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_第二章练习题.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20867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推理_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逻辑推理_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逻辑推理_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逻辑推理_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逻辑推理_第二章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推理_第二章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推理_第二章练习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概念是反映对象_的思维形式,它的两个逻辑特征是_和_。2.属概念与其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_关系,这种关系式对概念进行_和_的逻辑根据。3.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这里的“同一”只是指它们的_相同,而它们的_却不完全相同。4.概念的限制是缩小概念_的方法,它是由_概念过渡到_概念;它的极限是_。5.概念的概括是_概念外延的方法,它是由_概念过渡到_概念,它的极限_。6.定义是揭示_的逻辑方法,它是由_、_和_三部分组成的;属加种差定义的一般形式为_。7.划分是揭示概念的_的逻辑方法,它是由_和_两部分组成的。8.“河南人”这个概念的矛盾概念是_,反对概念是_;它的属

2、概念是_,种概念是_。9.“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员”这两个概念外延见的关系式_关系。10.“苹果”与“苹果树”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_关系。11.“多数人赞同的观点”与“正确观点”这两个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是_关系。12.设a、b为矛盾关系的概念,c为它们的属概念,则c类中的任一外延对象都必然属于_,若a、b为反对关系的概念,则a+b_c。13.设a、b、c为0三个概念,若a真包含b,并且a与c为全异关系,则b与c的外延关系为_。14.“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_,可以限制为_。15.在判断“郭沫若是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中,“郭沫若”与“文学家”在外延上具有_关系;“文学家”与“历史学

3、家”在外延上具有_关系。16.从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角度区分,在判断“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中的“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属于_概念,_概念。17.“盗窃罪就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这个定义犯了_的逻辑错误;“长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这一定义犯了_的逻辑错误。18.“知识就是力量”和“幻觉即虚幻的感觉”,这两个定义分别犯了_和_的逻辑错误。19.“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村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这一概念分别犯了_和_的逻辑错误。20.从定义结构看,定义“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中,“词”是_,“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

4、语言单位”是_,“语言单位”是_,“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是_。21从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方面进行区分,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一判断,“知识分子”属于_概念和_概念。在“知识分子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判断中,“知识分子”属于_概念和_概念。22.从概念间的外延关系看,“农产品”与“商品”具有_关系,“工业”与“农业”具有_关系。23.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看,“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具有_关系;“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具有_关系;“郑州”与“河南的省会城市”具有_关系。24.从“概念间的关系”到“全异关系”,在到“反对关系”,内

5、涵_,而外延_。25.二分法是以_作为划分的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划分为一个_概念和一个_概念;按二分法划分所得的子项之间具有_关系。二、单项选择题。1.“宪法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社会主义的宪法,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类型的国家里,它的形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但它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实现其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这几个判断对“宪法”这一概念是( )A仅从内涵方面说明的 B.仅从外延方面说明的C先从内涵、再从外延方面说明的 D.先从外延、再从内涵方面说明的2.“河南省”和“郑州市”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A.交叉关系 B.属种关系 C.全同关系 D.全异关系3.“在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个判断中,“西游

6、记的作者”和“吴承恩”这两个概念间是( )A.同一概念 B.同一关系的概念 C.种属关系的概念 D.属种关系的概念4.“判断”和“推断”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种属关系 B.交叉关系 C.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5.“同一关系”与“交叉关系”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属种关系 B.交叉关系 C.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6.“工人”与“工厂”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真包含于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反对关系7.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不是a“三个判断均真,则a与b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8.“能被2整除的数

7、”与“能被三整除的数”这两个概念之间是( )A.属种关系 B.交叉关系 C.反对关系 D.矛盾关系9.“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中的“无理数”这一概念属于( )A.单独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B.单独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C.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负概念D.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正概念10.“单独概念”这个概念属于(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11.“青年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和“青年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一代”,这两句话中使用的“青年人”这个概念(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结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12.将“河南

8、省”概括为“省”,限制为“郑州市”,则其( )A.概括和限制都是正确的B.概括和限制都是不正确的C.概括是正确的,而限制是不正确的D.概括是不正确的,而限制是正确的13.对下列概念的概括和限制都正确的是( )A.唯心主义概括为哲学,限制为黑格尔B.金属元素概括为元素,限制为钢C.列宁概括为革命领袖,限制为青年时代的列宁D.行星概括为天体,限制为太阳系中的行星14.“新闻就是关于多数人感到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时间的报道”,这一定义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窄 B.定义过宽 C.定义含混 D.以比喻代定义15.“直系亲属包括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爱人和子女”,这一划分犯得逻辑错误是( )A.划

9、分不全 B.多出子项 C.划分标准不同一 D.子项相容16.“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和“划分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这两条划分规则的关系是( )A.违反前一条规则,必然违反后一条规则B.违反后一条规则,必然违反前一条规则C.违反前一条规则,不一定违反后一条规则;违反后一条规则亦不一定违反前一条规则17.正确表示“传递的”(A)、“反传递的”(B)和“非传递的”(C)这三个概念外延关系的欧拉图是( ) A. B. C. D.18.“充分条件”(A)、“必要条件”(B)、“充分必要条件”(C)这三个概念外延关系的欧拉图是( ) A B C D19.下列概括中,正确的是( )A.八连战士战士

10、B.直接论证演绎论证C.选言支选言判断 D.充分条件假言推理20.下列各题中,正确的限制为( )A.联言判断联言支 B.推理前提C.宇宙天体 D.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1.在“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和“李白是中国人”两个判断中,“中国人”这一概念(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22.若“有a是b”、“有a不是b”、“有b是a“三个判断均真,则a与b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三、双项选择题1.“文盲”这个概念属于(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D.正概念 E.负概念2

11、.下列概念中,属于单独概念的有( )A.郑州人 B.郑州市 C.郑州市的重点中学D.郑州市人民政府 E郑州市重点中学的学生3.下列概念中,属于负概念的有()A.城镇户口 B.无线电器材 C.虚伪 D.无价的珍宝 E.无条件反射4.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为全异关系的是( )A.机器和车床 B.战场和战士 C.数学家和哲学家D.律师协会和律师 E.西藏高原和世界屋脊5.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为同一关系的有( )A.宇宙观、世界观 B.概念、判断C.真包含关系、属种关系D.红楼梦作者、曹雪芹E.铁、化学元素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错误的是( )A.“地球”概括为“太阳系” B.“学生”概括为“人”C.

12、“北京大学”概括为“高等院校”D.“推理”概括为“思维形式”E.“种概念”概括为“属概念”7.下列对概念的限制,错误的是( )A.“河南人”限制为“郑州人” B.“盗窃犯”限制为“惯窃犯”C.“军队”限制为“人民军队” D.“山”限制为“昆仑山脉”E.“毛泽东”限制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8.下列各题属于划分的是( )A.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B.交通工具可以分为空中的、陆上的、水中的C.判断可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D.树可以分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E.定义可以分为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和定义项9.“词可以分为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褒义词和贬义词”,这个划分犯的逻辑错误是( )A.划分不全 B.多出子项 C.划分标准不同一 D.子项相容 E.越级划分10.“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这句话的“人民”是(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单独概念 D.正概念 E.负概念11.下列对概念的概括,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