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一.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29430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导学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兰亭集序导学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导学案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导学案一.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导学案一高一语文组 授课时间:教学设想知识与能力1、了解序文句法上骈散结合,以散为主的特色。 2、了解兰亭宴会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作者的人生情趣。 3、掌握重要实词“修、期、致、次”等。 4、背诵全文。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教学内容与步骤一、 导入新课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

2、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二、简析课题与作者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阴稽山阴(今浙江绍兴)。被人们称为“书圣”。其书法如其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代表着其最高书法成就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学生读注释(1)。教师补充: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

3、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书法作品兰亭集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兰亭集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请看93页的补白。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

4、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 癸( )丑 修楔( ) 流觞( ) 游目骋( )怀 趣( )舍万殊 齐彭殇( ) 会稽( )感慨系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 ) 通假字:趣舍万殊(通“趋”)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四、品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结合注释,熟悉文意3、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明确: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

5、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五、布置作业一、关键字词注音,默写癸 丑 修禊 流 shng 会稽急湍 骋 怀 形骸嗟悼 虚 dn 彭 shng 若合一契二、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2、虽趣舍万殊 三、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 2、亦将有感于斯文 3、引以为流觞曲水4、所以游目骋怀四、解词1、足以极视听之娱 2、是日也,天朗气清3、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少长咸集 5、茂林修竹 6、及其所之既倦 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足以极视听之娱 9、向之所欣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