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25395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三年级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三年级上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三年级上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三年级上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教案.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教案三年级上学期 小学音乐第五册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周次内容课时时间1-2第一课 童年43-4第二课 好伙伴46-7第三课 草原48-9第四课 放牧410编创与活动111-12第五课 妈妈的歌413复习巩固113-14第六课 四季的歌315-16第七课 钟声316-17第八课 丰收歌舞318-19总复习 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三年级第五册音乐教案课题1.童年课时第一、二课时总节数2教 学目标知识通过歌曲小酒窝让学

2、生感受符点节奏的不同感觉。情感通过不同地区题材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童年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教学重点通过不同题材的音乐作品,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难点掌握五线谱、音名、高音谱号知识。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打击乐器学具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捉迷藏四、表演剪羊毛 五、小结师弹琴放伴奏曲1.初听乐曲(牧童短笛第一部分)。2再听一遍。设问:你能从音乐中体验这一情景吗?听完后说说你的想像与感受?3师生讨论对第一乐段的感受4揭题:牧童短笛,对照图形谱哼唱1乐器演奏

3、的?6师生讨论第二乐段提出的两个问题。7完整地听全曲。设问:全曲分几段?为什么?有没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乐段?1板书澳大利亚牧场的画面。设问:“歌曲唱些什么内容?这一群牧场上的男女老少在干什么?”3再连续听两遍,请大家边听边看歌谱,在听完两遍后,测试一下,谁的记忆最好?哪一位能唱出歌曲中的哪几句?比谁唱出句子多而准确?5再聆听一遍范唱。他们的情绪怎样?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认为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这群牧场上人们的心情。唱师生问好歌全体学生随音乐轮唱这一情景你能想像吗?音乐如何去表现这一情景? 5聆听第二乐段。设问:这段音乐描绘牧童在干什么? 在速度上、节奏上与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变化?是

4、什么8再次完整地听全曲,根据你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边聆听边即兴用动作来表演。(动作是无声的,一定要保持教室的安静。使大家能边欣赏边表演。)9完成课本上的涂色块及线条连接的作业。2边看画面边听范唱。4在学生试唱的反馈中学会全歌。6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全歌。 7把歌中的节奏改为唱一唱,比较一下感觉如何?为什么?8再完整地更有感情的唱好歌曲。 9分组讨论,为第二部分2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配伴奏。(打击乐的选择权给学生自己,要完全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设境复习巩固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这是一幅多么淡雅的水墨画。10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学生的反馈可以是歌,也可以是曲,凡是唱歌的,再请学生补曲;是曲者,请学

5、生补歌。) 10各组展示表演并进行点评。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课题1.牧童之歌课时第三、四课时总节数教 学目标知识在学唱小小羊儿要回家中掌握全音符的时值及延长记号。情感通过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重点通过中外牧童题材的音乐作品,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难点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学具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剪羊毛三、聆听孤独的牧羊人四、曲调接龙创作游戏五、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师弹琴放伴奏曲1设问

6、: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3这首歌曲中每隔两小节就出现“来咿噢嘟”这是谁的歌声?再听时,4介绍这一插曲的风格: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奥地利-1.讲解游戏规则2游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开始,也可以由学生开始唱头一句,1歌名导入。设问:“谁能来解释一下歌名?小小羊儿为什么要回家?它们的家是怎样的家?”3学唱曲调:(3)新授全音符。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那么全音符就唱四拍。(5)跟着钢琴弹奏的曲调轻轻哼唱。教师纠正曲调中的音准及节奏错误。 4学唱歌曲与处理:(1)跟着钢琴轻声地把歌词唱准。纠正错误处。(2)复习剪羊毛。(3)师生讨论这两首歌曲演唱的相

7、同点与不同处。唱师生问好歌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2聆听孤独的牧羊人。听老师介绍这一插曲是女教师与孩子们在玩木偶戏时的一首歌曲。请在“来咿噢嘟”处轻轻地合着拍子拍手。5复听歌曲。可边听边表演。 接着就按座位顺序而接。看谁坚持到最后为胜者。2聆听范唱二遍。要求能感受歌曲的内容、速度与情绪。(1)听一遍曲调的范唱。要求:边听边看谱,是否发现歌谱上出现一个新的音符。(2)简单复习已学过的音符。(4)学生再听一遍曲调范唱,找出出现几次?(6)完整地唱全曲。(4)从对比分析中唱好小小羊儿要回家。 (5)讲解延长记号。结合歌曲的意境,讲述在本歌中的作用。还可让学生想像最设境复习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6单元小结:四

8、首作品,一个题材,三个个体,一个群体,地区不一、风格多彩。3初次时不宜太复杂。此游戏在其它单元课中也可穿插进行,以经常锻炼学生的即兴曲调创作的反应,提高他们的音准、节奏等综合能力。后的“嘿”和延长是怎样的情景。(6)创作歌曲伴奏的节奏型及选择打击乐器。宜采取分组讨论自由结合讨论方法,并进行分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课题2春天的歌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教 学目标知识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情感聆听春到沂河感受“春”的意境重点通过学习歌曲,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难点聆听春到沂河并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教具电子琴、

9、录音机、磁带、光盘、打击乐器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学期歌曲 三、表演嘀哩嘀哩 四、聆听春到沂河五、小结 师弹琴师伴奏1.问题导入:播放歌曲范唱2、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3、放范唱4、学唱曲调:5、师伴奏6、引导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的导入师弹琴2.聆听春第一部分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的情绪有什么感受?唱师生问好歌全体齐唱回答问题听歌曲范唱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嘀哩哩 嘀哩)先复习四、八分音符时值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再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分小节学唱有感情地学唱歌

10、词,唱好歌曲.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欣赏女生独唱沂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的曲调3.欣赏柳琴的形状与音乐特征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聆听全曲5.揭示曲名春,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设境复习巩固激趣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可听两遍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引导学生懂得春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课题2春天的歌课时第二课时总节数教 学目标知识能用欢快、活泼的情

11、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的音乐会,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情感聆听春感受“春”的意境重点通过学习歌曲,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难点聆听春并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打击乐器学具节奏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 三、聆听春四、表演 春天举行音乐会五、小结 师弹琴师伴奏设问:播放春的主题音乐设问:分别播放第一、二、三插段音乐1.谈话导入2、播放歌曲范唱3.设问:4.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前16节)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6.放伴奏带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8.打击乐的编配有两个方面唱师生问好歌全体齐唱回答问题聆听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聆听完整地聆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情绪变化与发展聆听范唱回答问题有感情有节奏地吟读歌词以听唱法为主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设境复习导入新课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课题揭示学生吟颂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的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歌曲的高潮,要注意唱好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课题2春天的歌课时第3、4课时总节数教 学目标知识从聆听春到沂河、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