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六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338029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六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六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六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六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目的为严格执行公司产品质量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国家产品质量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确保公司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2、责任公司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由公司品管部门负全责,生产部、技术部门协助配合。并由品管部门负责最终给产品张贴质量合格标识,负责向顾客提供有关产品的质量证明文件。凡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的客户退货、产品召回、纠纷等问题时,均由检验人员按规定承担全部责任。3、质量检验主要环节质量检验主要环节分为。原材料检验(依据相关购买合同条款进行检验)、产品生产过程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三个方面。4、检验方法直观检查与仪器检查相结合、抽检和普检相结合。5、检

2、验人员权限检验人员对产品质量拥有一票否决权,凡被检验认定为不合jg-001格的产品(或原材料),不得进行生产和销售。6、检验记录每次检验都要有检验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后进行存档保管,产品原始检验记录至少保存二年以上。二、原材进厂检验1、时机原材料入厂办理入库前,由采购部门通知品管部门对来料进行检验,未经过品管部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来料不得办理入库手续。2、查验内容主要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是否齐全,查验产品外包装是否破损,是否受潮,雨淋。3、质量抽检依据公司标准和与供应商签订的相关合同标准,对不同批次产品进行抽检,如两项以上指标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品,并通知采购部门进行退货处理。合格品填写来来料

3、产品质量检验单签字后交付采购部门办理入库手续。三、生产过程检验1、生产过程检验原则(1)原材料批次更换时必须取样检验。jg-001(2)原纸、纱线换卷时必须取样检验(3)生产线因故障停机,再开机后生产产品必须取样检验。(4)每卷纸下线后必须取样检验。(5)每卷纸生产过程中必须有3_次取样检验。2、主要检验内容(1)生产过程取样检验主要检测“定量(克重)、抗张力、撕裂度,耐破度”四项批标。(2)产品下线及每卷纸生产中间应按照公司产品规定的检测内容,进行不少于_个项目的内容检验(详见产品标准检测表)3、产品质量判定。根据检验情况,填写检验报表,作出合格与否_决定。每卷产品下线后最终检验项目数据与中

4、间抽检记录数据,一并进行存档保存。三、产品出厂检验1、出厂检验的时机产品出厂检验一般在产品复卷、分切后预包装前进行。刚下线的产品直接进行复卷、分切的可结合每卷产品下线后检验合并进行。已包装好的产品出库发货,只对产品外包装合格标识和外包装情况进行检查。2、检验的内容(1)外观检查。主要检查有无分层、跑线、起皱、起泡、浆块、树皮现象;检查产品颜色是否均匀无色差。对有上述现象的jg-001产品,如果超过产品总量的_%以上可判定不合格品,对未超过_%以上的,可责成相关人员进行人工分检。(2)技术指标测定。按照检验标准进行不少于_项技术指标的测,并与原始检验记录进行核对,无出入的以最终检验结果为标准,对

5、记录进行存档保存,并给单位包装发放张贴合格标识。如与原始记录差异较大的,可进行重新复检,以复检结果做为最终结果记录备案。(3)对_项以上技术指标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可确定为二级品,并张贴二级品标识,存放指定位置不予发货。四、检验仪器管理1、检验人员职责(1)检验设备管理由品管部统一管理、操作和维护保养。(2)检验设备由品管部指定专人进行使用,维护管理,建立设备台账,设备资料明细表,校检记录,校检计划等。(3)爱护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精心维护设备。(4)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四懂”“二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2、设备操作要求:(1)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线路是否

6、连接正确。(2)严格按规程进行正常操作和事故处理。(3)严格控制操作规范要_作,做到不超温,不超压,不超速,不超负荷。jg-001(4)严格执行日常检查制度,认真进行检查记录,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润滑和良好的技术态。(5)使用完毕后,立即清理试验设备,并做好日常维护。(6)关闭电源。3、正常维护与保养(1)检验计量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3)按规定进行及时加油,润滑。(4)定期检查校验,保持清洁,无尘埃。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二)1.目的对原料、辅料、成品及半成品进行检验,为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提供保证。对产品

7、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外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对辅料的入厂检验,半成品的过程检验,成品的出厂检验。3.职责质管科是对产品特性实施监视和测量主要职能部门。4.程序4.1质管科根据检验标准明确检测点、抽样方案、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4.2进货验证4.2.1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确认原材料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检验员检验。必要时,由化验室采样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检验。4.2.2检验员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料检验记录: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工序的品管员负

