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激荡真情.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21643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阅读教学激荡真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让阅读教学激荡真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让阅读教学激荡真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阅读教学激荡真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阅读教学激荡真情.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阅读教学激荡真情五接小学 周建军 在虚假横行、真情流逝的今天,我们学生似乎再也难以平静下来去细细品读一篇文章。他们带着考试的镣铐在阅读着教育家们为他们精心选择的经典之作,作品中的真情实感,变得苍白无力。我们知道,学生在用心灵品味文章的同时,文章也在雕琢着学生的心灵。在语文教学中去感受文字中的真情,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 、呼唤真情 拒绝浮躁 1 “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曹雪芹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确,成功的作品不是作家无病呻吟,而是由于感情所致,在文中流露了真情,才得已感天地、泣鬼神。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语文

2、教材中,大多文章都有着让我们感动、共鸣、甚至让我们震撼的情感。如船长中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忠于职守的高大形象;钱学森一文中的爱国情;二泉映月中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命脉,我怎能无视它们的存在,怎能一“笑”而过。 2“真情”是学生的心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学生心里总是渴望每天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且会把这种体验伴随整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应竭力让文本触动这根琴弦,让他们与文中的真情实感产生共鸣,让他们在共鸣中受到优秀作

3、品的感染和激励,让他们在共鸣中学会憎恶、崇敬、向往、同情。 3“真情”是课堂的主旋律 有人说,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谁都知道,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用感情去交融。在应试的阴影下,我们常把一篇篇美妙的课文机械地分成了应试的部件,一篇篇激情喷涌、感情真挚的文章就这样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我们的课堂需要情感的冲突、灵魂的碰撞,学生的激情需要情感的体验来点燃。“真情”流淌于课堂,会给学生一种精神享受,会让他们尽情享受语文的快乐、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二 交融感情 舒展人性 1触景生情 营造真情的氛围 教师要学会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

4、身心投入课堂中来。优秀的文章虽然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教师还要能够再创设一个意境深远的情境,让课堂沉浸于真情的氛围中,让真情的自然流露感染每一位学生。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我们可以先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片断,把学生带入课文中去,让他们在那惊心动魄的自救中感受船长的高大形象,学会尊重妇女、儿童,学会先人后已。 2通情达理 调控真情的浓度 “知之深,爱之切。”没有丰富的知识也不会有深厚的体验,学生在真情的包围中没有知识的依托,没有生活这肥沃的土壤作基础,他们的感受便是一潭死水,他们就不会吐故纳新,思想的花朵便会随之枯萎。在教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后,有学生问:老师,既然肖邦那么爱国,为什么不留

5、在国内呢?有此问题,可见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理没有顺畅,如何体味情感。我通过引导,让他明白了华沙爆发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不会因为肖邦的加入而反败为胜,而反抗侵略者的斗争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肖邦最有力的武器应该是他的音乐。学生至此才豁然开朗。 3心潮澎湃 掀起真情的高潮 一堂课就应该像一部音乐篇章,时而委婉,时而高昂,时而舒缓,时而激荡,渐入高潮,渐入佳境。我们的学生在情感的起伏中自会流露出动人的表白。如半截蜡烛一课,课文内容跌宕起伏,出现了三次危机,这三次危机一次比一次强烈,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课堂上,我紧扣三次危机,把学生带入情境,为主人公的担忧而担忧,为主人的镇定而震撼,为主人

6、公的智慧而拍案叫绝。学生读到“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你这么大的一个小女儿”时,不禁长长吁了一中气。我庆幸,我们的学生学会感动了,感动是一种幸福,在感情的激荡中,他们无时不在品味着阅读的快乐。 4悲欣交集 碰撞真情的浪花 一堂课中,学生的情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个性会流淌出不同的情感。他们有时迷茫,有时豁然,我们要创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读了卢沟桥烽火,学生在感受我军战士英勇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侵略者的蛮横无理以及当时国力的落后;读了悲壮的一幕,既会被科马洛夫的英雄行为而感动,又会为他的牺牲而痛惜;读了海伦凯勒,学生在为海伦遭受巨大不幸而同情的同时也在被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不

7、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而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是复杂而又纯洁的。他们渴望从课文中不断汲取营养来滋养自己的心灵,只要我们巧于引导,敏于点拨,我们的课堂定是“真珠一串歌”,我们学生的思维也会散成千百条小瀑布,奔腾跳跃,互相冲击。 5情深意长 延续真情的时空 我常想,一堂课要让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定要留有想象的空间。雨果说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的确,有了想象,我们的思想才会有深度。在学了碧螺春一课后,我让学生也学着那位外国诗人自己也写一首诗来赞颂一下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学生用自己的感情内化了知识,用自己的感情融化了文本的感情。一篇优秀的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离开了课堂,感情不能随之覆灭,营造一个美丽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地宣泄一次,大胆地“秀”一次。 真情是不老的,永远焕发着青春。让学生用真情去品读、感悟每一篇文章,学生心灵的路程上一定会开出许多娇艳的花朵。真情激荡的课堂永远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