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不教的知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21126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10.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驾校不教的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驾校不教的知识.doc(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驾校不教的知识(1) 用外后视镜判断车距汽车之家 用车技巧 后视镜是汽车中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配件,车辆行驶在路上,后视镜特别是车辆的外后视镜使用频率绝对是最高的。虽然它看似不起眼,但却是驾驶员的“眼”,没它甚至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那么小小的外后视镜你会用么?今天就为大家讲解外后视镜的调节方法及如何正确使用后视镜来判断车距。 如何调节外后视镜? 关于后视镜的调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以尽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驾驶员观察舒服为原则就可以。当然网络中也有不少关于后视镜调整的介绍,我们也结合了自身的经验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点击这里查看如何正确调整坐姿 首先驾驶员将座椅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此时观察两侧

2、后视镜,将后视镜展开后,可以从镜面中观察到自己的车身,并且车身面积不要超过镜像的1/4就是合理范围。 第二步就是进行高低调节,原则上从两侧后视镜中观察车后景象,使远处地平面处于镜像中央即可。不过一些朋友习惯将右侧后视镜角度调低,以便于更好的在倒车时观察右侧路况,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只是角度不要过低,以远处地平线为基准,路面面积不要超过2/3的镜面面积都是合理的范围。 车内的中央后视镜调整起来会相对容易一些,保持正确坐姿,将后窗映射在后视镜的中央,并且保持后视镜内的地平线维持在镜面中央即可。 大视野外后视镜的作用和效果 有些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或者觉得自己的车外后视镜太小,不少车主会在购车后

3、选装大视野外后视镜。大视野后视镜是通过凸面镜的原理,将成像范围扩大,以最大可能的缩小视觉盲区,从这点来看确实效果很明显,不过镜面中的景物有所变形,距离感会造成偏差。另外,有些品牌的车在外后视镜上也使用的带有曲率的外后视镜,用来增大外侧的视觉区域。看到后视镜上的虚线了吗,虚线左侧就是类似大视野功能外后视镜的区别内后视镜的区别 当然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无论怎样的调节都只是尽可能的缩小盲区范围,视线上的盲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要时转身回头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何通过外后视镜判断车距? 聊完了后视镜的调节我们再来说说后视镜的使用,后视镜是用来观察后方情况的,但是如何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来服务于自己

4、的驾驶行为,可能就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了。网络中有不少通过后视镜判断车距的小窍门,比如车占后视镜的面积和距离的关系,至于方法是否准确,今天我们也亲身体验了一把。 本次使用的车为Jeep指南者和老款马自达6,选用这两个车主要考虑的是一个典型的三厢车,一个是SUV(两厢),这样在外后视镜使用上模拟代表大多数车的情况。而在实际模式测试上,两厢车和三厢车在后视镜判断车距的情况是一样的,因此下文将统一说外后视镜在各种情况下判断车距的情况。 场景1:后车充满外后视镜 我们分别将两辆测试车轮流换位进行测试,当后车充满后视镜后,按照网络中的描述,此时前后车差距应为3米,实施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下车进行测量。当指南者

5、在前时,此时辆车相距果然为3米,不过马自达6在前的情况下距离增加至3.5米,应该说网络中的说法基本属实。当后车将后视镜充满时,辆车距离已经很近,此时并线将非常危险。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5.5米和6米,与网络中描述的5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中,这样的距离也是相对安全的。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2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7米和8米,与网络中描述的9米距离有所差异。在日常行车且车速较慢时,这样的距离可以进行并线等操作,不过车速较快时或者再高速路行驶的,这样的距离

6、进行超车或者前车急刹车极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指南者和马自达6分别在前方时,后车充满后视镜1/3时离后车的距离分别为10.5米和11.7米,与网络中描述的12米距离相差不多。在日常行车时这样的距离基本算是比较安全的距离,不过在高速公路或车速较快的环境下,并线还是要格外小心。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不难看出,网络中关于后视镜判断车距的窍门有一定的依据,不过不同车型间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这样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后视镜面积的不同,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后视镜面积较大的SUV及MPV车型来说,后车需距离足够近才会占满后视镜,而小车由于后视镜较小,因此无需离得很近就很

7、容易被后车“填满”,所以实际操作中还要区别对待。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远的车距并线才更加安全,从实验来看,从后视镜中观察后车不足后视镜面积1/3甚至更小时在进行并线相对来说会更加安全一些。 加装大视野后视镜的变化 上文中提到了,如今为了缩小视觉盲区,不少朋友选择大视野后视镜。虽然盲区有所减小,但是大视野后视镜的工作原理会将镜面中反射的物体形态造成变化,同时对于距离的判断也会有所偏差,使用大视野后视镜的车辆是否还能遵循这套判断标准呢,带着疑问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注:为了进行试验我给马自达6改装了大视野外后视镜。 场景1:后车充满后视镜 通过实验,当后车充满前车后视镜时,此时前后车已经头尾

8、相接,没有一点间距,可见大视野后视镜在提高视野的同时,对于距离的错觉也存在着。 场景2:后车充满后视镜的2/3 此时不加装大视野外后视镜的时候,次状况两车相距应该在五米左右,但是使用大视野后视镜后,两车间距仅为2.4米,距离缩小了一半。 场景3: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2 在未安装大视野后视镜的时候次状态巨后车有8米左右的距离,在大视野后视镜的使用状态下,间距只有3.2米,距离大幅缩短。 场景4:后车充满后视镜的1/3 通过实验,此时前后车相距仅为5.8米,与普通后视镜相比距离缩小了一半。 实验总结: 虽然大视野后视镜确实可以缩小盲区,增大视野,但是由于镜面成像上的不同,对于距离的判断会严重失真,