8、责,按照工艺标准对其检验和监控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a)检验合格。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b)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购进物资上加“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2.3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4.3半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3.1过程检验对设置检测点的工序,在做好自检自分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合格品,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上盖检验员签字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3.2互检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

9、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4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4.1操作者对完工后的成品进行自查,并整齐堆放在待检区,作好标记,附挂上待检标识。4.4.2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出厂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识。4.4.3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检验员出具的包装生产流程卡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4.4.4所有成品出厂前须由品管部对其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项目的检测。产品的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由专职检验员负责,成品检验员必须对产品过程检验和控制全面了解,确定无误再进行成品检验。4.5产品的检验记录4.5.1品管部应认真建立并保存

10、好产品的检验记录,包括各种检测报告,这些记录应表明是否通过测量和控制,达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所有记录应有授权检验人员的签字确认。4.5.2品管部是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的专职机构,对原材料进厂,产品生产的过程检验以及产品入库、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负责,确实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4.5.3检验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脏污和破损现象,有按不合格拒绝出厂。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4.5.4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

11、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4.5.5专门的品管员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跟班检验,生产工人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专职检验人员严把质量关。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范文(三)1目的细化质量检验内容、方法和工作程序,加强检验管理,贯彻质量至上的方针,规范检验活动,强化检验的鉴别,把关、报告职能,保证检验机构独立行使产品检验的职权,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质量检验、检验_、检验人员,配备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管理。3职责技术品质部是进行产品检验的职能部门,独立行使产品检

12、验职权:不受3.1其它部门和人员的干扰,公正、科学地开展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和试验。3.2技术品质部负责领导全公司的所有质量,计量、检验人员:对他们进行管理。3.3无论检验人员在何处工作,均受技术品质部的直接领导,技术品质部策划所有检验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公司建立检验体系,设立检验站点,委派检验人员。13.4在产品质量方面,应以检验人员的判断结论为依据,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意见不影响检验人员的结论和权威性。对检验结论持有异议并经技术品质部仲裁方能改变检验结论。4原则规定检验机构4.2检验机构的职权公司保证检验机构不受其它部门的制约,独立、公正地开展产品检验,质检员应严格执行检验标准

13、和检验规则,独立行使工艺监控和质量决定权,对出现的不合格产品及违规的处置决定不受任何人的干涉。4.3检验工作的实施检验工作的实施应当经过以下程序:包括软件和硬件准备,主要涉及质量凭证、检验记录、检验印章、检验标识、报表、检验手段、检验设施等。检验工作的实施主要有几个环节:明确被检产品质量标准测量比较判定标识签证、处理记录报告4.4检验工作制度自检、互检、专检。要求生产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首先要自己检验,然后互相检验,最后确认合格再交质检员检验。要求检验人员严格按照图纸、工艺、标准的要求进行产品检验工作。指质量问题原因不清不放过;解决的措施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三员”:检验员

14、既是产品的检验员,又是质量第一的宣传员,生产技术的辅导员。检验员的工作应做到为生产服务的态度让工人满意,检验过的产品让下工序满意,出厂的产品质量让用户满意。4.5检验人员工作原则检验人员要正确把握权力和责任的关系,严格把关与积极预防相结合,采取“卡、防、帮、讲”的工作方法。卡:即把关严格坚持标准不放松。防:预防出现废品,防患与未然。帮:对操作者进行技术指导,共同解决质量问题。讲:宣传质量方针政策,提高生产人员质量意识不合格采购品由技术品质部_相关人员,依据规定要求对其不合格性质进行评审,评审后做出处置意见,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评审意见一般为退货或换货。采购人员按评审意见对不合格采购品进行处

15、置,处置情况填写不合格评审处置单。4日常单件不合格品由车间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的规定进行标识、记录和隔离,每日由质检员进行确认,在工序流程卡中记录。对日常单件不合格品每季度或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进行评审,评审和处置意见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相关人员按评审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处置情况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批量(_件以上)不合格品由技术品质部依据相关规定对其不合格性质评审,评审和处置意见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相关人员按评审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处置情况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日常单件不合格品由车间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的规定进行标识、记录和隔离,每日由质检员进行确认,在工序流程卡中记录。对日常单件不合格品每季度或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进行评审,评审和处置意见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相关人员按评审意见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处置情况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对批量(交验批)不合格成品,技术品质部_有关人员进行评审分析;评审结果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相关部门依据评审意见对不合格成品进行处置,处置情况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4.7检验人员行为规范“七不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