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297004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301怎样才叫做功说课稿 勇华中学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功,功是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和体会: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学生常常容易会把生活中的“工作”“做工”与物理学中的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没有做功,是哪个力在做功,因此本节内容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这节课是在前面所学简单机械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可以说是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延伸,又为以后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2、用。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并且功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另外教材中的情景图片,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了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和兴趣,体现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这节课需要用1课时来完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功的单位(J),了解1J的功大约有多大。2、过程与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判断物体有没有做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历史,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形成献身科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功的计算是即将学习的功率、机械效率的基础,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把利用W=FS进行简单的计算作为本节的重点。#s【教学难点】在尚未讲到能的转化概念之前功的定义是不容易清楚给出的,所以教材中没有对物理学名词“功”下定义,而是从汉字“功”的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说明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这样从“成效”出发引出力学里的“做功”,对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好处。学生常常把生活中的“做工”与物理学中的做功相混淆,分不清有没有做功,是哪个力在做功,因此,我把判断一个

4、力有没有做功作为本节的难点。二、学情分析+Ms?c1OXH物理,物理教学论坛,物 15岁左右的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之前学生还没有学习关于能的知识,在没有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特点,尽量使用身边常见的实物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m j cEt H/d4

5、S/w旭谷中国|初中物理因此这节课可综合应用学生体验、讲授和分组讨论并辅以讲练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中应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 复习提问(1)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 水平向右推桌子,推力的方向(3) 竖直向上提箱子,拉力的方向(4) 重力的方向2A|-X3r5 O物理,物理教学论坛,物理22221111 、关于新课的引入:我是从简单机械入手引入新课,因为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

6、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费距离。用笤帚扫地,手臂只需移动较小的距离就可使笤帚在地上扫过一大片,虽费力但省距离。通过对比学生会很自然的提出质疑: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呢?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探究,成为课堂的主人。2、关于功的概念的建立:我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斜面”这一活动,让学生测出拉力F、钩码重力G、小车通过的距离s和上升的高度h,记录在练习本上。在采集实验数据时,教师应强调:实验数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实验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因此实验数据应该客观、真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当学生根据

7、实验数据求出利用斜面做功Fs和斜面对物体做功Gh时,多数学生得出的结论是Fs略大于Gh,教师再从摩擦的角度去分析,若摩擦很小,则Fs近似等于Gh。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可能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从而引入功的概念。3、关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教学在引入功的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功的概念分析怎样才算做了功,学生根据已有的力学知识能够得出:物体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那就表示力做了功。从而得出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此时学生对功的定义,理解并不透彻。这时我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进行分析。(例如粉笔盒,学生课桌上的文具水桶等,特别是我提起水

8、桶从教室前走到后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利用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不仅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加深了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4、关于公式与单位的教学:在物理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在引导学生理解W=Fs各符号代表的物理意义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构建的物理公式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得出变形公式F=W/S和S=W/F,认识功的单位的规定:1J=1N.m 。并体验1J的功有多大。同时我在课堂中设计了练习题(投影仪),1 马拉着重2104牛

9、的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了500米,做了3105焦耳的功,求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2 一列火车以2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地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000牛,求这列火车行驶1分钟机车做了多少功。着重训练学生对公式及变形公式的运用,巩固学生对功的概念的理解。在介绍功的单位时,教师通过对焦耳的生平简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焦耳一、生平简介 焦耳,J.P.(James Prescott Joule 18181889) 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1818年12月24日生于索尔福。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

10、别感兴趣。后来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家。焦耳可以说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 1866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1872年1887年焦耳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塞拉逝世。5.功的原理;从简单机械知识入手,讲述功的原理。演示实验:使用杠杆能省功吗?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使用等,通过大量的事实表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从而得出功的原理。五、作业设计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我紧扣重点,难点,设计了以下题目:课后的、2、3、5三个计算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