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22680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完美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卑劣(li) 丰硕(shu) 携手(xi) 出类拔萃(cu)B湛蓝(zhn) 领域(y) 诬蔑(mi) 自甘堕落(du)C头衔(xin) 蛮横(hng) 狡辩(jio) 彷徨失措(fng)D萦绕(yng) 赋予(f) 烦琐(su) 一劳永逸(y)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

2、真可谓处心积虑。C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B活动时只

3、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C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D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部小说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小说还记录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启示。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

4、说。A B C D7、默写填空。(1)感时花溅泪,_。(杜甫春望) (2)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 (3)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 (4)富贵不能淫,_, _。(富贵不能淫) (5)愚公移山“ _, _”两句表明愚公移山的原因。(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高昂的诗句是: _, _。 (7)无可奈何花落去, _。(晏殊浣溪沙)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

5、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一百许里(_)(2)猛浪若奔(_)(3)鸢飞戾天者(_)2翻译下列句子。(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作者从大处着笔,写其天空高爽明净;“天山共色”,天山相连,万里无云,富春江美景就在这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中展开。B作者先总叙富春江的奇特秀丽,接着依次描绘水之异、山之奇;水之异在水色之清,水流之

6、急,水势之猛;山之奇在山之势、山之声、山之色。C“蝉则干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表面看来似乎是写虫鸣禽叫,空谷传响,绵绵不绝,实质是以声音来反衬山林之寂静,是以静衬动的写法。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反。”两句写出作者陶醉于富春江美景,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对避世退隐的向往。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康乐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

7、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的若虫,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

8、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的增加。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注)螽(zhn)斯:一种昆虫。若虫: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

9、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作若虫。1阅读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_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_方面。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3从第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第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5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2、看社戏(节选)王英琦太阳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今晚出的戏码叫老包坐监。关于包公的戏,民间早已演得烂熟。最著名的当首推铡美记了。我小时看过这个戏的京剧,却丝毫不记得还有什么老包坐监

10、。我生疑这戏绝不是包公戏的正宗嫡传,这又是当地人生造出来的老包新传。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豫剧毕竟姓豫。据说“民国”三十一年,河南密县有个崔庙,四个月竟连演了380个不同剧目,一时传为美谈。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它的腿最长,生命力最强。它不像京剧有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土极且又俗极。由于河南地处中原,五方杂居,便在客观上形成了豫剧兼收并蓄的优点。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

11、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生长在城市,过去只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社戏,领略过那般“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浑厚古朴的乡土气息。而今,我就寄生在这“荒村鄙邑”,夹杂在这拨散发着泥土味葱蒜味的乡下人中,这个中的滋味,确实是越咂摸越有滋味。看至三分之一时,我忽地来了心血,抱着儿子转到了后台。但见伶人们有的在练拳脚,有的在念台词,旁边一个把眉毛扯得细弯弯的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我来了兴致,凑上去想看仔细。这一细看不打紧,那脖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见那猫儿脸姑娘毫无忌惮地直往脸上抹

12、,我终于憋不住搭腔了:“这东西对皮肤有害呵!”猫儿脸姑娘一怔,望望我道:“没事儿,俺们用的就是这,惯了。”话既搭上,我有意多问了几句。得知这是一个自发性的农村业余梆子剧团,哪儿有庙会往哪儿赶,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下不来。说话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锅边放着一案面条和青菜。我估摸这是给伶人们用的夜餐,却又觉得太寒酸了些。这些不经饿的面条青菜能挡什么事?能支补他们一晚上大功率的体力消耗么?我心里酸酸的。这些伶人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孰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妈,你看!”儿子蓦地打断我的沉思。顺着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

13、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走上前去一照眼,竟是昨晚那个武旦那个演“大刀王怀女”的女主角。“这孩子多大了?”“六个月了。”“你又演戏,又拖着个奶孩子,太辛苦了。”她告诉我,她五岁便进了戏班,现在戏龄已二十年了。她在这个戏班是二号台柱,平时挣的钱,除了补贴家中二老,还要赡养儿子。这时节,那孩子兀然地又吐又拉,弄得那女戏子一身满怀。“俺这孩儿这几天受凉了,老吐老拉”她边说边打扫身上。我帮她抱孩子的当儿,留神到这孩子又黄又瘦,蔫蔫的一副没神样儿。第三天晚上,猎猎地起了五六级北风。我揣了药,带了包儿子小时的裤褂,又匆匆赶到戏场,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

14、这些乡下人戏瘾头之大。“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对于土生土长的他们,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望着他们那大仰脖、圆瞪眼,全副投入的样子,我很生发一些感慨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这一伟大真理了。我找到了那位女戏子,把药和衣服都给了她。她正要答谢,我忙止住了她。她要说的那些话于我不是酬慰,反是凝重和不能承受之伤感(有删改)1联系全文,简要概括豫剧的特点。2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作者说自己“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这也是本文的写作重点。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做戏的人”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我似乎突然明白了我似乎终于懂得了”你从作者的“明白”和“懂得”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