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量筒的移液新方法-瓶口分配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25685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取代量筒的移液新方法-瓶口分配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取代量筒的移液新方法-瓶口分配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取代量筒的移液新方法-瓶口分配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取代量筒的移液新方法-瓶口分配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代量筒的移液新方法-瓶口分配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事故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重庆高速公路事故的分析,采用了对事故多发路段的鉴别,选出12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现场勘察的措施,最后得出了结论,发现影响道路安全的因素和规律。关键词:重庆,高速公路,事故,对策1、引言 重庆高速公路整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由于重庆市多山、多河流、多雾等特殊的地理因素,重庆高速公路所建处多隧道、多桥,特殊的自然条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重庆高速公路的道路结构、道路线形、交通条件、路侧环境,针对重庆高速公路这些特点,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现场勘察,采用单、多因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重庆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典型路段进行具体、全面的原因分析,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以改善

2、重庆高速公路安全状况。 2、事故多发路段分析 21事故多发路段识别 事故多发路段的判定方法有多种,笔者采用移动步长法进行路段事故次数统计,运用累积频率法确定事故多发段的判断标准,累计频率法是基于统计学原理的一种方法,是以每一固定长度(通常1km)发生的事故次数为横坐标,以发生大于某一事故次数的累积频率为纵坐标,绘制累计频率曲线。以曲线突变点对应的事故次数为事故多发段的判定标准。 事故多发段的识别基本流程如下: (1)选定推进步长和固定路段长度; (2)按步长向前推进并记录相应固定路段长度范围内的事故次数: (3)记录每个固定路段长度对应的路段里程起始点; (4)根据路段起始点桩号和该路段内的事

3、故次数做出分布图; (5)按累积频率法确定的判定标准,提取事故多发段,同时要注意交叉路段的合并。 22事故多发路段事故类型分析 依据2005年重庆高速公路事故统计信息,将事故类型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追尾事故占总事故量的44,是事故的主体形态。 3、事故多发路段原因分析 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原因复杂。一般从道路和设施,交通参与者以及交通管理三方面进行分析,即人、车、路、环境、管理这个系统。本文结合重庆高速实际路段,着重于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对道路、交通环境、驾驶员对道路环境心理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据询有效的事故对策。 31单因素分析 (1)道路结构 路面不平、路面损坏、路面超高等不良因素在高速驾

4、驶情况下对驾驶员的方向控制、紧急制动影响较大,而且还使路面容易形成积水,下雨天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例如在成渝高速右线K0K3段。路面不平。路面不同程度的损坏,是此路段事故多发的因素之一:成渝高速右线K58+05059+000段,K58+700处略上坡路面弯道超高,而紧接着的路段是弯道下坡,这样导致线形扭曲,成为此路段事故多发的因素之一。 另外重庆告诉公路桥多,部分路段相对老化、破损,水泥路与沥青路交替结合致使路面附着系数波动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驾驶员的操作。例如成渝高速右线K93+05094+100段和成渝高速左线K0K3段,路面附着系数波动较大,成为这两个路段事故多发的因素之一。 (2)道

5、路线形 重庆高速沿线多山的特殊地理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道路线形,很多路段上长坡后再下坡,道路线形不良,严重影响视线。例如长梁高速右线K151+160K152+263段,在K151+160左右是个带弯道的长下坡,到K152左右达到坡顶,而后又是个上坡路,弯道、凸形竖曲线线形造成视线不良,成为这个路段事故多发的因素之一。 (3)交通条件 平面交叉渠化不当,交通混乱、标志标线不全。例如成渝高速右线K0-K3段,在K1+200处是成渝高速的起点,车流量大,又是上坡路线,驾驶员都竭力加速。但前方交叉又一高速人口,且在上坡处汇合,这样较为混乱的交通环境成为这个路段事故多发的因素之一:成渝高速右线K58+0

6、50K59段路面状况较好,驾驶员在此行车车速较高,又是小下坡,而在K58+300处交叉一高速人口,且标志不明显,这些成为这个路段事故多发的因素。 (4)路侧环境 山体滑坡,高山环绕、多烟雾等不良环境严重影响交通环境,造成视线不良。例如,成渝高速右线K65K66+300段,在K65+200处山体滑坡,而在此处又是弯道,山离高速公路很近,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同样在此路段K65+800处高速公路旁边一小土矿厂释放浓烟,由于此路段四周高山环绕,烟雾很难排放出去,这样直接影响此路段能见度,成为这个路段事故多发的因素。 (5)驾驶员心理 驾驶员多半有凭借自己直觉驾驶的心理,遇到平坦路面大幅度提高车速,但是

