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销项税额计算需谨慎-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3259478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转内销-销项税额计算需谨慎-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出口转内销-销项税额计算需谨慎-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出口转内销-销项税额计算需谨慎-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口转内销-销项税额计算需谨慎-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转内销-销项税额计算需谨慎-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出口转内销 销项税额计算需谨慎-财税法规解读获奖文档盛晖公司是一家生产节能灯具的出口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各地。该公司部分原材料采用保税进口的方式进来,生产之后再出口销售。2016年8月该公司纳税自查时发现,2015年有一笔保税料件报关出口收入漏报,发票金额为1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0万元。因为已过了申报期限,为避免产生滞纳金,所以该公司在所属期8月进行纳税申报。出口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620÷(117%)529.91(万元)销项税额529.91×17%90.08(万元)该公司计算的销项税额是否正确?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

2、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规定,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适用征税政策计算公式: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耗用的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金额)÷(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出口货物若已按征退税率之差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已经转入成本的,相应的税额应转回进项税额。(1)出口货物耗用的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金额主营业务成本×(投入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均为不予退(免)税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的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当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大于不予退(免)税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金额时,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为不予退(

3、免)税的进料加工出口货物金额。(2)出口企业应分别核算内销货物和增值税征税的出口货物的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未分别核算的,其相应的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进料加工手册海关核销后,出口企业应对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进行清算。清算公式为:清算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实际保税进口料件总额退(免)税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进料加工副产品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若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与各纳税期扣减的保税进口料件金额之和存在差额时,应在清算的当期相应调整销项税额。当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总额大于出口货物离岸金额时,其差额部分不得扣减其他出口货物金额。根据上述文件规定,保税进口料

4、件生产的出口商品转内销可以扣减出口货物耗用的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金额,假设该公司该笔出口货物耗用的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金额是5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涉及的销项税额计算如下:出口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620500)÷(117%)102.56(万元)计算销项税额102.56×17%17.44(万元)该公司由于没有正确运用税收法规,导致多计算销项税额72.64万元(90.0817.44)。结语:税务筹划做为企业集团的一项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财务人员所认可并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远不止本文上面所提到的内容,因此,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我们一定要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树立合法税务筹划观念,深入研究税法规定,充分领会税法精神,做到合理筹划并纳税,以达到合理运用企业有限的资金,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稳定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的风险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风险管理措施,为税收筹划的成功实施做到未雨绸缪。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编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