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26941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翻译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文翻译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言文翻译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言文翻译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教案1、贯彻考试阐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原则,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引学生掌握好中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措施技巧。【教学重难点】 1、抓核心词句(核心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2、掌握解题环节、翻译措施,学以致用。、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构造、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教学环节】一.课堂导入文言文的阅读离不开翻译,高考中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所占的分值也较大,而考生平均得分多为分值的一半,可见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那么如何才干有效地提高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好

2、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措施技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精确体现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漏掉、不增译。“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体现规定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相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贯彻,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体现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体现原句的意思,在忠于乐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解决原文的句子构造。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体现不了原文意旨的状况下

3、,才在有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三、文言文翻译措施 1、翻译的基本措施是“对”,即“对译”,规定逐字逐句的贯彻。 如:古(古代)学者(求学的人)必(一定)有(有)师(教师)、具体措施为“换”、“留”、“删”、“补”、“调”五字诀留:就是保存文言文中某些基本词汇及专有名词。其中专有名词涉及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国号、庙号、谥号、书名、器物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等都保存不译,与现代汉语体现一致的词语可保存。换:就是用现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汇。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等。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如发语词“夫”、“盖”,某些助词,如

4、衬音助词“之”,陈述语调助词“也”,提顿语调助词“者”,某些承办连词“而”“以”以及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等,它们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贯彻,只要不影响语调,就可以删去。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或隐含的内容。如句中省略的主、谓、宾以及介词“于”、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调:就是调节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翻译时把这些倒置成分调节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体现习惯。前三种措施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措施是用于调节文言文特殊句式导致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四. 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环节:(一)总体分五步: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5、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第三步: 理清句式、调节语序第四步 草拟底稿、连词成句第五步: 调节至答卷(二)分步解析:第一步:通读语句、整体理解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种字一种字的去抠,会浮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并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本。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这一步是核心,由于高考挑出来让考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种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核心。此外,每个人由于状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种字是她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主线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先用

6、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解释词语时,可以用下面的措施:1、通过字形推知字义。(如:“身虽瘁臞,犹未有益。”的“瘁臞”。)2、通过组词来解释词义。即以文言本字为核心,多组几种有关的词。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词义,常常会故意想不到的好效果。3、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来推知词义。(如:公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其中“择”字的解释可以结合句意,参照下文的“除”字来翻。)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节语序有诸多状况下,由于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诸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因此,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要掌握如下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谓倒置句宾

7、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被动句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体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第五步: 调节至答卷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调节,然后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总结规律:做翻译题的时候,应当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核心想考察你哪些地方。要抓住翻译的两个核心点:一是核心词,二是特殊句。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构造推断五文言句子翻译措施:(一)“留”字诀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种句子: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晋太原年间

8、,有一种武陵人以捕鱼为生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保存法保存古今意义完全相似的某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课堂练习: 南阳刘子骥,崇高士也。【南阳刘子骥,是品德崇高的人士。】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宋仁宗)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二)“换”字诀l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种句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子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替代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尚有某些

9、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当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课堂练习:l 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译:先帝不由于我身份卑微、见识浅陋,委屈了自己减少了身份(前来拜访我)。因此遣将守关者,备她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我)差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因素,是防备其她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三)“补”字诀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句子: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以示玉人,玉人觉得宝也。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长或补充某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课堂练习: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见渔人,( )乃大惊,问(

10、 )所历来。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四)“删”字诀虚词,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乎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相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者也”是文言文常用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达判断语调。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句首尾的语调词、连词、副词。如:果然鹤也。l 课堂练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五)“调”字诀文言文特殊句式。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节语序。例如:何以战?(宾语前置)您凭借什么应战呢?还自扬州。(状语后置)从扬州回家。 课堂

11、练习:孔子云: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甚矣,汝之不惠!四、教师归纳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歌熟读全文,领略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贯彻。切勿漏译,精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存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调节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五、布置作业(见附卷)附卷: 课外综合练习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她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助,既援

12、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纺:系范氏富,盍已乎!(2分) 译: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分) 译: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 译: 2、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把下面一段文言

13、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译: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译: 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曾子衣敝衣以耕。 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