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23273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税会实务】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析 一、新准则的主要特色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的基本思想和内容是一致的,但考虑到我国经济和会计所处的发展水平,在生物资产的分类、公允价值的选择使用、跌价准备的转回、信息披露等方面又保持了部分“中国特色”。该准则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1划分了生物资产的类别。根据生物资产本身的特性和用途,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并分别进行了定义,规定了确认、计量等相应的会计处理。没有再按其成熟程度分为成熟性生物资产和非成熟性

2、生物资产。2界定了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确认标准。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公益性生物资产,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其具有服务潜能,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应当确认为生物资产。3明确了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关于生物资产的计量,我国是有选择地使用公允价值。这实际上是成本模式优于公允价值模式的原则。4规范了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没有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有关减值迹象的判断等进行减值测试的方法,这主要是考虑到生物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即生物资产本身具有

3、自我修复性,有时短暂的减值可能会通过以后的自我生长而得以恢复其价值,特别是生长周期较长的林木资产。因此,对生物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采取了较为简化的方式。即只在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导致其成本高于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时,才计提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5规定了生物资产的列报内容。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生物资产的类别以及各类生物资产的实物数量和账面价值;与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相关的信息,生物资产的跌价准备、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天然起源生物资产的类别、取得方式和实物数量;用于担保的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生物资产相关的风险情况与管理措施;与生物资产增减变动有关

4、的信息。二、新准则的主要内容及重点(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新准则分总则、确认和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收获与处置、披露共五章二十八条。“总则”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准则制定的依据、定义、分类及其定义、非新准则规范范围的界定等。“确认和初始计量”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初始计量采取的计量属性,各类别生物资产不同获取方式的初始成本计量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及处理原则。“后续计量”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后续计量采取的计量属性,后续支出费用的内容及处理,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及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减值与跌价准备的计提与处理。“收获与处置”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的成本结

5、转方法及结转标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转换及生物资产终极处置的会计处理。”披露”一章规定了应在附注中披露的主要信息。(二)理解新准则需掌握的重点1生物资产的定义与分类。生物资产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与农业活动紧密联系,如饲养的畜禽、种植的果树、养殖的水产品等。生物资产按照其持有目的分为三类,即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生物资产的分类体现出管理者的意图,对于拥有或控制生物资产的企业而言,不同类别的生物资产可随着管理者持有意图的变化而转变。 生物资产与农产品不同,生物资产的

6、收获品是农产品。农产品是工业企业的在产品或产成品,其核算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2生物资产的计量。(1)计量属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所采用的计量属性有所不同,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模式,后续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模式。但在第二十二条作了明确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同时,对公允价值的取得进行了限定,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是生物资产所在地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二是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估计。(2)计量时间。生物资产的成本费用

7、的归集有时间的限定:企业取得的生物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由于生物资产的取得方式和种类千差万别,所以按取得的方式不同,初始计量的时间范围也有差别。 (3)生物资产的取得方式决定了归集成本的主要内容。生物资产的取得方式包括:外购;自行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投资者投入;天然起源;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取得方式不同,成本的内容也不同,在取得之前发生的应直接或间接归集到成本中的必要支出均应列入初始计量的范围,包括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达到预期生产经营目的之后的生物资产为维持其生产经营目的而发生的后续支出,主要是补植费、饲养费、折旧费、减值(跌价)准备等,除补植费资本化

8、外,其他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减值准备与跌价准备的计提与处理。时间要求为:为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判断证据为: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变化等原因。判断标准与数额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将两者的差额确定为跌价或减值准备金额。处理为:计人当期损益;减值准备不能转回,跌价准备在减值的因素消失后,可以将原来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4成本结转。企业在收获或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或农产品时均按账面价值进行成本结转,主要的结转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个

9、别计价法、蓄积量比例法、轮伐期年限法等。考虑到生物资产的特点,未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平均法等成本结转方法。收获的农产品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进行处理。生物资产转变用途后的成本按其转变用途时的账面成本确定,出售、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计入当期损益。5信息披露。企业在附注中应当披露的与生物资产相关的信息主要包括生物资产的类别、数量、账面价值、折旧的相关因素、减值(跌价)准备、负债担保物、增减变化情况等。除此之外,由于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企业除管理风险外,还需对自然风险进行防范,特别是与生物资产紧密相关的自然灾害、疫病、疫情等。因此,要求企业对与生物资产相关的风险情况与管理措施进行披露,这是其他资产信息披露中不作要求。(作者:陈祖友)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每一笔业务发生后,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多问老师。等你明白了,会计真的很简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