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暑期练习5.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316227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暑期练习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暑期练习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暑期练习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暑期练习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暑期练习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暑期练习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暑期练习5.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第一分校暑期自主学习高二物理练习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布朗运动间接反映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D气体很容易充满容器,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B.经过4次衰变和6次衰变后成为稳定的原子核C.200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个D.在中子轰击下生成和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大 3.一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t轴上、下方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t=1s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B.t=2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C.物体前两秒的平均速度等于5m/sD.物体前四秒的平均速度等于零4.如图所示,OA、OB是两根轻绳,AB是轻杆,它们构成一个正三角形。在A、B处分别固定着质量均为m的小球,此装置悬挂在O点。现对B处小球施加水平外力F,让绳OA位于竖直位置。设此状态下OB绳中张力大小为T,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 )AT2mg BT2mgCT2mg D三种情况皆有可能甲乙5.某同学探究小球沿光滑斜面顶端下滑至底端的运动规律,现将两质量相同的小球同时从斜面的顶端释放,在甲、乙图的两种斜面中,通过一定的判断分析,你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甲图中小

3、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B甲图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与方向均相同C乙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D乙图中小球下滑至底端的速度大小相同6.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B,用水平拉力F分别拉物体A、B,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图线如图中A、B所示,则( )AAB,mAmB BAB,mAmBCAB,mAmB DAB,mAmB7.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自由端位于O点,现用一滑块将弹簧的自由端(与滑块未拴接)从O点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停止,如图甲所示,滑块自A运动到B的v-t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 )

4、甲乙8.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这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瞬间的这一过程,并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图是( ) 9.有一辆卡车在一个沙尘暴天气中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模糊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个小孩跌倒在地,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小孩前1.5 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则:A司机发现情

5、况时,卡车与该小孩的距离为31.5mB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3s停下C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过程中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D若卡车的初速度为20 m/s,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小孩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10.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热膨胀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内

6、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可能改变。D在热传递过程中,一定有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热。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核的比结合能比核的大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D1.01024个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还剩1.0106个13.在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B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在能发生光电效应的情况下,当入射光的频率增大为原来的两倍,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14.下列关于近代物

7、理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A(铀)衰变为(镤)要经过1次衰变和1次衰变B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没有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主要是因为这束光的强度不够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15.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 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At =2 s 时最大Bt =2 s 时最小Ct =8.5 s 时最大Dt =8.5 s 时最小16.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

8、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消防队员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g取10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B加速和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C加速和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为17D加速和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20分17.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选填“之前”或“

9、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时间t/s00.501.001.502.002.50速度v/(ms-1)0.120.190.230.260.280.29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像。w w w.ks5 u .c om(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18.短道速滑接力赛中,运动员通过身体接触完成交接棒过程。某次比赛中运动员甲以7m/s在前面滑行,运动员乙以8m/s从后面追上,并用双臂奋力

10、将甲向前推出,完成接力过程。设甲乙两运动员的质量均为60kg , 推后运动员乙变为5m/s,方向向前,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则运动员甲获得的速度为;_ 此接力过程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看作弹性碰撞。19.现有按酒精与油酸的体积比为mn 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从量筒中取体积为V的该种溶液,让其自由滴出,全部滴完共N滴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下图所示,已知坐标纸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S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直径为d= ;若已知油酸的密度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油酸的分子直径为d,则油酸的摩尔质量为 。四、计

11、算题: 本题共4小题,共计4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0.氢4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在实验室里,用氘核()轰击静止的氚核()生成氢4的原子核()已知、的质量分别为ml、m2,速度大小分别为vl、v2,方向相同(1)请写出合成的核反应方程式,并求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粒子的动量大小p;(2)氘原子的能级与氢原子类似,已知其基态的能量为E1,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能量,普朗克常量为h.则氘原子从n=3跃迁到n=1的过程中,辐射光子的频率为多少? 21倾角q37,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

12、木块置于斜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2)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2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沿逆时针方向运行,如图甲所示,在t0时,将质量m2.0kg的小物块轻放在传送带上A点处,2s时物块从B点离开传送带,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设沿传送带向下为运动的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01s内物块所受的合外力大小;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02s内由于小物块与皮带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23如图所示,一倾角 =

13、37的斜面底端与一传送带左端相连于B点,传送带以v = 6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有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点以0=4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下滑,当物块滑到斜面的底端点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在传送带的带动下,从传送带右端的C点水平抛出,最后落到地面上的D点,己知斜面长度L1=8m,传送带长度 L2=18m,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3, (sin37=0.6, cos37=0.8, g=10m/s2). 求物块与斜而之间的动摩擦因数l;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若物块在D点的速度方向与地面夹角为a=530,求C点到地面的高度和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第一分校暑期自主学习高二物理

14、练习五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123456789答案DADACBDA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题号10111213141516答案BDACACBCADADBC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0分17(1)之前 (2)图略 (3)同意。在v-t图象中,速度越大时,加速度越小,小车受到的合力越小,则小车受空气阻力越大。18 10m/s,不可以 19. ; 四、计算题: 本题共3小题,共计4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0. 21. (1)隔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