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技术分析真伪辩.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2606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技术分析真伪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证券技术分析真伪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证券技术分析真伪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证券技术分析真伪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技术分析真伪辩.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证券技术分析真伪辩摘要:随着股票市场的升温,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在我国一度风靡,关于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的真伪性也同时在业界引起贬褒不一的广泛争议。本文从技术分析的三大基本假设出发,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真伪 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方法常为技术派人士和投资分析爱好者们所津津乐道。那么,什么是技术分析呢?技术分析真能准确地预测市场未来的行为吗?本文通过对技术分析的基础三大基本假设真伪性的探讨,对技术分析具体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提出了质疑进而分析了相关的原因。 一、技术分析是通过对市场过去和现在行为的研究,运用一系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出一些典型的行为,并据

2、此预测证券市场的将来变化。其特征表现为:(1)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的数据是成交价格和成交数量。它认为这些数据昭示了市场未来变化的某些规律。(2)大量采用统计指标和图形方法。历史资料毕竟是零乱的,并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通过一定方法对历史资料的加工,可使其中揭示未来变化的成份更加明显。(3)许多技术分析方法包含着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定量分析。 技术分析方法能否正确预测市场未来的行为,或者说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到底是真是伪,这要从被技术分析者奉为经典的三大基本假设说起。即技术分析的前提是三大基本假设,如果这三大假设被推翻,则技术分析将变得毫无意义。技术分析的三大基本假设如下: (1)市场行为涵盖一

3、切信息。这一假定的基本含义是证券价格的每一个影响因素都完全、充分地反映在证券价格之中。(2)价格沿趋势线移动。这一假定的基本含义是,证券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上涨或下跌,在将来一定时间内,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改变这一趋势,价格将沿袭过去的变化趋势。(3)历史会重演。这一假设的含义是投资者过去的经验是他制定投资策略的参考。初看三大假设,似乎有些道理。但仔细斟酌,就有给人以勉强的感觉。 对于第一个假设“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笔者感到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市场行为涵盖了一切信息还是一切信息形成了市场行为?如果市场行为涵盖包容了一切,那么它只是包容消化了过去的一切。对未来的一切,它又如何包容涵盖

4、呢?可见,这个假设难以令人信服。 第二个假设“价格沿趋势线移动”,笔者觉得可以用一个贴切的“赌大小”例子加以反驳。赌者在押大小时,如果结果连续出现八次大,第九次他是该在“大”上下注,还是在“小”上下注?如果在“大”上下注,他就是顺应趋势者。否则,即没有顺应趋势。根据技术分析的假设,顺应趋势则结果对赌者有利。但很显然,赌者押“大”的胜率仍然只是50%,而不会由于趋势的关系影响他的胜率。换言之,市场未来的走势是随机的,而不是由技术分析中有趋势的图形决定的。 第三个假设“历史会重演”似乎更加勉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告诫“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历史不会简单的重演,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差异

5、,你如何断定市场走势它就会重复?姑且假定证券价格连续两次都是假突破,那么第三次突破来临时,它是会继续重演历史呢,还是要翻开新的一页?显然,按技术分析的假定,第三次突破当然是“假突破”。但为何“真突破”的例证多不胜数?这又当作何解释? 如此看来,技术分析之三大假设有待商榷了。二、 有鉴于此,我们对技术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产了怀疑。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一判断,笔者退一步设想,即我们不对三大假设的真伪追根究底,而假定上述三大前提条件是完全成立的。那么,在此情形下,技术分析方法对于具体投资实践的指引效果到底如何呢? 众所周知,建立在三大假设基础上的技术分析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K线分析、切线分析、

6、形态分析、指标分析和波浪分析等五类主要方法,具体细化的方法据称已不下数千种。但遗憾的是其具体的实践效果并不尽人意。我们有太多的例证可以说明技术分析选股失灵的无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技术分析方法已成为大众化的投资方法。技术分析方法传入我国的初期,由于掌握这一方法的投资者不多,我国技术分析的先期实践者们在每日收盘后便用手工绘制图表和计算指标,其结论用以指导投资效果尚能呈一时之勇,这也使得证券营业部陆续引入技术分析软件并提供给相关客户。但在投资大众广泛了解技术分析方法并遵循这一方法进行操作时,投资者之间技术分析上的相对优势便消失了,结果是很少有人能通过掌握技术分

7、析方法赢利或减少亏损,于是,投资者开始察觉技术分析方法不灵了。 (2)市场操纵者逆技术操作。在投资者广泛熟悉崇尚技术分析方法的当今,市场操纵者往往挟资金优势并利用这一特点逆技术操作,在技术分析方法提示买进时大量卖出,在提示卖出时大量买进,甚至操纵价格使之完全符合技术分析方法的要求。操纵市场的最大难点是缺乏交易对手,而技术分析方法却起到诱使投资者掉入空头陷阱或多头陷阱的作用。 (3)突发性的政策变动。政策对股市调控的目标当然是稳定和有序。政府既不愿看到股市低迷而导致国企筹资目标无法实现,更不愿因股市投机过度而产生类似于东南亚各国的金融风暴,由此决定了政策调控的方向是逆市场走势的。如此也限制了技术

8、分析方法的发挥。 (4)市场容量的不足。市场容量越大,市场操纵者逆技术操作的成本就越高,其操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市场容量越小,市场操纵的成本就越低,操纵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即市场容量的不足促使操纵者更轻松地逆技术操作,从而导致技术分析方法的失灵。当然,除上述因素,上文所分析的技术分析三大假设的真伪问题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技术分析欠效、失效的原因也可以从其他方面得到求证:(1)如果投资专家确实能准确预知证券价格,假定他是理性人而非利他者,他将会自行买卖证券而不是为他人提供咨询服务。专家所以为他人投资证券提供咨询服务,是因为其所得大于他自行从事证券投资的收益。(2)如果确实存在一种方

9、法可准确预测证券价格,当投资大众广泛知晓并遵循这一方法时,这种方法必将失效。没有任何规则可循才是股票市场的唯一规则,这就是股票市场的二律背反。即是说,如果某一方法能预测证券价格明天会上涨,投资者为什么要等到第二天才买进呢,他会在当天迫不急待地买进,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当天买进,证券价格第二天将会下跌。 结论和前提也是矛盾的。两分地看,观察过去的走势对投资者的交易是有正面引导作用的,因为技术分析侧重于历史信息的梳理和过去经验的总结,人脑可以借鉴这些内容。虽然最后的结果可能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它。正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证券价格犹如一个漫无目的的醉汉”,技术分析虽然起不到掌控“醉汉”的作用,但至少能让投资者靠近“醉汉”、逐步了解“醉汉”。 然而,投资毕竟是投资,是由“赢利”来说话的。对于投资者而言,赢利不是掌握一些技术指标、公式就可以在股市中获取这么简单。既然技术分析没有帮助投资者获利,那投资者就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是自己的水平不行,还是这些理论根本就不适合于自己? 找回迷失在证券技术分析中的自我,这是每个理性的投资者(尤其是技术分析爱好者)所应当考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