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277879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快乐学习,尽在苏州中学网校2006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炫耀 舷窗 离弦之箭 玄妙绝伦 B. 歼灭 虔诚 潜移默化 阡陌纵横C. 委蛇 颐养 怡然自得 甘之如饴 D. 伉俪 坑骗 引吭高歌 沆瀣一气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振撼 放诞无礼 敛声屏气 安详B. 必竟 幅员辽阔 视若草芥 焦燥 C. 迂讷 莫衷一是 迷天大谎 至使D. 潦倒 仗义执言 貌合神离 申诉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能 一个人,不读

2、书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当然要读好书。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 ,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近年电讯事业发展迅速,大城市、中小城市,_偏僻的农村,居民普遍安装了电话。A. 造就 艰涩 轻盈 乃至B. 造就 艰深 清莹 乃至 C. 成就 艰深 轻盈 以至 D. 成就 艰涩 清莹 以至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 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对死亡却讳莫如深,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C. 20世纪,在人类深

3、入广泛地探讨科学奥秘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巧夺天工的技术奇迹。D.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签订包税制的契约,结果弱中央强地方的格局开始出现,并渐成尾大不掉之势。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遗憾的是,雷锋、焦裕禄这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英雄,对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是那么邈远、陌生了。 B. 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时间拖得越久,侦破工作的麻烦就越大,专案组决定,立即采取行动。C. “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的登陆成功,标志着太空的人类探索进入一个新阶段。D. 为繁荣杂文创作,本刊届时将邀请界内嘉宾举行庆典暨杂文笔会,切磋杂文创作、杂文编辑工作及其市场走向。6. 下列有关文

4、学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明清时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过去的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这期间出现的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再创作的。B. 蒲松龄,明末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他用一生心血创作了聊斋志异。郭沫若称赞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即“记”,“异”就是“奇异的故事”。C. 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矛盾冲突,话剧剧本与冲突的关系更为密切。比如曹禺雷雨中,夫妻、父子、兄弟成仇,兄妹乱伦,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失去了常态,而

5、又难分难解,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作品因此有了深厚的意蕴。D. 戏剧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很多的种类。从表演形式上来区分,有话剧、舞剧、歌剧多幕剧等。从内容的性质区分,有历史剧、正剧、悲剧、儿童剧等等。7. 下列句子中,每句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虫跃去尺有咫B. 折过墙隅,迷其所往昂其直,居为奇货C. 尔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又嘱学使,俾入邑庠D. 手裁举,则又超而跃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宫中尚促织之戏 尚:崇尚径造庐访成 造:建造细疏其能 疏:陈述 窥父不在,窃发盆 发:发现蹑迹披求 披:拨开成益愕,

6、急逐趁之 趁:趁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差错审谛之 审:察看A. B. C. D. 9.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青麻头伏焉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B. 又劣弱不中于款 上于盆而养之C. 留待限期,以塞官责 思试之斗以觇之D. 成然之 俨然类画10. 对下列加点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岁征民间试使斗而才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益奇之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大喜,笼归成然之裘马扬扬A./ B./C./ D./11. 下列各句中,与“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 又试之鸡 D. 既而

7、得其尸于井12.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隐藏着自己的心事。 B.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蟋蟀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象给主人报捷一样。C.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所以皇帝走一大步一小步,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D. 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在它的右边的。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9题。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天统中,出除信州刺史,

8、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9、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紬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人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北齐书袁聿修传1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除信州刺史 除:拜官 B.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许:称赞C. 存问来往 存:慰问

10、D.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 匹:相比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B. 同在一院,因成交友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C. 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D. 一日之赠,率而不思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15. 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御史)解代还京 B. 竞欲远送(聿修)C.(彦深)门生藜藿 D. (邢劭)遣送白紬为信16.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在尚书十年,未受

11、升酒之馈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瓜田李下,古人所慎A.B.C.D.17.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在北齐历任清要之职。 B. 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立碑,同时为文以记述他的德政。C. 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D. 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径兖州,旧友邢劭派人赠送白紬,聿修退还不受。18. 用“/”给下

12、面文言文断句。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1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_三、20.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 ,禾生陇亩无东西。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但愿长醉不复醒。陈王昔时宴平乐, 。主人何为言少钱, _。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既其出,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4题。红楼梦启示录(节选)王 蒙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