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松茎象防治(简要).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25785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氏松茎象防治(简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萧氏松茎象防治(简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萧氏松茎象防治(简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萧氏松茎象防治(简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萧氏松茎象防治(简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萧氏松茎象防治(简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氏松茎象防治(简要).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萧氏松茎象防治分布:江西多数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寄主:湿地松、火炬松、华山松和马尾松。危害状:主要是以幼虫侵入树干基部或根颈部蛀害韧皮组织,严重时切断有机养份输送,导致树木死亡,其危害湿地松还造成大量流脂,进而降低松脂产量。不同的寄主其幼虫排出的粪便的形状、颜色以及残留的部位不同。湿地松上的排泄物稀酱状,紫红色或花白色,从根茎的地面上溢出或流淌在树皮的表面;而火炬松,马尾松上的排泄物呈粉状或条块状,白色或黄褐色。多落在树根茎处的地面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3.7-16.6mm,宽5.8-6.2mm;呈长椭圆形,黑色。全身披稀疏短黄毛。 卵 椭圆形,长1.8-2.2mm,宽

2、0.8-1mm,初乳白色,有光泽和粘性,后黄白色。 幼虫 乳白色或米黄色,老熟幼虫长19mm,宽7mm,头棕黄色,口器黑色,平时多弯曲成“C”字形。 蛹 长15.7-18.5mm,宽7-8.4mm,初乳白色,后黄褐色。头顶和腹部各节有稀疏的黄褐色茸毛,腹末两侧有一对大而尖的刺突。 二、生物学特性(二)生活习性 幼虫 幼虫孵出三天后,即蛀食寄主树干的皮层,在表皮下形成一条通道,虫体在不规则的虫道内可自由转弯,横向或上下蛀食,粪便大部分排出树皮下外。伴随蛀食的排粪,树脂大量外溢。如当年虫道绕树一周(切断形成层),树即枯死,一般危害湿地松比火炬松和马尾松都高。 注:湿地松、火炬松个别危害高度可达1.

3、7-2m。 成虫 1、出孔和补充营养:3月份,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成虫便咬破羽化孔钻出蛹室活动。出孔多在12时至21时。补充营养以活立木幼嫩树皮为主,其它物质极少取食。成虫耐饥平均45.8天,最少23天,最长55天。2、活动与趋性:成虫在气温3以下不活动,4-10个别微动,11-26活动正常,一天中以10-22时活动多,23时至次日9时一般不活动。成虫飞翔力弱,一次飞0.3-1.5m远,成虫活动主要是爬行,每次可爬0.3-1.2m。成虫不趋光,不趋糖、酒、醋和油脂气味。雌雄性比近似1:1。交尾一般隐于根颈树皮缝内。3、产卵和孵化:4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中旬产卵盛期,9月下旬产卵结束。成虫在产

4、卵前预先用嗵在树皮上打一洞,洞直径2mm,深3mm,一洞产一卵,产后咬破皮屑堵塞洞口。每夜产一次一粒;平均产卵27粒/头,最高48粒/头,最少1粒/头。产卵与气温关系密切,常温下突然遇雨或低温,停止产卵;7月-8月,气温高达27以上时,产卵少,且产出的卵孵化率低。产卵高度因寄主而异,湿地松产卵部位高,一般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因而湿地松危害高度比后者高。产卵高度与树龄亦有关系,同一树种,幼树产卵在根颈,大树产卵部位升高。这些都与树皮的厚薄有关。成虫产卵全部在活立木上,枯立木或伐木上不产卵。5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下旬是产卵高峰期。6月上旬、下旬是卵孵化高峰期。4、寿命:一般成虫寿命平均248天(

5、从羽化到死亡),最长442天,最短94天,雌雄成虫在4-8月份自然死亡多,各自死亡数占总数的10%以上,7月份最高死亡率为26.9-28.7%。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与寄主的关系:湿地松的危害株率平均为32%,最高年份达62.5%。不仅被害率高,平均虫口也大,每株2-3条虫,最多达11条,危害密度较高的土块(社上闪板冲)出现小片松树死亡;火炬松被害小于湿地松,被害株率平均13.7%,最高年份达26.7%,个别幼林有单株死亡;马尾松的危害较稳定,平均被害株率11.5%,最高年份12.3%,未见枯死单株。 2、与不同树种不同林龄的关系: 3年生以前不受害,9-13年生林龄被害最重,4-8年生

6、其次,14年生以上被害减轻。 3、与不同树种不同林分的关系:湿地松、火炬松和马尾松均以混交林受害轻于纯林。 4、与不同树种及坡位的关系:该象甲在国外松上的危害往往上坡高于下坡和中坡;而马尾松则相反,下坡受害高,上坡轻。 5、与海拔及天敌之间的关系:海拔500米以上发生较少,一般危害率3.5%,海拔500米以下区域发生较多;此虫目前天敌发生种类不多,成虫期有白僵菌,寄生率为21%。幼虫和成虫有小寄生蝇和小蚂蚁,但后者寄生捕食率极低。四、防治方法:目前防治主要以人工捕捉为主,组织专业队伍或由护林员、采脂工分别于3-5月和10-11月,在受害树找有新鲜的虫粪流脂排泄孔,用利器从排泄孔深入到树的韧皮部

7、顺蛀道进行跟踪捕捉幼虫和蛹室的成虫。此外,通过营林措施清除寄主基部周围的杂草和灌木等,破坏萧氏松茎象发生的小生境,也能达到抑制害虫繁衍的效果;通过无纺布(生物农药)和毒绳法(化学农药)杀死沿树干上下的萧氏松茎象成虫也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1、营林措施:清除寄主基部的杂灌,破坏萧氏松茎象生存环境;2、预防措施:在成虫产卵前,采取药用白涂剂涂干可有效地防止其产卵。白涂剂配比是生石灰1,水3,食盐0.03,叶虫散粉剂0.015。 3、人工清理虫害木:每年8月到第二年3月上旬,用刀剥开幼虫化蛹处或流脂团,捉杀蛹、成虫或幼虫可控制该虫的危害。9月份是幼虫化蛹盛期,蛹是白色,易于发现,此期处理蛹工效高;清理成虫要在3月上旬以前进行,晚了成虫出孔活动,难以找到。人工清理虫害木有良好的效果。4、物理防治:安装诱捕器诱捕成虫;5、化学防治:用灭幼脲2号防治成虫;用杀虫双、氧化乐果、甲胺磷等内吸农药涂干。用氧化乐果或甲胺磷1000倍药液喷树干,防治3年前小幼虫效果达100%。 6、生物防治:在寄主杆部环绕白僵菌无纺布防治成虫附:萧氏松象生活史一览表 瑞金市森防站(编)4 萧氏松象生活史一览表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说明:+ 成虫;卵;幼虫;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