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34084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范文加快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 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 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以下简称“农业产业 化联盟”)。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有利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 体系,通过“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织模式,让各类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 经营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进农村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全产业链,实现 单一产品购销合作

2、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推动订单农业和“公 司+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通过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长期合作,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成 本,稳定经营预期,促进多元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要素投入, 开展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 率;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完善利益 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紧密合作,示范带 动普通农户共同发展,将其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同步分享农业现 代化成果。(二)基本特征。独立经营,联合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不是独立法人,一般由一 家牵头龙头企业和多个新型农业经营

3、主体组成。各成员保持产权关系 不变、开展独立经营,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签订 合同、协议或制定章程,形成紧密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实行一体化 发展。龙头带动,合理分工。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为纽带、 家庭农场为基础,各成员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实现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要素融通,稳定合作。立足主导产业、追求共同经营目标,各成 员通过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要素融合渗透,形成比较稳定且长 期的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增值,农民受益。各成员之间以及与普通农户之间建立稳定 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协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

4、值,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效,让农民 有更多获得感。(三)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农户 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重点做好扶持引导,成熟 一个发展一个,防止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坚持农民自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多种组织带动模式,农业产业 化联盟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有多种表现形式,具有各自的适应性和 发展空间。是否发展农业产业化联盟、选择哪种合作模式,都要尊重 农民的意愿,不搞拉郎配、一刀切。坚持民主合作。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建立内部平等对话、沟通协 商机制,兼顾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方利益诉 求,共商合作、共议发展、共创事业。坚持兴农富

5、农。把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基本宗旨,打造 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挖掘农业增值潜力,发挥农业产业化联盟对普 通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增值收益。二、重点工作(一)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引导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农业 产业化联盟。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盟中的引领作用。 支持龙头企业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精深加工,建设 物流体系,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 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制定农产品生产、服务和加工标准, 示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从事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重点龙头 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

6、势,以“公司+农 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 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盟,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联盟中的纽带作 用。鼓励普通农户、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 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引导农民合作社依照法律和章程加强民主 管理、民主监督,保障成员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发挥成员积极性, 共同办好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生 产经营和服务,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流 通,使合作社成为农业产业化联盟的“粘合剂”和“润滑剂”。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

7、联合体中的基础作 用。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培育发 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鼓励家庭农场使用规范的生产记录和财 务收支记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完善家庭 农场名录制度,建立健全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办法。鼓励家庭农场办理 工商注册登记。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产品对接、 要素联结和服务衔接,实现节本增效。完善内部组织制度,引导各成员高效沟通协作。坚持民主决策、 合作共赢,农业产业化联盟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引导各成员在充分协 商基础上,制定共同章程,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运行管理效 率。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治理机制,制发成员统一标识

8、,增强 成员归属感和责任感。鼓励农业产业化联盟依托现有条件建立相对固 定的办公场所,以多种形式沟通协商涉及经营的重大事项,共同制定 生产计划,保障各成员的话语权和知情权。(二)健全资源要素共享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联盟融通发展。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适时制定出 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鼓励 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 业化经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代耕代 种、统防统治、代收代供等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引导资金有效流动。支持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为家庭农场和 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经营,

9、提供贷款担保、资金垫付等服务。以 农民合作社为依托,稳妥开展内部信用合作和资金互助,缓解农民生 产资金短缺难题。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各成员每年在收益分配前,按 一定比例计提风险保障金,完善自我管理、内部使用、以丰补歉的机 制,提高抗风险能力。促进科技转化应用。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 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示范应用全链条创 新设计,提升农业产业化联盟综合竞争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龙头 企业集聚,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业领域相关重点实验室, 申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 务,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