9、因此选择大视野后视镜的车主在实际驾车过程中,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车辆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科学的使用和调节后视镜可以有效的提高视线,缩小视觉盲区。但是后视镜毕竟不是万能的,无论什么样的后视镜产品,无论什么样的调节角度都不可完全避免盲区的存在,因此勤观察,必要时转头观察才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同时后视镜作为驾驶员的第三只眼,在行车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后视镜形式,准确把握车与车之间的距离,才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文/汽车之家 郭骁)注:每款车的后视镜大小可能不一样,但基本使用情况还是相似的,如果您还有更好的使用方法可以在文章后面告诉我们正确调整坐姿1.驾驶前的准备工作:坐姿调整 这个环节有些

10、老生常谈了,不过以珍惜生命的角度看,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日常驾驶中有很多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间养成的,比如坐姿的调整,很多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做这个动作的概念。实际上良好的坐姿将为你的安全提供充分保障,下面就来看看教练是怎么调节坐姿的。坐到驾驶位以后的第一个步骤是调节座椅高低(座椅不能调高低的则省去这个步骤),要求头部空间合适,同时视线不会过低。总体来说这一步没有特别固定的标准,以自己感觉舒适为佳。 接下来调节座椅的远近,可以用右脚把刹车踏板踩实,这时如果你的右腿能保持弯曲状态而且还能继续往下发力,同时也不会弯曲到难受,那么距离就比较合适了,但像上图那样的距离就绝对错误了:踩下刹车踏板后右腿已经完全

11、伸直,遇到紧急情况时这样是无法迅速、有效制动的,后果也可想而知。 然后是调节座椅靠背的动作,大家平时可以注意观察一下,有很多人开车双手握方向盘的时候手臂是伸直的,整个人斜斜的半躺半靠在座椅里,看起来很惬意,实际上这是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因为这种姿势无法有效的控制方向。正确的标准是:当你的肩膀贴在座椅靠背上时,伸直手臂,可以将手腕搭在方向盘上沿。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调节靠背,无论方向盘转动怎样的角度你的手臂都可以用弯曲、有力的姿态来应对,如果达不到上面的标准,请将靠背立起来一些。 头枕调节是常被大家忽略的环节,其实在突发事故当中比如被别人追尾它可以非常有效的保护你的颈椎和头部。所以在出发前调整一下这

12、个小部件的位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调可能天就黑了.别急,还剩最后两个步骤。座椅部分结束后,把方向盘的位置调一下,以自己觉得舒服为标准(如果不能调的话就省去这一步)。最后一个步骤至关重要,否则前面的努力全都白费:一定记得系上安全带!没有这个习惯的朋友要注意了,你真的是在“游戏人生”,尤其是现在很多车都配有安全气囊,如果这时也不系安全带的话,气囊反而会成为强大的夺命武器。2.正确使用方向盘 这样的讲解似乎没什么必要,但真不确定所有人都能正确的操作方向盘,我是说以最标准、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来操作。至少有二三成的人是从来不握3点9点位置的,他们喜欢的是2点和10点位置握起来舒服,可特殊情况就不灵了

13、。 截止到这里正式发车前的准备工作就做的差不多了,虽然本环节的内容有些枯燥,都是基础的基础,但在关键时刻它们都是可以救命的,所以我还是花了很多篇幅来介绍,为了安全的名义,请已经了如指掌的车主们直接进入下面的内容。3.ABS紧急制动 小标题是官方给出的命名方法,实际上我更愿意管它叫做紧急避让用强力刹车加迅速转向的方式来躲避正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 培训中我们驾驶奥迪TTS在上图中的1号位置发车,S挡全力加速到90km/h以上,然后在2号位置看到障碍物(当然,是假装的,其实早就看到了.),迅速松开油门全力踩下刹车踏板,同时向左或者右边车道转向,躲过障碍物。 这套动作的关键在于动作的及时跟进,首先要

14、培养意识,如果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应该去踩刹车,遗憾的是很多事故是由于驾驶者一紧张就去踩了油门,其次是转向的配合,在全力刹车情况下车辆的重心会猛烈前移,此时前轴的受力突然加大,轮胎抓地力增强,转向力度、反馈也都和平常完全不一样,在这种状态下手臂上要稍微多发一些力才行。4.高速并线 这次模仿的还是紧急避让,但不再踩刹车了,直接悠过去的方式听起来挺刺激,但掌握起来也要困难的多。跟前面的方法相比,这种处理过程更适合用在车多的情况下,比如你所在的车道前方出现障碍物,但旁边车道后方有来车,如果你踩死刹车并且变道就有可能被后方来车追尾,所以要用继续前进的方式。 训练用的场地和刚才的ABS紧急制动项目是在一起

15、,桩筒码放稍稍做了变化,取消了左边的车道,所有学员从右边躲避,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右撇子,控制起幅度来比较靠谱一些。从1号位置加速至90km/h左右,看到障碍物后迅速松开油门不要踩刹车同时控制方向来躲避障碍物。 我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原因很简单:没有控制好转向动作的速度和幅度,结果车辆失控撞死好几个桩筒,这要是在真实路况我就直接无期了。车辆从加速状态到松开油门,重心也会有前移,但程度比踩死刹车的情况要小很多,同时车本身的速度也没有太大下降,因此打方向的动作一定要缓慢沉稳,幅度稍微大一些或者动作快了一些都会让车辆失去控制,对车头动作一定要有个预判,尽量把车身姿态掌握在自己手里。 上面两种方法都可以处理紧急避让的情况,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把动作做的迅速、果断,在高速情况下任何犹都不是好习惯,另外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视线,人体有着一套自己的反应机制,紧急情况的短暂瞬间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你的视线投向哪里,你就会把车转向哪里,所以看好自己要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