-69.88m-55.65m,揭露厚度4.00m9.50m。第(17)层粗砂(Q1m):仅揭露于K57及K69孔,浅灰色,密实状,颗粒成份为石英质,细粒土含量约2025%,局部夹薄层粉砂,含少量卵石,亚圆状,d=13cm。顶板埋深74.20m77.00m,顶板标高-73.88m-72.14m,揭露厚度3.60m6.30m。各土层分布埋藏规律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图2-12-28)和钻孔柱状图(附图3-13-54)。3、施工部署3-1 施工指导思想与组织机构:3-1-1 本工程对施工的质量、工期都有严格的要求,为此,我公司在

13、工程中采用项目法施工,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合理配置,实现科学管理、创新技术、打造优质工程的目标。3-1-2 在人力资源施工组织上,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等实施计划、组织和控制。项目部下设1台桩机机组、机电组、材料采购组。每台桩机配备有经验的操作人员7人,其中机长1人,焊工3人,压桩工3人。3-1-3 施工组织机构,参照管理机构框图。(详见附表一:工程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部成本资料组测量组施工组质安组机电组1#桩机机组材料采购组 3-2 主要施工工序安排:熟悉工程资料 编写具体施工计划与方案 测量放线与复核 组织机械、材料、人员进场 试压桩 正式压桩与桩位监控 收尾工作 桩质量评定 整理资料 竣工验收3-3 施工机械的选择: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工期要求,计划进场1台YZY800静力压桩机,施工中所选用的机械参见附表二:拟在本项目使用的主要设备一览表。3-4 施工场地布置:3-4-1 结合施工现场临时道路、水电接驳口位置及场地施工面积,布置项目部办公区、工人生活区、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