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涉及天文、地理).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26421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涉及天文、地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灾害(涉及天文、地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灾害(涉及天文、地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灾害(涉及天文、地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灾害(涉及天文、地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害(涉及天文、地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涉及天文、地理).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灾害一、因天文事件导致的各类稀少奇异现象:由于星系交汇,导致地球在一年四季,遭遇各种风、雨、雷、电、雪、冰、霜、冻、旱、涝、龙卷风、台风、风暴、海啸、阴霾、沙尘暴、火山喷发、泥石流、雪崩等极度天气和气象地质灾害。1、耀斑:太阳耀斑(Solar flare)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认为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常在黑子群上空)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太阳色球层中一声爆炸,地球大气层即刻出现缭绕余音。耀斑爆发时,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到达地球轨道附近时,

2、将会严重危及宇宙飞行器内的宇航员和仪器的安全。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使它失去反射无线电电波的功能。无线电通信尤其是短波通信,以及电视台、电台广播,会受到干扰甚至中断。耀斑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层大气作用,产生极光,并干扰地球磁场而引起磁暴。此外,耀斑对气象和水文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2、磁暴磁暴即当太阳表面活动旺盛,特别是在太阳黑子极大期时,太阳表面的闪焰爆发次数也会增加,闪焰爆发时会辐射出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及高能量的质子和电子束。其中的带电粒子(质子、电子)形成的电流冲击地球磁场,引发短波通讯所称磁暴。磁暴时会增强大气中电离层

3、的游离化,也会使极区的极光特别绚丽,另外还会产生杂音掩盖通讯时的正常讯号,甚至使通讯中断,也可能使高压电线产生瞬间超高压,造成电力中断,也会对航空器造成伤害。3、射线由各种放射性核素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反应堆工程中常见的有的射线、射射线、射线和中子射线。射线的种类及特性1. 射线(伽马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波长很短(0.001-0.0001nm),穿透力强,射程远,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而且剂量比较均匀,危险性大,必须屏蔽。 射线是原子衰变裂解时放出的射线之一。此种电磁波波长很短,穿透力很强,又携带高能量,容易造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断裂进而引起细胞突变、造血功能缺失、癌症

4、等疾病。但是它可以杀死细胞,因此也可以作杀死癌细胞,以作医疗之用。 1900年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Paul Ulrich Villard)发现,将含镭的氯化钡通过阴极射线,从照片记录上看到辐射穿过0.2毫米的铅箔,拉塞福称这一贯穿力非常强的辐射为射线,是继、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 2.X射线波长介于紫外线和射线间的电磁辐射。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波长比射线长,射程略近,穿透力不及射线。有危险,应屏蔽(几毫米铅板)。 3. 射线也称为“甲种射线”。是放射性物质所放出的粒子流。它可由多种放射性物质(如镭)发射出来。粒

5、子的动能可达几兆电子伏特。从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方向,可知它们带有正电荷。由于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通过物质时极易使其中的原子电离而损失能量,所以它能穿透物质的本领比射线弱得多,容易被薄层物质所阻挡,但是它有很强的电离作用。从粒子的质量和电荷的测定,确定粒子就是氦的原子核 4. 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32P、35S等)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在空气中射程短,穿透力弱。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射线、x射线强。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0/-1e,贯穿能力很强,电离作用弱,本来物理世界里没有左右之分的,但射线却有左右之分。在衰变过程当中,放射性原子核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转变为另一种核,产物中的

6、电子就被称为粒子。在正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在“负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即粒子。 5. 中子不带电的粒子流。辐射源为核反应堆、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在原子核受到外来粒子的轰击时产生核反应,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中子按能量大小分为:快中子、慢中子和热中子。中子电离密度大,常常引起大的突变。 目前辐射育种中,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 6. 紫外光或是称为紫外线,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辐射。核酸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后,呈激发态,使有机化合物加强活动能力,从而引起变异。可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 7. 激光二十世纪

7、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光源。 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由于它方向性好,仅0.1左右偏差,单位面积上亮度高,单色性好,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导致原子、分子能态激发或原子、分子离子化,从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 最常用的射线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和伽马射线,统称电磁辐射。各种射线,由于电离密度不同,生物效应是不同的,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必须选择适当的射线,但由于射线来源、设备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目前最常用的是射线和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是由源自外层电子引起。伦琴射线由内层电子引起。射线是由原子核引起。5、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

8、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辐射按伦琴/小时(R)计算。辐射以电磁波和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放散。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一般受到电磁辐射污染会引起头疼、失眠、心率不齐等中枢神经的问题。同时,对于有些人的眼睛可能产生影响,出现视力下降、皮肤病等现象,重的还有可能致癌。对于孕妇可能导致流产,安装了心脏起博器的老人尤其要注意。如何应急避险核辐射 应急状态下为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和公众可能接受的核辐射剂量可采取一定的应急防护措施,如隐蔽、撤离、服碘防护、通道控制、食物和饮水控制、去污,以

9、及临时避迁、永久再定居等。 隐蔽是指人员停留在或进入室内,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以减少烟羽中放射性物质的吸入和外照射,并减少来自放射性沉积物的外照射。撤离是指将人们由受影响地区紧急转移,以避免或减少来自烟羽或高水平放射性沉积物引起的大剂量照射。该措施为短期措施,预期人们在预计的某一有限时间内可返回原住地。 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释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况下,还可实行服碘保护,即服用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以降低甲状腺的受照剂量。服用稳定碘产生负效应的危险,对单次服用而言很小,但随服用量增加而增加。6、极光(Aurora或Polar light或Northern light)出现于星球的高磁纬地区上

10、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而地球的极光,由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太阳风。这三者缺一不可。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二、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 1、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焚风现象是由于湿空气越过山脉,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时增温,使气团变得

11、又干又热。因而气团所经之地湿度明显下降,气温也会迅速升高)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4)龙卷风: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两股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2、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

12、的现象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 (8)拉尼娜。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3、洪水灾害(4)冰凌洪水;河流中因冰凌阻塞和河道内蓄冰、蓄水量的突然释放,而引起的显

13、著涨水现象。它是热力、动力、河道形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二) 滑坡。滑坡上的

14、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三)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甭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

15、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大爆破之后。西南地区为我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5、地震灾害(1)构造地震;(2)陷落地震;由于地下水溶解了可溶性岩石,使岩石中出现空洞并逐渐扩大,或由于地下开采形成了巨大的空洞,造成岩石顶部和土层崩塌陷落,引起地震,叫陷落地震。地震能量主要来自重力作用。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6、农作物生物灾害(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小麦病害、玉米病害等。(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水麦虫害、玉米虫害等。(3)农作物草害。(4)鼠害。 7、森林生物灾害(1)森林病害:(2)森林虫害;(3)森林鼠害:洪涝及其它灾害(一) 雨涝。雨涝是指大范围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洪水泛滥,致使农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设施等遭到淹没的洪涝灾害,以及低地积水难排,造成作物减产失收的渍涝灾害。 (二) 洪水。洪水灾害是指水流脱离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