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4151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深圳市福田区华新小学:吴旭强作文教学具有丰富的创新内涵,它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因此,作文教学就理所当然成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没有兴趣,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的内驱力,当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进行口语交际,自由写作。1、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用独特的心境去

2、体验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学生只有对生活产生了情感,才会引起作文的动力。叶圣陶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享受生活。 学校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月末活动、诗歌朗诵比赛、运动会、社会实践等。教师切勿放弃这些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好机会,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让学生学会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丰富的、有新意的作文素材。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用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事物。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但学

3、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而是没有正确地观察。学生只有学会了观察,才会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才会兴趣盎然地、主动地观察,才会在观察中体会到世间万物的乐趣。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在这不断的观察中形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将观察的方法交给学生:(1)观察要有目的。教师在组织观察活动之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要求、内容和重点,明确观察任务。(2)观察要有顺序。客观事物总是以一定的“序”而存在。观察要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由现象到本质的原则。观察静态的客观事物,要注意空间位置、方向顺序性,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从左到右、从内到外、

4、从中间到四周等观察顺序来观察。观察运动变化中的事物,要让学生加强时间观念,先怎样、又怎样、接着怎样、最后怎样。比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可通过播放录象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这三个时间段内钱塘江雄伟壮观的景象。重点抓住江潮的样子、声音来观察。从中体会钱塘江大潮的特点。观察到位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写出的作文就会内容充实,生动具体。 (3)观察要有重点。在观察活动中 ,不仅要有目的、有顺序,还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目的抓住重点进行观察。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观察的重点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 (4)观察要全面细致。作文要有具体内容,

5、就需要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抓住选取的重点部分,集中注意,观察精细,在感知事物的细节上下功夫。全面观察要求在观察事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比如观察“钓鱼”的过程,就要观察整个准备、钓鱼的经过、结果等方面。首先观察钓鱼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然后看是怎样钓鱼的,从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最后看看钓鱼的结果,并从中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生动具体,吸引读者。(5)观察要抓住特点。生活中所观察的每种事物每个现象都各有自身的特点。只有抓住其特点,才能深刻、全面地认识事物。所写作文的内容才会准确、生动、传神。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学会创新。 人类的

6、想象活动,常常充满创造性。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作文教学中,要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1、利用看图作文,让学生学会想象。看图作文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图中的人、景、物来展开想象,想象图中的故事。学生必须根据图中的景物,人物是表情、动作来想象图中的故事。由于学生观察、思维的角度不同,常常会在想象中产生有新意的认识。 2、续编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会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课文中留有悬念的地方更能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兴趣。比如穷人一课,课文在讲到渔夫和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时便嘎然而止。可

7、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种种猜测。这时应因势利导,让学生把课文中的故事续编下去。有的学生认为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更苦了,更加痛恨黑暗的社会;有的认为桑娜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都长大了,都有了很好的工作,一家人生活的得很幸福。通过这样的练习,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3、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作文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让学生写想象作文。比如写假如我是、2030年的我、20年后的今天、20年后的学校等。还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幻想,异想天开地描绘未来的社会、生活。4、写科幻作文和科普作文。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

8、发展的时代,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书刊等多种渠道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他们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科幻作文正好满足了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要。 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会慢慢地形成。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索中学会创新。 创造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创造力的核心。它能够使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认识得更深刻,时时处处都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造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1、多角度立意。对于要写的对象,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写,确定的重点可以不同,表达的中心可以不同。

9、比如让学生写菊花,可以引导学生把菊花的生长过程作为重点来写;可以引导学生把突出菊花的美作为重点写;也可以引导学生把介绍菊花的作用作为重点。再比如让学生写我的爸爸,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立意,作文的侧重点是多方面的。可以写爸爸的古怪性格,可以写爸爸慈爱的一面等。2、多方面选材。主题思想确定后,鼓励学生从多方面选择不同的材料来突出同一中心。比如为了赞扬助人为乐这一美德,学生在选择作文材料时,就可以从自己所见所闻的众多事情中选择不同的事例来赞扬助人为乐的美德。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典型的、有新意的事来写,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3、多样化体裁。在作文教学中,在体裁上对学生不要限制。让学生自由的选择适合作文内容的、自己喜欢的体裁来表达。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诗歌等多种体裁。4、多形式表达。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颖、表达巧妙。例如在写作顺序上可以采用顺序、倒叙、补叙、插叙、总分、先因后果等多种形式。在语文表达上,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汇、句式、修辞,说出、写出富有个性特点的语言。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还要有意识的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写求异作文。 总之,作文教学富有丰富的创新内涵,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