7、一旦遇到急转弯、长下坡,或者视线不良时便会惊慌失措,而此时往往紧急制动已经不能满足停车需求,于是诱发交通事故。例如,长梁高速K126+360-K127+260段,长下坡平坦路段,驾驶员易超速驾驶,当突然与高速公路出口车辆相会时,紧急制动,可是制动距离有限,这样常常诱发追尾、侧面相撞等多车事故。 32多因素分析 (1)交通条件差、道路路面损坏、道路线形不良等因素共同存在,成为事故多发路段。在成渝高速右线K0K3段,此路段平面交叉渠化不当,先下坡又上坡又弯道的不良线形情况下在坡底交叉高速人口,致使车流量较大,路面损坏严重,由于刚进入高速公路,驾驶员盲目提速,而前方是弯道且在前方不远处是隧道入口,这

8、样线形瓶颈,这些不利因素汇集在此,于是成渝高速右线K0K3段事故多发。 (2)路侧环境差,山体滑坡,多烟多雾视线不良,道路线形不良等因素共同存在,成为事故多发路段。成渝高速右线K65K66+300段,在K65+200处山体滑坡。山离高速公路很近,而在此处又是弯道,且是急转弯,接下来的路段又是长上坡,K65+800处高速公路旁边一小土矿厂释放浓烟,四周高山环绕,烟雾弥漫,此路段能见度降低,这些不利因素汇集在此,于是成渝高速右线K65K66+300段事故多发。 (3)路面整体平整,车速较高,部分路段超高,平面匝道交叉,弯道处多山视线不良等因素共同存在,成为事故多发路段。 成渝高速左线K57+300

9、K58+300段,路面平整,行驶车速较高,部分路段路面超高,与永川出口匝道在转弯处相交。且转弯处被山阻挡视线,行车视线不良,这些不利交通安全的因素汇集于此,于是成渝高速左线K57+30058+300段事故多发。 (4)路面整体平整,车辆超速行驶,弯道后急下坡,又弯道上坡,线形复杂,弯道处视线不良等因素共同存在,成为事故多发路段。 长梁高速右线K151+160K152+263段,道路线形复杂,路面整体平整,车速较高,弯道后急下坡,弯道驾驶员视距不足,弯道后又上坡,驾驶员盲目加速,诸多不利交通安全因素导致了长梁高速右线K151+160K152+263段事故多发。 (5)长下坡又小上坡,急弯道后平直

10、,车速大幅度提高,而后又是高速公路出入口,这样超速行驶、视距不足、天气多雾、急转弯、匝道等不良等因素共同存在,成为事故多发路段。 长梁高速右线K181+060K182+010段,路面平坦,长下坡后小上坡,驾驶员大幅度加大油门,而路段多雾,行车视线不良,遇到前面弯道和高速出口,紧急制动来不急,这样经常诱发交通事故。 4、措施 (1)采取工程措施优先改善事故多发路段的道路条件及交通环境,科学合理限制车速。规范道路标志,使其更加人性化。 (2)交管部门加大营运车辆非安全行驶的处罚力度,再联手客货营运部门、单位规范营运车辆的行车安全,紧紧围绕事故随全天不同时段、不同季节分布显著变化这一特点,逐步推进安

11、全管理长效机制,杜绝安全管理的急功近利。 (3)在平面交叉渠化不当的匝道人口设置信号灯,加强夜间超速和低速查处的力度,减少速度差。控制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 (4)建立动态数据库系统,定期调查评价分析,提早发现问题,作出防范措施,建立驾驶员及乘客反馈信息系统。 (5)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交通管理与设计部门联手。 5、结论 通过对重庆高速公路比较有代表性的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全面的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事故对策对于改善重庆高速安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方面需要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裴玉龙,王炜.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于志刚,邵毅明.我国道路安全管理新体制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6(10):126-129.3过秀成.道路交通安全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