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32688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县部署要求, 扎实推进全镇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 实,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农村 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办发20206 号)文 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 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发展思想,践 行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新时代农村 治理新模式,促进公共资产资源公益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努力建设“强富美高”全面 小康新。二、总体目标 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改善公

2、 众生活品质、发展壮大乡村经济”为目标,在摸清资产资源 底数、明确管理权责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 确保到 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 组织具体实施,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体 系;基层组织进一步强化,公私产权更加明晰,非法侵占得 到清理,违法建设得到拆除,公共空间有效利用,公共资源 得到增值,乡风民风得到净化。到 2021 年,公共空间治理 体制更加成熟定型,公共空间治理能力更为精准全面,为加 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有力支撑。三、工作原则(一)厘清公私界限,坚持公众所有原则。开展公共 空间理,前提是准确理解公共空间“公”的属性,重点是摸 清资产资源权

3、属、厘清治理主体。对于私人空间要严格保护, 确保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于公共空间要全面治理,切 实还公共空间于公众,让公共空间真正姓“公”。(二)推行民主治理,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加强基层 民主建设,听群众说公共空间之乱,向群众讲解决问题之道 带群众干集体受益之事,让群众享集中治理之效。严格落实 “四议两公开”要求,对于治理过程中群众争议较大的问题, 坚持村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 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三)严把政策底线,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准确把握 党的农村工作政策和治理重点,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 规,规范治理主体权责,采取科学方法分类指导、依法处理 矛盾

4、交织的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治理工作妥善有序开展。以 党委政府的公平正义凝聚群众共治合力,坚决打击极少数恶 意侵犯公共空间的行为,维护公众根本利益。(四)牢记为民宗旨,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服务质 量为宗旨,牵手群众抓共建,让群众共享公共空间治理带来 的成果。四、治理重点农村公共空间是指除农户宅基地及其附着物和以家庭 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范围内的承包地以外的所有 资产资源。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 面。(一)村居集体资产资源公共空间治理 重点治理侵占村组集体资产资源,以此

5、规范全镇村居 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省农村集体资产 管理条例,全面摸清村居集体资产资源,对违法违规侵占 的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理,对以较低价格签订的显失公平以 及不够规范的合同全面加以规范。对清理出的集体资产资 源,全面登记造册,分类建档。创新资源经营管理及收益分 配机制,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收入全部用于集体公益事业。 (由镇农村工作局农经科、各村居负责)(二)道路公共空间治理重点治理XX国道、XX国道、GXX高速等省道以上公路 及县道,重点集镇公路两侧区域的路域环境,全力创建路域 环境整治示范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 全保护条

6、例省公路条例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的规定,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 为:国道不少于 20米,省道不少于 15米,县道不少于 10 米,乡道不少于 5 米,村道不少于3米,一事一议道路不少 于 1 米,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职责属于镇,其中村道与一事 一议道路由所属村(社区)管理。重点治理利用公路及公路 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 沟引水、打场晒粮、种植作物、放养牲畜、取土、采空作业 焚烧物品、非法搭接路口、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者进行 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行为,同时进行绿化美 化和规范利用,确保道路两侧整齐美观。(由镇农路办、各 村居

7、负责)(三)水体公共空间治理 水体空间重点治理流域性、区域性重点骨干河道治理 范围为河床河滩直至堤脚以外 20米管理区域,县管骨干河 道治理范围为河床河滩直至外堤脚以外 10 米管理区域;省 管湖泊洪泽湖有防洪堤河滩直至堤脚以外 50 米管理区域及 无防洪堤13.5米蓄水范围线以外 50米管理区域。其他治理 范围:一般县级河道、乡级河道及沟渠治理范围为河床河槽 至外堤脚管理区域,小型水库库区校核洪水位以下及小(一) 型水库大坝背水坡坝脚外 50 米或小(二)型水库大坝背水 坡坝脚外 10米管理区域空间。规定蓝线范围内的堤防应以 植树种草(花)等能够稳固堤防、防止水土流失的绿化美化 措施为主,严

8、禁破堤耕种,禁止扒口、取土、埋葬、毁坏护 坡、林木草皮等行为。要全面治理河道蓝线控制内的乱耕乱 种、违法建设、挖掘取土等行为,植林植草(花)、绿化美 化,达到岸绿水清景美的效果。(由水务站、各村居负责)(四)集镇区及集中居住区公共空间治理 重点治理集镇区公共空间、国省干道沿线规划保留村 庄和集中居住区公共空间,打造公共空间治理示范镇、示范 村居,以此带动全镇集镇区、集中居住区公共空间治理。对 全镇公共空间治理,要突出治理集镇区主次道路以及小区内 部道路、空闲地车辆乱停、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私植乱种 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乱倒乱排等侵犯公共空间行为,对清理 出的公共空间要加强管理,统一街边标识标牌,

9、统一粉刷外 墙。对集中居住区内部公共空间,要突出治理村内主次道路 以及未列入规划保留村居空闲地乱搭乱建、私植乱种、乱堆 乱放等侵占公共空间行为,对清理出的公共空间统一进行绿 化美化,净化村内环境。结合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对于 新建、扩建和改造提升集中居住区的配套设施,要满足“五 通八有”标准,即:通水、通电、通路、通视、通网,有照 明设施、有绿化景观、有公共厕所、有公交站点、有垃圾收 运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有卫生服务站、有文体活动设施 全镇要统筹完善集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达到“十到位”要 求,即: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公共 交通、市政公用、公共安全、商贸物流、环境保护、政

