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岳麓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243358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答案不全岳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博山区实验中学高三12月份历史学科测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选择题和材料问答题两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问答题请注意书写、答题用语,做到序号化、条理化、规范化。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 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 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 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2、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

2、了古罗马民法() A肯定证据 B主张重罪轻罚 C纵容犯罪 D维护贵族利益3、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 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 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

3、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5、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6、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下列外交政策和活动体现这一思想的有( )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提

4、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 B C D7、 台湾作家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中华人的活动历史,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事实越来越多并且有文物炎症但文字流传较少的“半信史时代”和有文字可查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按其划分法,“半信史时代”应指A、黄帝时代 B、尧舜禹时代 C、夏商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8、尼克松曾感叹:“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他所说的“改变世界”当指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被国际社会孤立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终结 C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进而改

5、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9、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10、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 C科

6、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11、(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在乡村出现定期的集市 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A B C D三、 如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代表的阶级成份是 A地主 B资本家 C工人 D农民13、关于鸦片战争的记述,中英两国表述不同。中国历史学家认为:“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英国历史学

7、家则认为:“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解决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14、下面是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自道光以来,夺取我们的土地,骗取我们的金钱;蚕食我们的子女如食物,筑我们的债台如高山;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具有宗教战争的性

8、质 B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 C带有盲目排外色彩 D因八国联军侵华而起15、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来。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16、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指的是A、国王由此失去了国家的一切权力 B、议会由此获得了限制王权的权力C、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国王由此成为了“统而不治”的虚君17、美国总统威尔逊

9、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A、分权制衡原则B、民主原则C、联邦制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18、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B、“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 C、“悲惨的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D、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19、“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

10、这些价值通过五四运动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这表明了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0、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指出:“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说明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对社会性质的界定 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 关于国家主权所属的界定 制定背景A、 B、 C、 D、21、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11、B、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C、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22、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 A、中苏建交 尼克松访华 两极格局的崩溃B、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C、不结盟运动兴起 中国重返联合国 中国加入WTOD、国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 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与包围 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动荡23、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A、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资本主义发展

12、尚不充分C、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资产阶级力量强大24、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欧洲经济复兴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25、下面是英、美、德、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图中ABCD四条线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 中、美、英、德 B、中、英、德、美 C、英、德、中、美 D、中、英、美、德二、材料题: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材料一:

13、汉代画像砖上的牛耕图元代王祯农书书影唐代曲辕犁使用示意图曲辕犁使用示意图高转筒车图(元王祯农书插图)曲辕犁模型 都江堰(四川成都) 材料二:曲辕犁模型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材料三: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扎扎,牛驴走芸芸。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纯。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6分)(3)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东华录(清)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