10、,提高农 业产业化联盟协同创新水平。加强市场信息互通。引导龙头企业找准市场需求、捕捉市场信号, 依托联合体内部沟通合作机制,将市场信息传导至生产环节,优化种 养结构,实现农业供给侧与需求端的有效匹配。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直供直销等,开拓农业产业化联盟农产品销售渠道。龙头企业要强化 信息化管理,把农业产业化联盟成员纳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实 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资流的高度统一。推动品牌共创共享。支持农业产业化联盟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控 制生产加工过程。扶持龙头企业依托农业产业化联盟建设产品质量安 全追溯系统,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引导农业 产业化联合体增强品牌意识,鼓励龙头企业

11、协助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 场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特色农 产品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引导农业产业化联 盟整合品牌资源,探索设立共同营销基金,统一开展营销推广,打造 联合品牌,授权成员共同使用。(三)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联盟与农户共同发展。 提升产业链价值。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种养 结合、粮经结合、种养加一体化布局,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 和有机农业。推动科技、人文等要素融入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民 发展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引导龙头企业在研发 设计、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

12、算、 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全产业链智能化和网络化水 平。促进互助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将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生产服务、 贷款担保与订单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适度规模 经营水平。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内部形成服务、购销等方面的最惠待 遇,并提供必要的方便,让各成员分享联合体机制带来的好处。推动股份合作。引导农业产业化联盟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 主体等新型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 林权、设施设备等入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采取“保底 收入+股份分红”的分配方式,让农民以股东身份获得收益。实现共赢合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妥善处理好农业产业

13、化联盟 各成员之间、与普通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创新利益联结模式, 促进长期稳定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经济共 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加强订单合同履约监督,建立诚信促进机制,对 失信者及时向社会曝光。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探索将国 家相关扶持政策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适当挂钩。三、目标任务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帮助农 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创新农 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 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盟,成为引领我县农村一二三 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农业农村发

14、展注入新动能。(一)建立功能齐全、要素集聚的产业化联盟组织体系。按照分 区域有特色、分行业有组织、全链条共参与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 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各类功能齐全、要素集聚、运转高效、 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产业化联盟,打造行业特色鲜明、管理科学 有序、经济效益凸显的产业化联盟体系,形成高原夏菜、中药材、散 养鸡、肉牛、肉羊、马铃薯、百合、小杂粮、循环生态农业等X大类 产业化联盟,全面破解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品牌优势不明显、分工 协作机制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强、龙头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二)健全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的产业化联盟职能体系。大力推 广康源公司“集团连基地带农户”,宏

15、鑫专业合作社“规模流转、集中种 植、全程参与、延伸链条,XX洋芋营销协会“大服务+小流转”,XX芳 美合作社“母牛还犊+分散育肥”等一大批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不断完 善农业产业化联盟职能体系。通过建立“一手拖市场、一手拖产业、一 手拖农户”和“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围着联盟转、联盟推动产业升、 产业带着农户干”的“三手五联结”机制,确保联盟高效运转、推动产业 健康发展。各产业化联盟要大力推动生产流程、技术规范、质量标准、 加工工艺、包装技术等环节的标准化改造,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围绕推动“XX产品”向“XX品 牌”转变,立足高原夏菜、中药材、百合、马铃薯、

16、散养鸡、肉牛、肉 羊、小杂粮、胡麻油等特色优势产业,按照统一商标品牌、规范加工 包装、多元销售模式的全产业链发展要求,积极抓好农产品分级包装 和精深加工,提升产品外销形象,完善市场营销策划,支持鼓励商标 注册和驰名商标争创活动,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名优农特产品。围绕 保障农产品顺畅销售目标,积极组织引导产业联盟下属的农业龙头企 业和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参加各类交易会、推介会、展销会,依托高原 夏菜集散南方市场、XX“农特汇”直营店和农村电商销售等各种渠道, 大力开拓和扩大新的销售市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不断扩大XX农 特产品市场份额。围绕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按照XX县农业 产业龙头企业精准对接帮带贫困户稳定增收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落 实产业化联盟带动贫困户发展社会责任,通过政策扶持和示范带动, 引导加入产业联盟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带动 xxx 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任务,靠牢压实产业化联盟发展特 色产业、推动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