10、务服 务配备到位。(由镇人居办、城管分局、各村居负责)(五)镇经济开发区公共空间治理 重点治理镇经济开发区闲置(未利用)土地,类似闲 置(未产生价值)、半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低价厂房,以 此带动镇经济开发区规范化建设。一是全面摸排,逐一登记 造册,分类建档,依法清理,通过腾笼换鸟、项目嫁接、兼 并重组、企业破产等方式,盘活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 用水平和产出效益。二是对空置厂房、严重破损厂房以及影 响形象的厂房,加大征收和拆迁力度,通过建立联合多方协 作配合机制,多渠道化解镇经济开发区内未充分利用厂房。 三是规范镇经济开发区道路和绿化建设管理,按照国家标准 GB5768-2017道路交通标志

11、和标线相关内容要求和其他 相关标准,设立道路交通标志;次干道路或支线道路统一设 置沿线企业标识,提升园区形象。镇经济开发区道路绿带设 计要达到技术规范,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道路两 侧绿化带宽度主干道路原则上不超过5米,次干道路原则上 不超过5米,支线道路原则上不超过2米。(由经济开发区 管委会、综合执法局、各村居负责)五、实施步骤构建“镇级统筹推进、部门加强联动、村级履职尽责 群众主体地位”治理机制,强化联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全面推进公共空间治理。(一)动员部署,宣传发动(2020 年 2 月底前) 公共空间治理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 群众既是公共空间治理成果的共享主体

12、,也是开展治理的共 建主力,必须要充分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提升群众参与度,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要召开镇、村动员部署会,层层传导压 力,压紧压实责任,全面启动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要整 理收集公共空间治理成功案例,制定宣传发动方案,持续加 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网站等新媒体以及广播、横幅 等传统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农村公共空间治 理宣传活动,讲解治理公共空间资源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 策。同时,要坚持“治理少数,大家受益”的导向,加强面 对面宣传发动,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深入村居一线,广 泛征集意见建议,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 浓厚社会氛围。(二)调查摸底,梳理登记(

13、2020 年 4 月底前) 全镇成立集体资产资源、道路、水体、集镇区及集中 居住区、镇经济开发区等 5个专项调查摸底小组,在前期开 展清产核资工作基础上,充分调动村(社区)积极性,再次 集中力量对集体资产资源、道路、河道、集镇区及集中居住 区、镇经济开发区等 5个方面的公共空间进行彻底清查,全 面摸清公共资产资源底数。公示所有发包合同,公开接受群 众监督,逐一核实群众反映问题,针对侵占公共资产资源、 不合理出售出租等问题,列出清单,做好登记造册工作,分 类建立档案。(三)精准施策,逐步推进(2020 年 6 月底前) 按照“先易后难、群众受益”原则,对前期排查出的 问题分类梳理汇总,深入分析研

14、判,分类别、分阶段、分层 次,依法合理处置,确保治理一件、销号一件,不留“尾巴” 逐步推进问题全部整改。对以前形成的承包事项没有签订承 包合同且又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按照土地承包法合 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补签合同;对承包户不按时足额交纳 承包费用的,要督促村(社区)“两委”依法依规追回,若 仍然拒不缴纳,再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停止承包行为并追回承 包费;对占用集体资产资源没有形成承包事实,村内主次干 道私搭乱建、私植乱种、乱堆乱放等非法侵占公共资源或公 共空间的行为,要及时制止,追回相应损失;对拒不退还、 阻止回收、恶性侵占集体资产资源或破坏道路、河道等公共 空间的行为,要在发动群众基础上,通过法律

15、途径解决,坚 决依法收回被侵占的公共资源、追回造成的损失;对存在侵 占行为的党员干部,要强化其党员身份意识,引导其发挥先 锋带头作用,主动带头退出私占的资产资源;对侵犯主体为 低收入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其侵犯行为又影响 不大的,要在适当范围内给予照顾。全镇应在统一政策、标 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公共空间治理 工作。(四)健全机制,长效治理(2020年10 月底前) 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要加快完善各项体制机制,确保治理工作常态化、 治理成果长效化。一要严格落实集体资源资产“两进一公开” 机制,重点健全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农村集

16、体“三资四 化”服务平台,用制度管人、管财、管物。二要建立和完善 农村公共空间有偿使用机制,加快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公共空间管理运行规 范,确保公共收益全部用于基本公共服务,让农民群众在治 理工作中得到实惠。三要建立农村公共空间投入保障机制, 整合新型社区和美丽农村建设、交通水务建设、农村绿化及 环卫建设等各类涉农资金,向农村社保、医疗、教育、住房 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倾斜,补齐短板,提 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发展后劲。四要建立共享长效管理机 制,把共享作为公共空间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厘清公共 资源权属,畅通监督反馈渠道,保障公共收益全部用于基本 公共服务,努力让每一分钱都花在百姓身上。对沟河路堰等 农村公共空间资源,水务、交通等单位要按照“宜放则放, 向农村倾斜”的原则,保持所有权、监管权不变,将治理权 下放到农村,增强农村治理公共空间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六、工作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