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29815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是一种新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道 疾病,目前已被我国列为法定传染病。缉拿SARS-CoVSARS的元凶SARS 由新型的冠状病毒引起 ,该病毒已被命名为 SARS 冠状病毒 (SARS-CoV)。 SARS-Co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紫外照射和过氧乙酸对其有较好的 消毒作用。SARS的主要传染源是SARS患者,排毒量与排毒时间一般与病情轻重呈正比。 随着疫情发展,传染性有减弱的趋势。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潜伏期患者有传染性,病原携 带者和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有待进一步研究oSARS-CoV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

2、道飞沫传 播;也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口、鼻、眼传播;甚至可通过空气中含病毒的气溶胶传 染易感者。SARS-CoV具有普遍易感性。医护人员及密切接触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警惕发热SARS的首发症状(一)临床表现 SARS潜伏期一般在2周内,平均210天。根据病程可分为三期。1. 早期一般为17天。起病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C,半数以上患者 伴有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干咳、胸痛、腹泻等症状;但少有上 呼吸道卡他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X 线胸片肺部阴影在发 病第2天即可出现,平均第4天出现,绝大多数患者7天内出现阳性改变。2. 进展期

3、 多在 814 天,个别可更长。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持续存在,肺部病变进行 性加重,表现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活动后尤重。X线胸片肺部阴影发展迅速,常为多 叶病变。少数患者出现ARDSo3. 恢复期 体温渐降,临床症状缓解,肺部病变开始吸收,多数患者经2周左右的恢复, 可达出院标准,肺部阴影的吸收需较长的时间。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遗留限 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肺弥散功能下降,但大多可在出院后23个月内恢复。(二)一般实验室检查1.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若0.9X109/L,诊断意 义较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异形淋巴细胞。2. 淋巴细胞亚群计数 流式细胞仪检测

4、CD3+、CD4+、CD8+淋巴细胞计数均降低。3. 血生化 肝功能ALT与AST可升高,LDH与CK可明显升高。4. 血气分析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一般无CO2潴留。(三)特异性病原学检测1. SARS-CoV抗体检测主要应用萤光免疫检验法(IFA)和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 发病10天后可检测出特异抗体IgG,抗体从病初阴性至恢复期阳转或滴度升高4倍以上, 有病原学诊断意义。2. SARS-CoV RNA检测使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可在不同的样品(血液、粪 便、呼吸道分泌物或组织)中检测SARS-CoV RNA。多次多种样本检测阳性,对病原学诊断 有重要意义。3. 病

5、毒分离 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血液接种细胞培养可分离到病毒。(四)影像学检查X胸片及肺部CT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定期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肺部病变的动态观察。1. 典型胸片最初出现小面积、单侧片状阴影,经过12天发展为双侧和广泛病变,有 间质或融合性浸润。大多数无胸腔积液、空洞和肺门淋巴结病变。2. 肺部 CT 检查有利于发现早期轻微病变或与心影和(或)大血管重合的病变。综合临床资料莫让疑似病例漏网(一)诊断目前SARS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和特殊实验室检查进行 综合判断。临床症状和肺部影像改变是诊断的基本条件。流行病学有明确证据是临床诊断的 最重要支持依据。对病情演变、抗

6、菌疗效和病原学指标动态观察,有重要的诊断意义。1临床诊断对于有流行病学依据、临床症状、肺部X线改变,并能排除其他疾病者, 可作出SARS临床诊断。2. 确定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若分泌物 SARS-CoV RNA检测阳性,或血清 SARS-CoV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则可作出确定诊断。3. 疑似诊断 对于缺乏明确流行病学依据,但具备其他 SARS 支持证据者,可作为 疑似诊断,需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追访,并作病原学检查。对有流行病学依据及临床症状, 尚无肺部影像学变化者,也应作疑似诊断,需动态复查胸片或胸部CT, 一旦肺部病变出现, 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可作出临床诊断。4. 医学

7、隔离观察 对近2周内有与SARS患者或疑似SARS患者接触史,但无临床表现 者,医学隔离观察2周。(二)鉴别诊断1.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病程短,有自限性,卡他症状明显,一般无呼吸窘迫 症状等特点可与 SARS 鉴别。必要时检测流感病毒 RNA。2. 细菌性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其特点为突然发热,咳脓性痰,痰可带血性或铁锈 痰,肺部 X 线检查多为节段性或大叶性浸润阴影。血象升高、抗生素治疗有效等特点可与 SARS 鉴别。3. 传统的非典型肺炎 主要由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肺炎军团菌引起。临床表现和 SARS 十分相似。支原体肺炎和衣原体肺炎症状一般较轻,多有较严重的干咳,使用大环

8、内 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疗效较好。军团菌肺炎有一定的传染性,症状可较重,可有呼吸窘迫, 常带有血性痰。可用血清学和微生物病原体培养协助诊断。强调“四早”防大于治(一)预防1.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对临床诊断患者及疑似患者分别收入不同病房进行严格 隔离或医学观察,禁止探视及患者间接触。切断传播途径目前采用室内通风、个人防护、紫 外线和消毒剂消毒等综合措施。其中个人防护要求:基本防护防护对象为从事诊疗活动 的所有医、护、技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加强防护防 护对象为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处理的医务人员;发热门诊,SARS病区工作人员;转运疑 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相关人

9、员。着装要求:基本防护基础上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用品。隔 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防护镜:有体液或其它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外科口罩:进入传染 病区时。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粘膜的操作时。面罩:有可能被病 人的体液喷溅时。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严密防护防护对象为进行有创操作的医护人 员。要求:加强防护基础上,使用面罩。2. 保护易感人群 SARS 疫苗在研制中。3. 疫情报告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各级医院发现SARS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后,应立 即电话报告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并在2小时内填写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 报告卡,由所在区县CDC将疫情信息录入信息报送系统。(二

10、)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强调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1. 一般治疗及对症处理 卧床休息,高热量流质饮食;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用 力和剧烈咳嗽;定期复查胸片(早期间隔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体温38.5者,可 物理降温、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毒血症状严重,体温38.5C持续48小时不退者,可适当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 低氧血症的治疗有气促表现,血气分析PaO2v70mmHg, SaO2v93%,应予氧气 疗法。可通过鼻导管、鼻塞、面罩、氧帐给氧,吸入氧流量约25L/min。据患者神志、紫 绀程度和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吸氧浓度,吸入氧浓度-21+4X吸入氧流量(L/min

11、)。若经 上述治疗仍不能改善PaO2、PH和SaO2,要及时考虑采用机械通气。首选无创机械通气, 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方法等。有肺大泡、气胸或纵隔 气肿、血压明显降低等是无创机械通气的禁忌证。无创通气无效时,选用有创通气,应在 ICU 进行。3. 激素治疗 早期应用对减轻中毒症状、减少肺部渗出及损伤有一定作用,对后期肺纤 维化也可能有改善作用。但激素使用时机、剂量、停用时间均应个体化。首选甲基强的松龙 (半衰期较短),40320mg/天,分12次静脉点滴或肌注,减量宜在症状、胸片好转后及 时减量,每34天减半量。注意检测血压、血糖、电解质变化,保护胃黏膜,儿童患者慎 用。4. 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尚未发现有确定疗效的抗病毒药物,仅作辅助治疗。抗菌 药物对于SARS病毒无效,但重症患者继发细菌感染需使用。以下情况之一可使用:a白细胞 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b.咳脓痰、黏脓痰或脓血痰;c.痰培养出现有意义的细菌生长;d. 有COPD基础疾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0内酰胺类等。重症患者后期可出现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及霉菌感染,可分别选用万古霉素或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