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233048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尝试 涟水县杨口中学 戴成波 13912060623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但在目前客观存在的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而且可以使他们从小就能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让他们学会用法制来保护自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从长远来说,可以为我国加强社会广义法制建设奠定一个坚实的

2、基础。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法制因素,让地理教学与法制教育互通有无。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充分挖掘教材,把握适当的尺度,就可以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联系现实生活,让地理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向学生讲,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心存侥幸,在长江河道内非法采沙以攫取高额利润,最终害人害已,锒铛入狱。进而教育学生要从现在做起:学法、知法、守法。关注社会,让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法制观念在课堂上并行不悖。应该从小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要让这样的思想扎根学生心底,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里,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创新教学设计

3、,让法制教育因地理教学而走进学生心间。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教师只要适时,适当的加以渗透,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关键词:地理教学 法制教育 尝试正文: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它对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应当从学校抓起,从“祖国的花朵”抓起。因为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仅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制意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

4、犯罪,而且可以使他们从小就能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让他们学会用法制来保护自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从长远来说,可以为我国加强社会广义法制建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但在目前客观存在的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法制教育同样不可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就不失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日常工作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法制因素,让地理教学与法制教育互通有无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根据地理教学特点,充分挖掘开发地理教材中的潜在因素

5、,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地理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如在教学中国的交通运输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公路我市路段发生了一起氯气泄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不仅利用该素材对学生进行“公路运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练习(让学生探讨:京沪高速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淮安发生氯气泄漏事故以后,为何会造成那么多的人员及财产损失)。还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挖掘:事后查实,事故发生以后,驾驶及押运人员没有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借此向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法制教育。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

6、师只要能充分挖掘教材,把握适当的尺度,就可以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二、联系现实生活,让地理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促进“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点上,和地理教学有很大的相通性。我经常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如在教学长江和黄河的开发时,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发生的水污染的违法事例,长江和黄河上游的生态遭到破坏的实例等等,课堂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地理方法研究长江黄河洪水泛滥时给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的原因。比如九八年的

7、长江洪水给江西造成的巨大危害。另一方面向学生讲,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心存侥幸,在长江河道内非法采沙以攫取高额利润,最终害人害已,锒铛入狱。进而教育学生要从现在做起:学法、知法、守法。三、创新教学设计,让法制教育因地理教学而走进学生心间基于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形式多样的创新设计会令他们喜闻乐见。我在非常教学中经常把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请”到地理课堂中来,让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既能学到地理知识,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如此一来,岂不一举两得。例如:在教学完金属与矿物这一章时, 我做了让科学武装我们的大脑,让法律维护我们的权益的教学设计:正在读初三的明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奶奶和一群

8、人围在路边,好奇的他也凑了上去,发现有一个人正在低价兜售几只金灿灿的“黄金限量版地图”,很多路人都争抢着试图购买。就在这时,警察及时赶到,控制住了那个卖“黄金限量版地图”的人。围观的很多人都大惑不解,认为警察毁了他们的“发财梦”。明明用自己学过的地理知识揭穿骗子的伎俩。如:地图上标注的省份,黑龙江省竟然在吉林的西边,湖南和湖北之间竟然隔着洪泽湖等,事实面前,骗子不得不低下了头,你知道明明是怎么做的吗?在学生们弄懂了其中的地理原理之后,我又不失时机的对学生们进行一些适当的法制教育,如:应该从小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要让这样的思想扎根学生心底,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里,要从小养成遵纪

9、守法的良好习惯。四、关注社会,让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法制观念在课堂上并行不悖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淮河水污染事件,“盐城自来水厂水源地污染事件”,“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等,都与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一已之私,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向水中乱排乱放有关。教学中可以进行这样的地理练习: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获得知识。我郑重地告诉学生:“前车之鉴”,那些不法分子往往为了牟取暴利,心存侥幸,干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结果是咎由自取,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进而教育学生一定要从小养成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种关注社会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

10、们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因法制教育而被学生乐于接受,让法制教育因为地理课堂的渗透而“深入人心”,真正做到让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法制观念在课堂上“比翼齐飞”。五、借壳上市,让法制教育因地理课堂教学面更加精彩再如今,学校的学科教学居于主导地位,是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名老师所无法逾越的,而建设法制社会,需要祖国的未来需要知法,学法,守法,从这一点来讲,我们的法制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学校又没有开设法制课的情况下,怎么办?只有“借壳上市”,借助各科的课堂教学的“壳”,来上我们法制教学的“市”。从而达到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可见,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教师只要适时,适当的加以渗透,持之以恒,就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