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284590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凸透镜成像中考真题汇编(二一三年福州市)9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照相机 B老花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2013年武汉市)16.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雅安市二一三年)15. 张宁用图8 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8 乙时, 在光屏上可成

2、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 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雅安市二一三年)22. 在图13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 其矫正是图( )(2013年浙江省)22杭州某些路口装有语音自动提示系统,其工作过程是一旦行人或骑车者 在闯红灯时,摄像头即拍下照片,然后将信号传输到语音提示系统,发出 声音,提醒行人或骑车者。 (1)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相当于一个 透镜;(2013年福州市)9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

3、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照相机 B老花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泰安市二一三年)7.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中心25cm处,物体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2013年安徽)18.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老师要求他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所成的像。实验时,他将点燃的蜡烛移到物距为5cm处(如图),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只有光斑(图中未画出)。(1)下列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或“C”)。A.光斑是烛焰所成的实像 B. 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 C. 光斑

4、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2)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乐山市2013年)3.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2013年苏州市)22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 (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

5、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时,成 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泰州市二O一三年)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透镜_(选填“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_。(2013山西中考物理)20、小明组在做“探究凸透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凸透镜焦距f=5cm。 (1)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器材是 。(

6、2)调整后将蜡烛向右移动5e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移动后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3)如果小明取下光屏,从光屏原来的位置正对凸透镜 (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黄石市2013年)28下列光学仪器成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 B平面镜C投影仪 D放大镜(2013年上海市)24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14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5) 高度。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

7、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 (6) 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7) 厘米。(成都市二0一三年)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一动到如图26所示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

8、的像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应移动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湖北省襄阳市2013年)26王军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作业本的空白纸上。根据王军的实验情况,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_,所成的像是_(填成像的性质) (2013年中考呼和浩特)11.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l)你认为正

9、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A.O到10厘米 B10到25厘米 C25厘米到极远处 D10厘米到极远处(2)远视眼是来白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 (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而放一个如上图 (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鄂州市2013年)2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 C蜡烛在a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15在用焦距为10cm的

10、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脸中:(1)如图1l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其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当烛焰距凸透镜6cm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四川省自贡市2013年)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

11、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2)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2013年广州市)3.如右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 B.如果看远处是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

12、外拉一些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江西省2013年)22.【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2)如图17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A.只需要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B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井在同一直线上。其中说法 正确(填序号)。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13、:【分析与论证】(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2)如图18所示,光屏应移至 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3)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 观察(填“左”或“右”)。4)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28.(5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9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如图20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调整(选填“上”或“下”)。(

14、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选填“变大”或“变小”)。cm5060图19图20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8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一定是倒立的像 D一定是正立的像(扬州市2013年)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上/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左/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