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301806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措施(2017年试行) 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首要问题,有关感染知识的培训,病房空气、护理用品、非医疗器械的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处置室的管理,拖把抹布的规范使用及监测制度的落实等,对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管理措施为以下几点。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的知识培训,同时,对非医护人员也要进行教育,如清洁工、司机、收费员。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二.病房的空气消毒临床抢救室一般都安装紫外线灯并定时消毒,而普通病房应备有移动紫外线灯

2、,并不定时的进行消毒;在夏、冬季要注意开窗通风,2次/d,0.5h/次;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1次/周;平时每日用清水擦试。减少或控制陪侍、陪护人员;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三.护理用品的消毒临床上的一次性治疗用品已广泛应用,从根本上避免了交叉感染,但还有未被一次性用品取代的用具必须严格消毒,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1次/d,清洗凉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使用后用乙醇擦试,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使用后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体温表应每人专用,用0.5%有效氯

3、消毒液浸泡30min,清洗后擦干备用。 四.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肥皂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按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五.非医疗用品的消毒其主要是床单元的消毒。床上用物如床单、被罩、枕套等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床头桌、床、地面等用0.5%有效氯溶液擦试,彻底清除感染,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然后进行空气消毒。六.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处置室的管理1、室内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无菌物品放置专柜,有效期7天,应有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肥皂或皂液、干手设施及速干手消毒剂。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戴口罩,治疗前后需洗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3

4、、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次30分钟至一小时,每周用9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地面每日湿式清扫,所有台面及门把手每日常规清洁一次,当受到分泌物、血液等污染时,及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物表和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湿拖把拖地,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学监测(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500 cfu/m3)),每13 个月进行一次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细菌学监测,细菌菌落总数10 cfu/cm2。4、注射器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销毁。5、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二小时。6、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四小时内使用,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应注明启用

5、时间(年、月、日、时、分)。7、碘酒、酒精、碘伏瓶应保持密闭,各种消毒液容器每周更换及灭菌2次,无菌持物钳(镊)应干燥保存,一经打开应每4小时更换。8、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9、治疗车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10、换药操作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处置,感染性敷料应放在指定容器内,焚烧处理。七.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现将各科室区域无菌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感染区及厕所使用拖把、抹布进行规范管理。 区域科室无菌区(绿色)清洁区(蓝色)半清洁区(黄色)污染区(红色

6、)感染区(白色)厕所(黑色)备注临床科室医护办公室、值班室、库房、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等病房、走廊等处置室等手术室无菌物品间、内走廊等医护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库房等处置室、外走廊等手术间按百级、千级、万级分级使用检验科医务人员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等诊疗室等处置室等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等护士办公室、更衣室、检查包装区、灭菌区等清点分类间、清洗间等内镜室医务人员办公室、更衣室、内镜储存室等内镜诊疗室内镜清洗消毒间等门诊注射室医护人员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库房、治疗室、注射室等留观室等处置室等七.严格落实监测制度.根据感染管理有关规定,每个科室都要制定出定期、定时消毒监测制度,每季度进行1次空气细菌培养、检测室内空气菌落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次每季度进行1次;紫外线灯的监测每半年一次,对不合格的紫外线灯立即更换。控制医院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它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也体现医院管理水平。 / 文档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